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1893年5月8日生于苏州悬桥巷顾家花园,祖父为他取名诵坤。顾家是苏州有名的书香世家,康熙皇帝下江南时,曾特地题写"江南第一读书人家"赠之。由于数代单传,所以顾颉刚一生下来就成了掌上明珠,家里不仅希望他能传宗接代,更希望他能延续顾门书香。年仅两岁时,祖父就迫不及待地教他识字,顾颉刚果然是一颗读书种子,从小就对书感兴趣,六七岁时已认识几千个字,"能读些唱本小说和简明的古书"。被老妈子抱上街时,两边的招牌他都能一一认出,街上行人大为惊叹。
顾颉刚幼时祖母怕他受到伤害,一直让人抱着他,不让他下地,吃饭也让人喂,碰到吃鱼,一定要把刺挑净了才给他吃……娇生惯养的结果是,顾颉刚生活自理能力极差,6岁上私塾时还不会端碗,一辈子都不会吃鱼。祖母在生活上对他十分宽容,但在读书上却特别严格。一次天下大雨,顾颉刚想逃学,祖母却严厉地说:就是下铁,你也得去。由于没有什么玩伴,童年的顾颉刚把兴趣都转移到了书本上,从中寻找自己的乐趣。
1913年3月,顾颉刚从报上看到北大的招生广告,便与同学一起前往上海考点报考,结果以第九名的成绩考取北大预科。4月底去北大报到时,毕业生还没有离校,学校暂时安排他住在前门外西河沿旅店。从小,顾颉刚基本上都是在读书求学中度过的,平时长辈管教极严,一次亲戚吃东西时他多看了两眼便遭到祖母一顿毒打,所以内心一直十分压抑和孤独,这时离开家庭,就像鸟儿飞出了樊笼。此时学校没什么事,住处旁边又都是戏园子,票价又便宜,于是顾颉刚天天去看戏,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戏迷"。后来开学了也沉迷其间不能自拔,常常上午课间去买票,下午去看戏,有时连课都不上,自称"全北京的伶人大约都给我见到了"。由于沉迷于看戏,又生病休学,再加上他选的农科中数学和制图两门课都非他所长,最后顾颉刚未能按时从预科毕业。本来按规定,预科没毕业的学生是不能参加升学考试的。于是他急中生智,临时给自己取了个"颉刚"的名字,1916年夏,顾颉刚以"自修"身份考入北大哲学系。
二、年少成名“古史辨”
进入北大哲学系是顾颉刚一生的转折点。
这段时期有三个人对顾颉刚影响很大,一个是章太炎,一个是胡适,还有一个便是王国维。
接触章太炎,是缘于同学毛子水的介绍。顾颉刚平时很佩服毛子水的治学与为人,毛子水又竭力向他介绍自己的老师章太炎,于是顾颉刚便对章太炎十分倾慕。
1913年冬,听说章太炎在化石桥共和党本部讲学,顾颉刚便和毛子水一起冒着大雪去听讲座。章的讲座内容涉及小学、文学、史学和玄学。顾颉刚一向自视甚高,自称从蒙学到大学,接触教师无数,没有一个令他佩服,这次听了章太炎的课却大为折服,"觉得他的话既是渊博,又有系统,又有宗旨和批评,我从来没有碰见过这样的教师,我佩服极了。" 可是毛子水却对他说,这是章先生对初入门者讲的最浅的学问,这一来顾颉刚对章太炎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章太炎反对孔教会,讲学不到一个月,就被袁世凯关进了监狱。虽然师从章太炎的时间很短,但顾颉刚的收获却是巨大的,"从此以后,我在学问上已经认清了几条大路,知道我要走哪一条路时是应当怎样走去了。" "这一个觉悟,真是我生命中最可纪念的,我将来如能在学问上有所建树,这一个觉悟决是成功的根源。" "从此以后,我敢于大胆作无用的研究,不为一班人的势利观念所笼罩了。"(“必记本”注:顾颉刚《北京岁月》)
章太炎
胡适
