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标注“倔qiáng”,“咖喱”读成“kā喱”,用“暖和”造句示例为“最温暖和寒冷的日子”……媒体调查发现,虽然新华字典目前还没有推出网页版,但用
搜索引擎却能搜出多个打着“在线新华字典”旗号的网站,这些“野鸡字典”字音字形错误百出,词语释义颠三倒四,着实坑了不少人。作为第一部用白话文释义的汉语工具书,《新华字典》的国民度和权威性不言而喻,大家也习惯了有拿不准的字词读写先查查字典。到了网上,用户看见“新华”二字,很容易产生天然的信任感。殊不知,目前网页端存在的“在线新华字典”“在线现代汉语词典”等网站皆未获得授权,且大多以字典业务为引流手段,而后跳转到范文下载、起名测字等收费业务。字没查明白不说,还可能被诱导掏钱,里外里地也败坏了《新华字典》的权威形象。
放眼望去,如今网上“李鬼”网站不少。它们堂而皇之蹭着“正主”的名头,输出着乱七八糟的内容。对于版权方来说,维权周期长、成本高,也赶不上网络的传播速度,多数情况也只能隐忍不发。说到底,清除这些垃圾信息,最终还是得强化对网络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倒逼搜索引擎平台负起守土之责。
连字典都能造假,也是一种更为深刻的警醒。今天,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生活形态,大家上网不仅是为了看新闻、找攻略,更将其作为获取基本常识的重要渠道。诗词成语哪里适用,某某名篇如何解读,历史事件时间导图……可以说,很多人书翻得是越来越少了,遇事不明在线“点一点”“搜一搜”成了日常。
但相较传统的书本和纸媒,网络空间更像是大杂烩,很多信息缺少严格的把关流程和呈现门槛。一个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差错,很可能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文化认知乃至思维模式。仍以字典为例,目前《新华字典》等书目已有了App版本,但更多元的传播方式确实还不多。严格监管之余,如何让准确、优质的内容占据信息高地?怎样让用户跨越信息鸿沟,提高分辨能力?等等问题或许还需要更多探索。
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提供更多资源选择,兼顾信息流通质量,严惩山寨套壳行为,应成为在线搜索的基本要求,也是清朗网络的必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