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猛进秦剧团演员(左二)为七师一二四团红果秦剧团演员讲解唱腔知识(资料图片)。 兵团猛进秦剧团 供图
12月8日一大早,吃过早饭,52岁的薛王忠就急匆匆地裹上棉衣,向七师一二四团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赶去。
冬闲时节,作为一二四团红果秦剧团秘书长,每天组织剧团排练节目成了薛王忠的“头等大事”。
走进一二四团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薛王忠发现人已经来了不少,演员们吊嗓子、弦师们练琴……看到这一热闹场景,他紧走两步“融入”大家,“伙计们,操练起来……”
就在几天前,一场非遗传承秦剧培训成果展示汇报演出在一二四团上演,演出者正是红果秦剧团的演员们。舞台上,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华丽的戏服、优美的唱腔,让团场的200名职工群众沉醉其中。
“我们自身哪有这么高的水平,多亏了兵团猛进秦剧团专业老师的帮助。”薛王忠告诉记者。
作为一名来自甘肃的老戏迷,自15年前扎根团场以后,薛王忠一直觉得在团场听戏、唱戏的机会不多,便在八年前和一些有着共同爱好的老乡组织成立了红果秦剧团。
“我们都是秦剧爱好者,基础差、水平低……平时都是自己练习。”薛王忠说,几年前,在师市文化部门的牵线下,红果秦剧团和兵团猛进秦剧团结了缘。
发现一二四团有大量秦剧戏迷,并且成立了民间剧团以后,兵团猛进秦剧团将一二四团确定为非遗传承基地,每年都会抽出时间下基层演出,与团场的广大戏迷交流。
今年11月底,薛王忠得到消息:兵团猛进秦剧团在毗邻的一二五团演出。
“当时,我正在团场轧花厂务工,知道老师们来了,就坐不住了。”薛王忠说,一下班,他就和几个戏迷朋友驱车去了一二五团,看了戏感觉不过瘾,演出散场后还去了演员们下榻的宾馆请教。
当天晚上,接待薛王忠的是兵团猛进秦剧团非遗办主任焦新利,他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交流,我们和老薛都是老朋友了,他们突然深夜来访,我们特别感动,叙情聊戏到凌晨。”
感动于薛王忠和其他戏迷的热情,兵团猛进秦剧团的演职人员当即决定,到一二四团进行慰问演出,同时与红果秦剧团进行业务交流。
接下来的三天培训,更是让薛王忠和团里的其他演员们如获至宝,兵团猛进秦剧团的专业演员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讲解唱腔、身段、表演技巧等知识,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机会太难得了,通过这次培训,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秦腔艺术,提高了表演水平。”薛王忠感慨地说。
“他们对秦腔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让我非常感动。虽然他们的基础相对薄弱,但学习态度非常认真,进步也非常明显。我们在一起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探讨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之路。”焦新利告诉记者,近年来,兵团猛进秦剧团在兵团建立了17个非遗传承基地,与广大戏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兵团猛进秦剧团党委委员、副团长王瑛介绍:“兵团猛进秦剧团一直致力于将优秀的戏曲艺术送到基层职工群众身边,多年来,除了针对非遗传承基地的培训外,每年都会精心准备大量传统或新编剧目,下基层演出达200场以上。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秦腔。”
来源: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姜蒙)
编辑:唐 瑜
审核:钟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