科学家精神大家谈(四十七)|问道治学初心不改 深耕会计远扬国名

教育   2024-11-25 17:51   湖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研究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走在前列,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德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七所高校研究生会发起,联合全国百所高校研究生会共同主办“科学家精神大家谈”全国研究生网络接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示活动。


活动旨在构建全国高校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核心的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科学家精神大家谈”青年研究生宣讲平台建设,继承和弘扬各学科领域学术大师的科学家精神,积极引导青年研究生接力精神火炬,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国家及区域战略发展大局,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科学家精神大家谈”活动将围绕科学家精神的形成过程、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这一核心命题,联合100余所高校研究生媒体共同参与活动,持续100余天网络接力,面向全国高校研究生讲述一个或多个本校本地的科学家事迹,通过讲述科学家胸怀祖国、勇攀高峰、团结协作、奖掖后学的动人故事,凝聚科技强国的思想共识。



今天,主题活动第四十七期推文

让我们一起走进

位于江城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听听郭道扬教授的科创育人故事



走近学者

郭道扬教授,1940年生,1964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深教授、会计学院博士生导师,享誉中外的会计史学家,被全球会计学界誉为“中国会计史第一人”。

严谨治学苦行僧,开拓学科先行者



“那时候,我一个乡下孩子,真的不懂如何去安排自己一生的事业,高考报志愿时一心一意只考虑避开被人轻视的会计专业。然而没想到,命运真是神奇,既安排我学会计、教会计,还要让我写它的历史。”这是郭道扬教授回顾几十年研究生涯后发出的感慨。

1960年8月30日,郭道扬教授踏着乡间泥泞小路,从湖北谷城来到武汉求学。党和政府的关怀,使当年的贫家少年靠助学金完成了学业。十八年后,郭教授从“五七”农场回到久别的校园。当时原商业部向学校下达了9个研究项目,其中8个早已被其他教师选定,只剩下“中国会计发展史”这个冷僻的“硬骨头”,这个研究领域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空白,一点可借鉴的资料都找不到。38岁的郭教授深感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作为一名多年前便已申请入党的青年学者,应该勇挑重担,他便鼓起勇气接下了这个项目。

接到课题大概过了4个月,郭教授就完成了中国第一篇会计史论文《中国会计发展史》。而后历时十年,郭教授走访了50余家单位,查阅了1500余册图书,整理了20多万字的史料,请教了170多位各方面的专家,又将这篇论文写成了《中国会计史稿》,正式出版。谈到这部书,郭教授像介绍自己的孩子一般骄傲地说:“美国学者说那本书是‘东方第一部会计史学专著’,我很开心向世界展示中国会计文化历史。”该书的出版,结束了几千年来中国会计有史无书的局面。国内外学者公认这部书的问世是新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大历史事件。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剑桥大学资深研究员杰克·古迪更是指出了《中国会计史稿》对世界的贡献,“这部书中考证的事实,不得不让西方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他们原有的某些假定进行重新思考”。

“斗室中挥汗如雨,一柄芭蕉扇,挥舞好几年。1982年至1988年间,在黑夜与黎明更替的循环中,我跑完了马拉松第一阶段的艰难里程。”初探会计史领域的艰辛,郭教授至今记忆犹新。

时至今日,鲜有人知这位社科名家研究会计史缘起于对党的感恩和对国家的热爱。也正是因为这份深情与感恩,郭教授从事会计史研究40载,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填补了中国的会计史研究这一空白领域,更让世界了解了东方会计。



正本清源扬国名,传世之作誉中外



《湖北日报》报道郭道扬教授以《中国会计学通史》献礼祖国

“一部会计发展史表明,自有天下之经济,便必有天下之会计,经济世界有多大,会计世界也便有多大,会计史几千年浩浩荡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功莫大焉!”这是郭道扬教授对会计史的深刻理解。

有人认为,会计不是一门科学,会计本身只是经济社会的工具,但是在郭教授看来,“研究会计史是为了世界,更是为了给中国的会计正名定位”“会计是为了生产生活服务的,是一种管理行为而非简单的工具。会计是门学问,是管理工作,处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点。工具论等是历史对会计学科的错误认知。”几十年来,郭教授致力于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破除历史问题研究中的唯心主义与形式主义。他对于会计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的研究,都力求做到“律以是非之公”“以求归于至当”。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落到郭教授的肩头,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会计学科首次获得国家级的重大立项。郭教授在对早年的书籍《中国会计史稿》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会计通史》这部重新书写人类会计发展历史轨迹的鸿篇巨著。在这本书中,郭教授总结了会计发展史上的四十大运行规律,并提出了面向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新会计思想。历时十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结项通过鉴定,鉴定组专家一致评价该书“全面展开创新性研究,填补了中外会计史空白”。



泽被后学传薪火,厚德育人生兰蕙



 郭道扬教授工作照

“启动中国会计通史这个大课题,研究价值不仅体现在治学修史,更希望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培养一批中青年会计史研究人才。”这是作为师者的郭教授对于教学事业的殷切关注。

除了做研究、写著作,郭教授还把教学作为自己终身的职业。他的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力量的灌注、创新思维的闪射,是精神、智慧与生命的融汇与递交。郭教授之于学生,并不以“师者”自居,他认为,学生中也有很多值得学习、欣赏之处。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就是要和学生达到心灵之贯通、思想之碰撞,才能使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郭教授长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他讲授生动、内容充实、材料新颖,既保持了课程的科学性与逻辑性,又具有启发性。尤其在研究生教育上,他一反传统作法,从思想上、学业上、组织纪律上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他的学生入学第三周就要选定自己的科研课题、研究方向,并围绕此方向搜集相关资料拟定大纲。但他又决不让学生囿于某一狭小的研究范围,他在会计理论、数学、外语、计算机等课程上对他们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郭教授总是因材施教,各有侧重地给他们单独授课,并同他们交流对不同学术观点的看法,补其不足,扬其所长,共同提高。

郭教授已为国家培养了多名会计学博士,分别在国内多所著名大学、中央部门及大型企业工作,其中部分学生已担任财务总监和财务副总经理、总经理职务。这些后起之秀,在郭教授的培育和教导下,正在向会计科学的高峰攀登。他们必会以导师为楷模,发扬科学精神,光大创新意识,以繁荣学术、推动会计改革为己任,成为学界之精英、社会之栋梁。






郭道扬教授终其一生,不遗余力地密切关注中国会计改革和发展,推动了我国会计理论探索的深入和教学事业的进步,直至今日还一直带病坚持写作。“中国会计史国际化工程”“中国会计史文博馆”等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为的是让中国会计进一步走向世界,让中国成为世界会计史的研究中心,这是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坚守,更是他一生的追求。而他“严谨治学,砥砺前行”的科学家精神更是全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


让我们以科学为媒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以理想为帆,以信念为桨

肩负时代重任,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会
下一段科学家故事,由你讲述!

END

活动指导单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

发起主办单位: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七所高校研究生会

本期主办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会

本期承办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会微信平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会微信平台-

图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编辑:任怡洁

责编:朱璐彤

审核:付慧娟 黄丽琼

点亮星标,相伴“研”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会
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内以及校外研究生,提供教育以及学术、文体等活动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