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街”,一条只听名字就让人欢乐的街巷……

时事   2025-02-10 18:07   山西  


大同古城内“七十二道绵绵巷”

每一道都有自己的故事


或是世代流淌的传说,或是故人创造的痕迹,或是绵延不息的家族根脉,也或许只是某个物件的存在。但有些街巷,在进入其背后的传说故事之前,名字就已足够吸引人,比如我们今天要聊的这条“欢乐街”,一条只听名字就让人欢乐的街巷。



“欢乐街”的位置在大同古城内鼓楼的西南面,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欢乐街”这个名字的由来十分有趣,要从一个叫王龙的人说起。


明朝正德年间,大同有名的富豪王龙就居住在现在的“欢乐街”,因其财大气粗、有权有势,加之自己又姓王,所以他为自己建造的府邸,竟和皇城街的代王府重名,也称为“王府”。这王龙平时骄奢淫逸、妻妾成群,每日游走于胭脂俗粉之间,让妻妾们搔首弄姿、互相比美,溜须拍马之人趁机讨好王龙,称其妻妾为“十二锦屏”。


后王龙为卖弄权势,在“王府”附近又盖起了一排阁楼,楼房落成之时,妻妾们身着华服、竞相登场,过路人戏称为“活花磊墙”,王龙索性也将此街叫成了“花磊街”。

皇城代王听闻此事,觉王龙此人骄横太甚,不仅用“王府”之名,还如此骄奢淫逸,于是下令将其斩首,剥其皮做鼓,骨头做架,置于鼓楼,并将王龙的棺柩安于鼓楼之下,让万人践踏,以惩其之罪。关于王龙之死,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相传正德皇帝微服私访凤临阁后,王龙得知有人竟敢私会李凤姐,十分吃醋和气愤,于是带领家丁围困了久盛楼(后改为凤临阁),正德皇帝命随从江彬(太监)逃出去,到总镇署搬兵,并活抓了王龙,之后的故事情节就大致类似了。据说古时大同鼓楼的鼓声也与别地不同,总是发出“汪隆(王龙)……汪隆(王龙)”的声音,或也与王龙的故事相关。

一方恶霸被铲除,全城百姓皆欢愉,于是把“花磊街”此名去掉,采用谐音“欢乐街”作为街巷名,也取“恶霸铲除全民欢乐”之义。说到谐音,过去大同民间也有“花楼街”的叫法,许多老住户习惯于这个名字,但之后也逐渐叫成了“欢乐街”。

 宫品仁 摄 左一图 “新桃换旧符”,欢乐街依旧


若“欢乐街”的故事听着新奇,那“欢乐街熏鸡”的味道应该再熟悉不过了。一处老院,西厢房开个小窗就递出了几代人心里抹不去忘不掉的味蕾记忆。


如今“欢乐街熏鸡”的招牌还在,永泰南路上的新店门口依然排着长队,只是不知道味道是否如旧。熏鸡老店旧址已经翻新,成为了供游客休息的区域, “欢乐街”也早已不见往日的喧嚣,只是行走闹市之中不经意间拐进的一条小巷,巷口有商贩在售卖当下备受欢迎的“佛小伴”,气球摇摇晃晃,露出了“欢乐街”的牌子,这名字还在向我们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记者:王  视频:门 
责编菅雨婷 校对周建新
审核 琳 监制 




关注视频号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播放完整视频】

大同日报融媒
讲述大同故事 传播大同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