胡适的讲课让顾颉刚第一次领略到了西方先进的科研方法,开阔了视野,虽然胡适仅年长他二三岁,却对胡十分佩服,视为自己的老师。"那数年中,适之先生发表的论文很多,在这些论文中他时常给我以研究历史的方法,我都能深挚地了解而承受;并使我发生一种自觉心,知道最合我的性情的学问乃是史学。""我的《古史辨》的指导思想,从远的来说就是起源于郑、姚、崔三人的思想,从近的来说则是受了胡适、钱玄同两人的启发和帮助。"(“必记本”注:《我与古史辨》)
从这番话可以看出,是胡适把顾颉刚引上了史学之路。
1924年9月, 顾颉刚(左五)与北京大学《国学季刊》同仁合影
师从胡适等人后,顾颉刚更加用功,每天都读书到凌晨三四点,虽然学业大有长进,但天长日久却落下了失眠症,并且终生未愈。
1922年,祖母突然病重,想到对自己恩重如山的祖母,顾颉刚决定辞职回苏州尽孝。失去工作后,生计顿成问题,无奈之中,只好向胡适求援,胡适考虑到苏州离上海近,便介绍顾颉刚为商务印书馆编《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以增加收入。编历史书时,顾颉刚把诗、书和论语中的问题进行了整理,但他却对尧、舜、禹的先后地位产生了疑问,因为他发现了一个规律性问题:这些传说中的人物,越是出现得晚,排名反而越靠前。结合以前读史及看戏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类似疑问,顾颉刚得出一个大胆假设:"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
同年12月,钱玄同给顾颉刚写了一封长信,讨论经部的辨伪问题。顾颉刚回了一封长信,除了讨论钱信中的问题之外,还把他一年来逐渐形成的有关古史的见解也写在了里面,希望得到钱的应和。但两个月过去了,钱玄同音讯全无。恰好此时胡适来上海治病,请顾颉刚负责《读书杂志》的编辑工作,因久不得钱的回信,顾颉刚便把与钱在信中讨论古史的一段文字发在了《读书杂志》第九期上,第一次公开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发表,"竟成了轰炸中国古史的一个原子弹。"
《古史辨》第一册书影
存疑是顾颉刚治学的一大特点,"对待书籍亦要留心:千万不要上古人的当,被作者瞒过;须要自己放出眼光来,敢想,敢疑。""一个人的进步,根本在这个人有疑惑的性情。"(“必记本”注:顾颉刚致妻殷履安信,见顾潮《我的父亲顾颉刚》)受家学影响,顾颉刚读书一向多而杂,但他读书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在书上加批注,并每每把读书时的见解疑问等等心得写成读书笔记,一生共写读书笔记200多万字,他的许多文章都是根据读书笔记加工而成的。但他的研究和思考并不因为文章的发表而终止,常常是有了新的发现后不断修改、完善,有时甚至完全推翻重来。上世纪40年代,顾颉刚在自己的寓所挂了一块匾,上书"晚成堂"三个大字,以此鞭策自己。
顾颉刚早年受过严格的文言写作训练,后来仍习惯用文言写作,如果要用白话文发表,就先用文言写一遍,然后再译成白话文。这样一来,一篇文章通常要写两遍。他在致蔡尚思的信中说:"……弟幼年习文言文甚久,作文言文反容易,白话则必须易稿数四。"
