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ID:ghrlib)
作 者 | 半月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什么最容易贬值?
很多人会立刻想到金融资产,如房地产、股票。但在近日的一次公开访谈现场,北大教育专家林小英却抛出了令人意料之外的观点——学历在加速贬值。
这一观点与近年来互联网上关于学历贬值、传统技能贬值的社会思潮不谋而合。
主持人问了林小英一个很刁钻的问题:“这两年经济下滑,刷短视频经常看到一些房价腰斩,老中程序员突然失业的视频,就业市场没有活力,这时候(学生/初入职场人)应该怎么办?”
林小英给出了一个令人深思回答:大学是职业教育,是培养专业技能的。应该让很多学生本科毕业以后走向社会、走向市场、走向职场。
但现在的一些大学,却没有把本该教授学生生活、技能的职业教育落实到位,“很多学生的精力,都被以绩点为基础的保研名额裹挟,消耗了他们大学四年最宝贵的青春时光。”
学历的价值,从黄金变青铜?
林小英认为,本科学位是一个终结性的学位,大部分人读完本科就可以去工作,给就业市场新的活力。但很多人却陷入内卷,把本科当成一个基础性的学位。
“硕博连读,读完博士已经28岁了。如果一个人活六七十岁,一半的时间在读书,失去了那么多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
林小英剖析的很直白,也令很多大学生群体受伤——明明是学校教不明白职业技能,为什么最后“家里蹲”的是我们?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就在《文凭社会》一书中批判了教育体系中的“文凭通胀”现象。认为教育并没有有效地提供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他指出,大学教育仅能提供一纸证书,很多职业技能实际上是在工作中获得的,而不是在学校中学习。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9.6%,这意味着每100个适龄青年中就有近60人接受高等教育。与20年前相比,这个数字简直是天壤之别。
学历贬值的当下,越来越多的雇主开始重视求职者的实际能力而非学历高低。
传统技能的未来,适应还是淘汰?
20年前,会开车、能从事出租车司机这样的工作,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高薪职业。在人工驾驶、AI智能、大数据等飞速发展的当下社会,越来越多曾经的高薪职业,正在被AI等科技的演变而淘汰。
现在的AI,上能引用素材生成学术论文,下能听清需求畅写营销文案,堪称全能。学生们用GPT写的论文拿了A+,早已经是老黄历。
现在,鼠标轻轻一点,AI就把表格画好了,还直接标明了各项数据的来源。
很多人通勤期间喜欢读网文,但你知道,现在一些平台,正在批量用AI制造网文吗?什么“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AI这都成了可被量化的数据。
曾经在照片编辑和图形设计领域里,Photoshop技能被视为必备。然而现在AI设计工具可以自动完成美化、剪辑甚至创造全新设计。那些花大力气学习复杂操作的设计师,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技能突然不再那么“稀缺”了。
但是技术的进步并不是传统技能的死刑。事实上,这也为那些愿意适应和学习的人带来了新的机会。
以AI为例,虽然它在某些方面取代了人的工作,但同时也创造了新的职业,如AI招聘分析师、员工关系AI分析师、AI培训师等。
这些职位要求深入了解AI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这些知识是任何一门传统学科都无法单独提供的。
顺势而为,成为掌控AI的人
快速变化的时代里,从不确定中找到确定性,是最关键的生存能力。
这项具有“前瞻性”的能力,雷军称之为“顺势而为”。他还主导创办了“顺为基金”,参与了小米公司以及小米生态系统的一系列投资。
此外,雷军“风口猪”理论也在多个场合被提及。40岁那年,雷军领悟到:“人是不能推着石头往山上走的,这样会很累,而且会被山上随时滚落的石头给打下去。要做的是,先爬到山顶,随便踢块石头下去。”
这段话后来被雷军总结为:“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如今,风口又来,聪明的大脑都在学习AI,顺势而为,更显智慧。
为了帮助企业人员全面掌握AICG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提升企业办公效率,GHR专门打造了公开课《AI提效:HR工作效能跃升实战》。
告别“填鸭式”教育,踏踏实实做好职业教学,全面提升HR们的在招聘、培训、薪酬绩效、员工关系等领域的AI实战能力。
公开数据表明,AI能够显著提升40%的工作效率。想在2025年获得职业能力跃升?马上报名吧!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