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摄图网
汽车零部件是指汽车及其车身的各种零配件,一辆汽车整车通常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按照应用系统划分,汽车零部件可以分为动力传动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电气系统等零部件;
按照材料不同,汽车零部件可以分为金属类、塑料类、电子类零部件,其中金属类零部件包括传统的铁质、钢制零部件以及铝、镁、铜等有色金属合金零部件。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基础支撑,与汽车行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
汽车工业发展初期,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作为汽车整车制造的附属产业,由汽车整车制造商的内部部门或分公司等完成。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独立化生产趋势越来越明显。
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根据专业分工的需要,国际大型汽车整车制造商逐渐由传统的生产模式转向精简机构、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在大型汽车集团的推动下,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诸多企业逐步从汽车整车制造商分离出来,汽车零部件行业逐渐脱离整车制造商,向独立化、专业化方面发展,并呈现组织集团化、供货系统化、经营全球化等特点。
汽车零部件行业内已涌现出了一批以德国博世等为代表的销售收入超几百亿美元的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这些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具有强大的实力,引领着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方向。
根据《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的 2024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德国博世、德国采埃孚、加拿大麦格纳国际、中国宁德时代、日本电装位居前五。该榜单根据零部件供应商上一年在汽车行业配套市场的营业收入进行排名,位列 2024 年榜单前五名的零部件供应商 2023 年在汽车行业配套市场的销售额均超过 400 亿美元。
2024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日本企业 22 家、美国企业18家、德国企业17家。除日、美、德外,中国上榜企业15家,韩国上榜企业10家。由此可见,日本、美国、德国、中国和韩国是参与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竞争的主要国家,其中日本的企业数量最多,在全球汽车零部件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美国和德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中韩两国具有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也在增加。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
➤ 专业化、全球化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汽车整车厂为了降低成本,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逐渐减少汽车零部件的自制率,将汽车零部件研发、采购、生产等环节交给专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提高彼此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和生产作业效率,由此促进了汽车行业的专业化和全球化发展,造就了大批专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 轻量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全球各国对汽车排放标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从技术层面看通过燃油发动机减排的空间较为有限,但通过减少车身自重的方式则能有效降低油耗、减少碳排放,汽车零部件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节能减排最直接的解决方法之一;另一方面,轻量化零部件的运用可以减轻车身重量,进而减少由惯性带来的制动距离,较好改善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并能提升操作性能和加速性能从而给车主带来更好的驾驶舒适度。因此总体来看,轻量化已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而零部件的轻量化是汽车轻量化的主要实现途径之一。铝合金材料由于具有轻量化、易成型、高强度、耐腐蚀、价格低于镁合金及碳纤维增强材料等优点,已成为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
➤ 供货集成化、模块化
汽车整车厂从采购单个零部件转变为采购整个系统,有利于整车厂充分利用零部件企业专业优势,简化产品配套环节,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随着汽车系统供应商日益深入参与整车厂新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过程,其技术和经济实力也逐步强大,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 产业转移速度加快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较高,导致这些国家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产品缺乏成本优势,逐渐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而且将转移范围逐渐延伸到了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
➤ 优势企业市场份额渐趋集中
在专业化分工日趋细致的背景下,汽车行业内形成了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二级零部件供应商、三级零部件供应商等多层次分工的金字塔结构。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一般具有系统或总成件的研发能力,直接向整车厂供应系统化、集成化、模块化的总成产品;二级零部件供应商根据客户要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实现产品的生产销售,向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供货;三级以下零部件供应商则主要生产通用零部件或为大中型配套企业代加工。
➤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汽车行业已形成种类齐全、配套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全球汽车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益于我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整车和零部件产能的全球转移以及汽车零部件出口市场的不断扩大,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美国汽车新闻》发布的 2021 年度至 2024 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中国企业分别上榜 7 家、10 家、13 家及 15 家,上榜企业数量不断增长,2021 年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 行业规模不断增长,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明显
随着我国汽车整车产销规模扩大对汽车零部件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规模仍将不断增长,尤其是我国等发展中国家汽车零部件产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因成本、人力优势和产业链配套等优势,将在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汽车整车业务区域布局具有较强的集群化特点,从而决定了以产业链为核心,并在一定区域内形成配套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出于缩短供货周期、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协同能力的目的,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一般选择在汽车整车厂附近建立生产基地,因而汽车零部件企业逐渐呈现出市场份额和生产地域的集中效应,产业布局集群化的趋势明显。
➤ 汽车整车厂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合作研发趋势明显
为了在持续增长的汽车市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以及提高市场竞争力,汽车整车厂均加快推出了新车型和新动力平台。汽车整车厂出于缩短新车型开发周期和提高开发成功率的考虑,往往会选择长期合作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对某部分零部件产品进行合作研发,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整车厂共同研发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需要根据整车厂的需求及技术资料进行设计、开发和制造,并在整车厂试装后根据试装结果对产品进行调试和改进。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整车厂提高合作研发的成功率,同时也有利于确保新车型或新动力平台的零部件供应,进一步巩固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整车厂之间的合作关系。
➤ 汽车消费升级促进汽车零部件新技术迅速发展
为满足日益提高的汽车安全、环保、节能的要求,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纷纷将新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安全技术、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已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上述技术在开发新车型和改进汽车性能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零部件供应商通过优化结构设计、采用先进工艺、使用轻量或高强度材料,实现汽车零部件的轻量化。
此外,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往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行业的发展趋势促使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向高端制造业升级转型,以实现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以及稳定性,进而在汽车产业链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
➤ 汽车零部件开发生产向模块化平台发展
汽车的平台化生产是指汽车生产制造厂商利用以同规格的汽车底盘构架为基础的生产线组织整车生产,可以同时承载不同车型的开发及生产制造,降低新车投产的成本和缩短投产周期。因此,开发平台决定了汽车的主要产品特征和技术能力。
在经历了同底盘、平台化生产后,“模块化平台”生产已经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汽车模块化平台可以把不同车型的发动机总成、变速箱总成、悬架总成等众多零部件进行标准化生产,同时又可以在平台上灵活搭载新技术。
“模块化平台”打破了传统汽车平台只针对一个级别车型的限制,通过不同的模块组合,可覆盖多级别、多类型的不同车型,使各类汽车零部件通用性提高,部分互不兼容的汽车零部件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实现共用。此外,“模块化平台”生产使零部件企业在保证汽车零部件品质的同时,又能在制造成本上更具备竞争优势。
文章来源:转载自思瀚产业研究院-研究四部
—END—
伟辰刹车盘 | |||
美途雨刷 | 润滑油铁罐包装厂 | ||
奥克莱电池 | 福朋汽车悬挂系统 | ||
广园汇汽配采购港 | 智配库汽配联盟 | ||
力能石油 | 汽配云 | ||
睿马易车配 | |||
静耐士刹车片 | 宝丰制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