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个研究课题!《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学术   2025-01-23 00:03   山东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以下简称《纲要》)


点击此处,查看文件全文


中共中央 国务院文件:7次思想政治教育、6次思政课、4次马克思主义


值得研究的110个课题

(仅供学习研究)



110个课题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2、《纲要》出台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


3、《纲要》的总体目标(“两步走”)


4、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


5、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及其内在逻辑关系


6、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7、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8、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


9、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


10、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11、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


12、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


13、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


14、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


15、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


16、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7、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18、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


19、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


20、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研究


21、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研究


22、系统完善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标准


23、整体优化设计高校思政课课程方案


24、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


25、“大思政课”品牌建设研究


26、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27、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28、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29、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


30、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分学段有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31、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32、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进校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


33、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和成果应用


34、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35、将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及其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36、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和阵地


37、统筹推动价值引领、实践体验、环境营造,探索课上课下协同、校内校外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育人机制


38、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品牌


39、加强青少年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文明素养、行为习惯等教育


40、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


41、推进学校美育浸润行动


42、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预警机制


43、加强宪法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


44、“中国系列”原创教材建设研究


45、完善教材管理体制,健全国家、地方、学校、出版单位分级分类负责机制


46、提高全民语言文化素养


47、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


48、基础教育各学段学龄人口变化监测预警制度


49、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50、健全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关爱体系和工作机制


51、健全控辍保学常态化机制


52、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


53、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54、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55、高校差异化发展研究


56、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研究


57、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


58、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人才培养模式


59、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


60、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


61、中小学生实施科学素养培育研究


62、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研究


63、推进理工结合、工工贯通、医工融合、农工交叉研究


64、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研究


65、构建以各学科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为主干的自主知识体系研究


66、加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创新路径


67、建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68、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


69、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机制研究


70、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研究


71、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转移为一体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样本


72、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73、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


74、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融合发展


75、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研究


76、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77、建立横纵贯通、协同服务的数字教育体系


78、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


79、强化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算法和伦理安全


80、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研究


81、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82、高校工科教师聘用指导性标准


83、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84、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


85、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86、中考改革、高考综合改革研究


87、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或考核内容体系


88、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考查


89、推进信息技术赋能考试评价改革


90、深化高校人才评价改革


91、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


92、加快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


93、坚决惩治学术不端行为及学术腐败


94、完善师生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教育培训机制


95、完善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机制


96、完善校园安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和安全风险社会化分担机制


97、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机制


98、全球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提升研究


99、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


100、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101、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


102、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建设


103、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04、深入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105、党风政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一体化建设


106、教育强国建设的监测评价机制


107、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10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109、增强学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110、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



独家整理 | 《思享前沿》微信公众平台

汇编仅用于学习研究

版权归原单位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

中共中央 国务院文件:7次思想政治教育、6次思政课、4次马克思主义


全文+答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为什么有些专家学者,想做官、当导师?这篇好文说清了


中办、国办发文:查处抄袭、剽窃等行为,打击论文买卖产业链


中共中央 国务院: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人才称号等与绩效、奖励挂钩


习近平首提:六个力!比较两次全国教育大会


七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思享前沿》微信公众号,位列全国第一


马克思主义研究动态
原名“政治青年说”,推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等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论文专著、会议资讯等),为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提供平台,以期共同进步!联系方式:politicalyouth2020@163.com(投稿荐文、推广合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