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跨越海峡两岸的对话。
应马英九基金会邀请,11月27日,由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邱勇院士担任团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7所高校共40名师生组成的大陆高校师生赴台访问团抵达台湾省,进行参访交流。访问团成员包括就读北京体育大学的奥运会乒乓球冠军马龙,以及就读清华大学的奥运会射击冠军杨倩。
(图源:央视新闻)
据介绍,此次行程预计9天8夜,大陆7所高校将与台湾6所大学(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阳明交通大学、“中国文化大学”、长庚大学),以及台北市中山女子高级中学交流,并参访台湾著名景点。
“两岸交流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按照行程安排,访问团于今日下午参访台北中山女子高级中学,晚间将出席马英九基金会欢迎晚宴,届时访问团团长邱勇、马龙、杨倩等师生代表将致辞。
此前于11月4日预告交流活动时,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表示,在两岸关系空前紧张、特别需要民间交流的时刻,大陆这几所大学的学生访台,实地与台湾的大学生互动,有助于纾缓两岸气氛,传达更多和平信息。
这并非大陆高校近年来首次组团访台。2023、2024年——马英九两度访问大陆,他率领台湾学生与大陆的大学师生交流时,都曾当面邀请他们回访。此次访问也是马英九基金会二度邀请大陆高校师生组团到台参访。
“今年马英九基金会积极规划邀约,最后促成大陆访团来台,足见两岸交流是大家共同的愿望。”萧旭岑表示。
11月27日上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在国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陈斌华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陈斌华表示,台湾各界特别是青年学生对该团到访表达了高度期待和热烈欢迎。希望访问团在台一切顺利,期待两岸青年学生能借此机会加强交流互动、增进相互了解、深化彼此友谊。
你来我往,双向奔赴
大陆高校两次组团访台的背后,马英九先生都在积极推动成行。2023年3月,马英九先生率团来大陆祭祖参访,与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复旦大学等3所高校师生交流座谈期间,他多次表示希望大陆高校师生也能够赴台交流。
同年7月15日,由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率队,大陆5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一行37人搭乘航班抵达台湾,开启交流回访行程。那也是三年多来大陆高校首次组团赴台,对促进恢复两岸双向交流具有积极意义,备受关注。
时隔一年,今年4月,马英九再次率领台湾青年踏上大陆,在广东、陕西、北京展开寻根、参访、交流之旅,期间去往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受到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中山大学是马英九一行今年大陆之旅的第一站。近十年来,中山大学共录取台湾学生近千人,一直重视两岸交流合作,通过举办各类品牌活动,如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等,为两岸青年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今天来到中山大学,我十分开心,也觉得格外的亲切。”马英九说,“因为在台湾的高雄也有一所中山大学,而且据我所知,这两所中山大学2008年就缔结为姐妹校,这是非常好的交流模式。”
马英九在孙中山先生手书训词的原稿前与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高松合影留念
(图源:中山大学)
2023年,马英九第一次访问大陆时,北京并不是他的目的地,这次行程也补足了缺憾。在北京,马英九一行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深入了解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民族抗战历史;参访故宫博物院;再次造访北京大学……
4月10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马英九一行。习近平总书记表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两岸青年好,两岸未来才会好。两岸青年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续写中华民族历史新辉煌。
青年,体育,让两岸越走越近
继去年组团赴台后,本次成行的7所高校中,除中山大学外,北京体育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大学都是新面孔。
北京体育大学
两次组团交流,体育都是重要的主题。去年访台的大陆学生团团长是乒乓球奥运冠军丁宁,而今年,访问团成员包括就读北京体育大学的乒乓球奥运冠军马龙,以及就读清华大学的射击奥运冠军杨倩。
“对台湾有一些向往,之前可能都是从电视上或者课本上了解到台湾,这次也想实地去看一看,对台湾的美食也已经期待很久。”马龙此前在接收采访时表示,“这次不光是以一个运动员的身份,也是以一个大学生的身份跟大家交流。”
“找马龙签名有机会吗?”台媒主持人卢秀芳在节目中直言,“我超喜欢马龙,我是他的粉丝。”台湾南投县长许淑华透露,近期许多球迷纷纷致电县政府,询问马龙是否将到访南投,并希望能与他合影。
(图源:北京体育大学)
2014年8月22日,两岸曾创下接力泳渡台湾海峡的伟大壮举,创造了人类游泳跨度最长、距离最远的横渡海峡新纪录。海峡两岸横渡团队的14名选手中,7位是北体大的师生。
