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城街道山下村,众多参差不齐、风格迥异的农房中,有栋颇具设计感的小楼格外惹眼。这栋背靠后岩塔山的房子,在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青年教师胡臻杭的设计下,焕发出新的活力,还成了附近村民纷纷前来参观的“打卡地”。究竟是什么样的房子如此吸引人?11月18日,带着满心的好奇,记者踏上了探访之旅。
在绿色田野环绕的永义线上驱车行驶十分钟之后,记者将车停在了房主发来的定位点。只见一栋造型奇特的五层小楼在周围房屋的衬托下,显得尤为独特。如今,这栋房子也成了山下村的地标。
这栋占地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共分为五层,一层至二层被设计为公共活动区域,三层至五层则巧妙配置了层层叠加的露台。这些露台宛如纽带,将各个空间巧妙串联,提供了充裕的休憩与娱乐空间。
一楼景观池
“乍一看,它确实与周围房子格格不入,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的设计之精妙,处处透露着和谐与美感。”房主胡先生的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房子南北各设一门,南门遵循村落规划与老宅布局,成为主要通道;北门则与一座桥梁相连,桥的另一端,是绵延不绝的山峦。
北面二楼入口
南侧入口
从屋后远眺,屋顶设计巧妙。它将建筑线条与石山走势相融合,加之顺应地势的露台层层叠加,向北远眺,连绵山脉与山脚下波光粼粼的“千书塘”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迷人的自然画卷。
至于三层至五层的外墙,采用了红色陶土砖砌成,这一材质既保留了浓郁的乡土风情,又不失现代时尚感。正如胡先生所说:“站在这里,你会感觉像一座山拥抱着你一样。”
房子东面
除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外,这栋房子在设计上还充分考虑了居住的舒适性与实用性。胡臻杭说:“设计上考虑到居住的舒服和方便。我们的想法就是让这房子和周围的山水、村子融为一体,让房子的功能性成为山下村文化的一个亮点。”
如今,破旧的房子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打卡地。谈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胡先生表示, 一些师傅没有做过这样的项目,第一次进行这样的施工。他们曾多次提出质疑:“在村里,这样的设计太大胆了。”
但在胡臻杭的坚持下,施工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后呈现出的效果,大家都啧啧称奇,胡先生也终于放宽了心。
微水泥墙面、超大面的玻璃,让整个空间更加明亮。沿着楼梯向上,这栋房子的客厅、茶室、花园等公共空间最大限度连通。在设计的时候,设计者还巧妙运用高差和吊顶的变化等来暗示空间和功能的变化。
一楼厨房窗户
在材料处理上,这栋房子也遵循相呼应规则,一层至二层采用清水混凝土质感。水刷石饰面、清水混凝土、亚光和抛光瓷砖,这些材料虽同为灰色调,但质感各异。三层至五层的公共空间和客房则以白色和米黄色为主色调,家具则选用了胡桃木、樱桃木、松木等木材制成的。它们在色彩深度上相近,但在色相上各具特色,这样的搭配营造出了一种明亮而温馨的氛围。
房间露台
胡先生说,这是一栋让人开心的房子。他希望,新房子能够承载起家族的记忆,同时也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在建造过程中,胡先生在老宅的原址上种植了一棵桂花树。他还特地在一楼厨房设置了一扇窗户。这扇窗户不仅为厨房带来了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更重要的是,窗户推开时,便可瞥见那株桂花树。
桂花树
除了桂花树外,胡先生还在一楼客厅的墙面上挂满了老房子的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老宅在不同年代的模样,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情感。每当有亲朋好友来访的时候,胡先生总会热情地向他们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老房旧照
今年元宵节,这栋房子更是成为村里的焦点。不少村民聚集在这里观看舞龙灯表演,场面十分热闹,甚至有市民特地过来拍照打卡。
对此,胡先生坦言:“这栋房子走红,我觉得挺意外的。网上很多人问这栋房子是不是为看龙灯而建造的,并且想知道它在哪。没想到,房子一下子就成了焦点。也许是因为它设计独特,与一些人想象中的家相符,觉得它很酷。”
谈及未来的规划,胡臻杭表示,他期望在村里打造出更多能够唤起乡愁记忆的文化空间,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的深厚历史。
融媒记者:吕晓婷
融媒编辑:应雨虹
校对:董碧冰
一审:应栩漪 二审:应芳蒙 终审:黄俊
永康市融媒体中心原创文章、图片、视频等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扩散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