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昆岗的号角》剧照(资料图片)。新疆爱森电影制片有限公司 提供
影片《昆岗的号角》剧照(资料图片)。新疆爱森电影制片有限公司 提供
影片《昆岗的号角》剧照(资料图片)。新疆爱森电影制片有限公司 提供
影片《昆岗的号角》剧照(资料图片)。新疆爱森电影制片有限公司 提供
在浩瀚的影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影片如同璀璨星辰,不仅照亮了观众的心灵,更在历史的长卷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近日,在全疆院线热映的全国首部反映兵团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影片——《昆岗的号角》便是这样一部深刻反映历史、展现新时代兵团风貌的佳作。
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传播文化、传递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昆岗的号角》聚焦兵团农业现代化进程,以棉花产业机械化发展为切口,讲述了主人公姚必成在兵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勇挑重担,带领棉农一起增收致富,用勤劳和智慧推动兵团棉花产业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建设美丽家乡的奋斗故事。
许多观众观影后,不禁感慨:“这就是兵团的故事,我们自己的故事!”
缘起 让更多人了解新时代兵团人的奋斗故事
2019年11月,正值棉花采收时期。途径一师阿拉尔市采风的新疆爱森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强被一台台采棉机驰骋“银海”、大规模机械化采收棉花的“大片”所深深震撼——“兵团的农业现代化如今竟发展得如此迅猛!”“小小的一朵棉花不正是新时代兵团发展的最好见证嘛!”
心潮澎湃间,李建强将这一选题牢牢记在了心底。通过多方查阅资料、走访调研,他详细了解了棉花产业机械化发展的曲折历程,了解到更多感人的兵团故事,他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将它拍成电影,让更多人了解兵团特色、了解新时代兵团人的奋斗故事。”
“新疆和兵团对国内其他省区的人来说,似乎遥远又陌生。他们既有了解新疆、兵团的渴望,认识程度又仅停留在表面上,很多人对兵团的记忆甚至还停留在电视剧《戈壁母亲》里的那个时代。我想让这部影片成为介绍兵团的桥梁。”李建强说。
李建强与一师阿拉尔市相关单位通力合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国内著名编剧付忠文执笔,西安电影制片厂知名导演王英权导演,老戏骨李晓枫和影坛新秀张苒等多位优秀青年演员参演。
“影片的故事讲给谁听?不是我们自己,而是更多不了解新疆和兵团的人。我想借他们的视角,讲述全新的兵团故事。”李建强说。
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热情高涨。2019年11月,付忠文便拿着大纲和剧本的初稿赶赴新疆。王英权表示,新疆是创作的沃土、摄影的天堂,希望能以拍摄此部影片为契机,将更多的新疆好故事、兵团好故事“传播”到全国各地。
2020年8月,《昆岗的号角》开始立项,为后续的拍摄、剪辑、后期制作等各个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融合 历时4年打磨剧本30余稿
在专家们的精心指导下,《昆岗的号角》撰稿团队查阅了大量史料和文献,精心打磨出一万余字的剧本,刻画了12个主要人物。
4年间,剧本进行了30余次修改完善。剧组深入一师阿拉尔市城市、团场,选取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拍摄场地,募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少老物件,精准还原年代感,用细节打动观众。
2023年9月15日,影片开机。
理智与冲动、公理与亲情,改革的阵痛、观念的摩擦……一系列矛盾冲突围绕两代人、3个家庭展开,串起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感人而又合情合理的故事。
影片开篇,主人公姚必成吹起军号策马追来,说:“我们改变不了过去,但是我们一定可以改变未来!”面对好友马忠武的误会、妹妹姚佳的误解、女儿姚晓雪对他长达近二十年的疏离……他始终不动摇信念,用行动实践着诺言。影片以人物关系推动事件发展,以人物情感的走向反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联。观众在电影里看到的不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罗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丰满的故事。
“历史是由小人物书写的。小人物的历史折射了大的时代变迁。我们的电影不是乏味的说教片,更注重审美的引领和艺术性的表达。”王英权说。
影片中,主人公姚必成在领办农机合作社时,穿着同一件衣服回到了最初发生冲突的老办公室,这巧妙采用了现实穿越的拍摄手法,让观众产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
“此部电影中,‘军号’不仅是片名,也是全片重要的意象之一。‘军号’在影片中只吹响过一次,却串联起兵团三代人的光荣与梦想。”王英权说。
“拍摄过程中,剧组的每个人都拧成了一股绳,全身心为呈现出最完美的作品而奋斗。”姚必成的饰演者李晓枫说,每个演员都发扬创造精神,以塑造更加饱满的人物形象。
定格 以崭新视角温暖观众的心
11月28日,《昆岗的号角》在全疆公映。连日来,自治区、兵团机关各部门,各师市、团场先后组织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参加了多场观影活动。
12月5日至6日,一师阿拉尔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精心策划,邀请师市各机关部门、事业单位、社区及团场的1000余名职工群众,共同观赏影片《昆岗的号角》。
“《昆岗的号角》弘扬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的兵团精神,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更要勇于履行时代使命,从兵团精神中汲取接续奋斗的青春力量。”新疆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居玉敏说。
观影结束后,曾任兵团农业农村局机采棉领导小组负责人、今年88岁的韦全生热泪盈眶。他激动地说:“影片中的每一幕都是我的亲身经历。70年来,兵团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才有了如今的成绩。”
在十二师二二二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工作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张钰莎说:“这是一部有温度的电影,通过它的视角,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今天的兵团。”
一师阿拉尔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士高表示:“今天的兵团散发着现代化气息,座座城市高楼林立、团场连队良田成片、高科技赋能智能生产。我们要创作出更多展现兵团新风貌新形象的影视作品,把父辈们在艰苦岁月中一直期待的今天,记录下来。”
……
“从你爷爷手中接过军号的那一天起,我就肩负起了作为兵团人的使命,这一往无前的号声中,承载着无数兵团人的理想,梦想和信念……”
《昆岗的号角》以其崭新的视角,回望来路,刻画新貌,温暖更多观众的心。
来源: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美惠子)
编辑:唐 瑜
审核:钟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