体育在两岸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2019年,大陆出台惠台“26条措施”,其中提到:欢迎台湾运动员来大陆参加全国性体育比赛和职业联赛,积极为台湾运动员、教练员、专业人员来大陆考察、训练、参赛、工作、交流等提供便利条件。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渊源深厚。该校主要前身学校之一、成立于1941年的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有10多位校友在台湾光复之初到台湾高等学校担任校长或学术骨干;有110多位校友在台湾光复后东渡参加教育工作,大多成为台湾教育界骨干力量,为台湾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另一前身学校、成立于1944年的国立海疆学校,是抗战胜利前夕创办的一所高等院校,专门为即将光复的台湾培养教师与行政人员,该校毕业生大多派往台湾等地。
闽台同根同源,风俗相近,语言相通,因此,光复初期赴台的教师中一半以上出自福建。据1947年3月出版的《台湾省统计要览》,当时在台湾行政长官公署人事室登记的公立中小学校教职员,籍贯为外省的有2097人,其中福建省籍1168人为最多,其次为广东、浙江及江苏省。
浙江大学
2021年,一则视频曾走红网络:“和活在列强割据殖民的近代祖先相比,我们非常幸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所有在台湾的中华儿女不应该也不能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缺席。”这是浙江大学医学院台籍教授许志宏在“海峡青年峰会”上的演讲。许志宏于1979年生于台湾高雄,祖辈很早就从福建移民到了台湾,他是第六代,算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如今参加各种研讨交流活动,许志宏经常自我介绍,头一句话就是:“我是来自浙江的台湾人,也是来自台湾的浙江人。”
浙江大学许志宏教授
(图源:海峡新干线)
“秋风飒飒天气凉,送客携手上河梁......三子之行何快哉,台澎学子乐天涯,乘搓使者天边来。”在浙江大学档案馆,有一首教育家江恒源先生所作的《为浙江大学三教授赴台作歌送之》的“送行诗”,落款时间为民国三十四年,也就是1945年。那一年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被侵占50年的台湾终于重回祖国。与此同时,教育方面的一道难题摆在眼前——日本50年的殖民统治,影响了两三代台湾人,怎样清除日本殖民化留下的余毒?
曾在浙江大学生物系任职的罗宗洛临危受命,启程赴台接收“台北帝国大学”,并进行改制。一人之力难以擎天,那首诗中提到的“三子”正是受罗宗洛邀请前往台湾的浙江大学农学院蔡邦华院长,以及数学系陈建功、苏步青教授。
二次成行,再赴“互访”之约
此次赴台的7所大陆高校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已是第二次成行。
北京大学
去年大陆高校赴台交流访问,带队的正是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北京大学是最早面向台湾地区招生的大陆高校之一,目前有260多名台湾学位生、16名台湾教师在北大学习和工作,还有许多来自台湾的交换生、客座教授和访问学者,他们推动并见证着北大的发展。
出生于中国台湾,北京大学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40多年前从海峡对面回到祖国大陆;曾在北大学习或任教的胡适、傅斯年先生,在赴台后先后担任台湾大学校长,并对台湾的教学、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两校实质性合作始于1995年北京大学与台湾大学签署学术交流备忘录。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有一座长得像牌坊的二校门,几乎所有人都把这座门看作是清华的标志。70年代,在中国的另一所大学,以等比例缩小的方式在行政楼后也建了一座二校门,通体白色,上面镌刻“清华园”三个金色大字。这所大学是位于台湾的新竹清华大学。两岸清华同出一源,血浓于水,此门正是重要的信物。
清华大学二校门今景
(图源:清华大学)
1955年,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到台湾开始筹办新竹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该校沿袭了清华大学的校史、校歌、校徽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于1956年正式开始招生。2001年,清华建校90周年,两岸清华大学的校长互相出席对方校庆活动,这也是两所清华大学首次共同举行校庆,其情谊生动贴切表达出“清华一家,两岸一家”的寓意。
复旦大学
2010年,复旦大学与素有“台湾第一学府”之称的台湾大学联手打造全球顶级中文EMBA项目——复旦大学—台湾大学EMBA项目。作为大陆和台湾合作开办的首个EMBA,该项目直接推动了海峡两岸教育、人才、商业的交流与互动,在教育界和工商管理界享有“海峡两岸第一班”盛誉,成为两岸在教育领域成功合作的范例。
据介绍,复旦大学1993年首次招收台湾学生,目前在校台生300余名。为增进两岸青年友谊,学校曾举办海峡两岸暨港澳大学生运动交流赛、台湾大学生江南行夏令营、中华文化研习营等活动,还组织开展在沪台生专项实习“繁星计划”。
“安打,安打,全垒打!”去年7月,在台北天母棒球场看台上,大陆学生们戴上棒球帽,与台湾青年一起敲响加油棒,助威呐喊。那时,他们会不会也想起台湾歌手热狗的说唱作品《九局下半》中,那句一字不差的歌词。
彼时,哑口海不是“声消音灭”的一泓湾流,来自2001年的旧唱片和老磁带正悠悠荡出回声,和棒球场上的呐喊声同轨同频,呢喃着,提醒着:我们有着共同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