作为一代学人,顾颉刚对不同意见表现出了少有的宽容,不仅能够容忍不同的见解,而且还特别欢迎别人批评他的观点,与他争论。他的史学名著《古史辨》就是争论的直接产物。他在《读书杂志》上发表致钱玄同的长信后,刘、胡二人反驳他,他十分高兴,来函照登,并在致胡适的信中说:"我最喜欢有人驳我,因为驳了我才可逼得我一层层地剥进,有更坚强的理由可得。"离开中大后,他还把自己的文章寄给中大学生,请他们批评讨论。他并不因为自己的成功而自满,反而时时反思自己的研究。1927年1月,他在致傅斯年的信中说:"我所发表的文字,都是没有论定的,有许多自己承认是臆想。"这等胸襟,没几人能有。
1936年秋,时任燕大历史系主任的顾颉刚因需要经常往返于北平研究院和燕大之间——两地相距30余里,为了节省时间,便买了一辆二手小汽车作交通工具。据说当时北大教授中只有两人有小车,顾颉刚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名教授,顾颉刚长于研究,却拙于教学。对此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当年在北大和燕大等校上课时,顾颉刚总是穿宽大长袍,戴一副白色金边眼镜,微驼着背,显得不苟言笑。虽然旅居北京多年,却仍然脱不了一口浓重的苏州口音,再加上有点口吃,所以上课时一般学生都不易听懂。因此上课时他便扬长避短,很少侃侃而谈,除了发给学生大量资料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写板书,通常写满三四黑板,下课的铃声也就响了。这一点他的朋友钱穆也有同感:"颉刚长于文,而拙于口语,下笔千言,汩汩不休,对宾客则讷讷如不能吐一辞。闻其在讲台亦惟多写黑板。"虽然顾颉刚不善讲课,但他的板书内容却是精心准备的读书心得,很有见解,对学生很有启发,所以时间一久,大家也就认可了他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觉得货真价实,别具一格。
顾颉刚平时虽不苟言笑,却也并不摆架子,对学生就像对待朋友,完全是平等交流,从不以名压人。
1930年谭其骧进燕大历史系读研究生,选读顾颉刚的《尚书研究》,顾认为《尚书》的写作年代应是在汉武帝之后,论据是《尚书•尧典》里说"肇十有二州",而到汉武帝时才设十三刺史部,其中十二部以州为名。谭却认为十三部不是西汉,而是东汉的制度,便给顾写了一封信提出异议。顾第二天便回了信,对他的一些观点表示赞成,对另一些观点则表示反对。谭其骧晚年回忆说:"信中的措辞是那么谦虚诚恳,绝不以权威自居,完全把我当作一个平等的讨论对手看待。这是何等真挚动人的气度!"
顾颉刚上课从不把自己的观点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给学生印发一堆资料,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判断,自己下结论,他认为这样对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很有帮助。他考试也与众不同,他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求学生学会找资料,进行独立的研究和思考,并鼓励他们创新。考试时通常采用开卷的方式,让学生把试卷带回去做,但不许抄他的观点,凡抄袭他观点的试卷分数都极低,凡是提出自己见解的,即使是与他唱反调,只要能自圆其说,往往能得高分。他的目的就是要学生鸡蛋里挑骨头。顾颉刚认为有的事可大题小做,但做学问要小题大做。他的学生徐文珊回忆说:"这鸡蛋里找骨头的方法是我得自顾师的最得力的教育,一生享用不尽!"
顾颉刚爱才惜才是有口皆碑的。有的课选修的人少,他就让学生到家中上课,目的是充分利用家中的图书资料。在北京时,他家里有五间大屋都摆着书,最多时有五六万册,他全部对学生开放。碰到学生提问,他就从架上抽下一本讲解,由于对各类书烂熟于心,想要什么书他随时都能找到,这一功夫令学生叹为观止。
顾颉刚不仅把自己的资料对学生公开,治学方法也毫不保留。顾颉刚要算同时代教授中编辑出版物最多的人之一了,是名副其实的出版家。"在他班上的学员,他往往指定题目,供应资料,教导写作方法,文成以后,亲加修改,水平较差的文章,他不辞辛苦为之补充润饰成篇,仍用其本人名义,为之刊登。"(“必记本”注:吴丰培《顾颉刚先生的"人生一乐"》)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样地使许多有志有为的人,都得到他的适当的名誉和地位,岂不是人生一乐?"在广州中大时,他就一直利用办刊物出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奖掖扶持,"他们没有研究的题目我就替他们想,他们找不到材料我就替他们找,他们做的文章辞不达意我就替他们改。"因此在学生中很有威望,培养了一批学人,班上一个很喜欢打扮的女生在他的指导下居然也走上了研究之路,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他离开中大时,学生们都依依不舍,有一个学生干脆就跟着他北上了。
关于他的爱才,还有几个故事。
童书业最初在江西省图书馆附设的校印所任校对员,连中学都未毕业。1934年他把自己的《虞书疏证》寄给顾颉刚,向他请教,顾颉刚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才,热情邀请他到北平协助工作。1935年6月,童书业到北平时,顾颉刚亲自到车站迎接,并安排他住在自己家中,每月从自己的薪水中付给他几十元工资,后来童书业也成了一名历史学家。
国学大师钱穆的出道也与顾颉刚有着相当大的关系。1929年顾颉刚回苏州养病时,偶然读到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书稿,大为欣赏,当即对钱穆说:你不合适在中学教书,你应该到大学教历史。随后即推荐钱穆到燕大,并请他为《燕京学报》撰文。不久,钱穆就撰写了一篇名为《刘向歆父子年谱》的文章,该文章在伪造经书问题上完全与康有为唱反调。虽然顾颉刚是康有为的拥护者,但他接到钱穆的文稿后却毫不以为忤,并且还为文章改了更合适的名字。此文在《燕京学报》一发表,立刻引起轩然大波,钱穆也因此一举成名。顾颉刚不久后又力荐钱到北大任教,在致胡适的信中,他说:"我想,他如到北大,则我即可不来,因为我所能教之功课他无不能教也,且他为学比我笃实,我们虽方向有些不同,但我尊重他,希望他常对我补偏救弊。"这样卖力荐人的,在学术界并不多见。数十年后,钱穆回忆起这件事,仍然充满感激之情:"颉刚不介意,既刊余文,又特推荐余至燕京任教。此种胸怀,尤为余特所欣赏。"(“必记本”注:钱穆《师友杂忆》)
钱穆的侄子、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早年进清华物理系也得益于顾颉刚的大力帮助。钱穆的长兄英年早逝,钱伟长一直跟随钱穆读书,钱伟长的名字亦系钱穆所取。
1931年9月,钱伟长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历史国文成绩优异,历史更是考了个满分,但物理数学考得很不理想,其中物理只考了18分。受钱穆影响,钱伟长准备读历史。不久后,"九一八"事变爆发,热血青年钱伟长一改初衷,想转学物理,走科学救国之路。清华物理系一向门槛很高,以他的成绩绝无希望被录取,钱穆也不同意他放弃历史。无奈之中,钱伟长想到了顾颉刚,请他去做叔叔的工作。顾颉刚对钱伟长的想法十分赞成,最终帮他说服了钱穆。
当时的情况很有戏剧性,一方面是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坚决不收这个低分考生,另一方面历史系主任陈寅恪则在到处寻找这个历史满分的考生。顾颉刚与钱穆商量,由他去做吴有训的工作,让物理系收钱伟长;钱穆则去做陈寅恪的工作,让他放弃钱伟长。经过这样一番努力,钱伟长终于如愿以偿进了物理系,后来在物理学界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晚年钱伟长回忆起当年顾颉刚对他的帮助时,感激地说:"今天我之所以能从事科学工作,顾先生是帮了很大的忙的。"(“必记本”注:顾潮《我的父亲顾颉刚》)没有顾颉刚,也许就没有科学家钱伟长。
成名给顾颉刚带来了极大的荣誉,也给他造成了负担。过多的社会活动对他后来的治学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他很难像以前一样潜心研究,为此他感到非常痛苦。
1948年,他被推选为中央研究院人文组院士,同年10月,该院召开首届院士大会,邀请他参加。对学者而言,这是一个极大的荣誉,也是许多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事,但他却拒绝出席,理由是"所欲有大于此者"。
也许一般人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就是顾颉刚。
顾颉刚于1980年12月25日因脑溢血于北京去世,享年87岁。
文章来源:必记本
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