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同龄人|扎根社区,他在双桥子干了几十年

政务   2024-10-04 15:01   四川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从1949年到2024年,从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有一群人,他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同祖国一起成长,一道走过栉风沐雨却光辉灿烂的75年。他们见证了“中国号”巍巍巨轮破浪前行、行稳致远,亲历了75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10月1日起,成华发布推出“共和国同龄人”系列报道,听6位生于1949年的老人讲述过去的峥嵘岁月,看今朝的辉煌巨变,展望未来的幸福生活。


本期,一起走进陈发全的故事。


往期链接↓
①生日快乐!给祖国,也给我自己。
②一生执墨,他教书,更以书法育人
③共和国同龄人|从医30余年,她的年龄比建院年龄还大






逆境燃梦

刻苦钻研




1949年12月,陈发全出生于成都市成华区跳蹬河街道,家里有9个兄弟姐妹,家境较为贫寒,但天性好学的他从未放弃读书的机会,在成都市农业学校刻苦钻研农业知识,于逆境中成长。



70年代初期,陈发全任圣灯乡农科站副站长,全身心投入农乡科技队伍的建设工作。


“我记得那时跟随团队到湛江一带进行杂交水稻的学习,在参观、实践中增长了很多知识,包括后面对农业机械的运用,对当时圣灯乡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陈发全回忆,那时的条件虽然简朴,但大家在学习工作中干劲十足,建设家乡的热情十分高涨。




面对困局

迎难而上





随着时代发展,1990年成华区成立,1991年,陈发全被调至双桥子街道负责综合治理工作,从基础设施不足的道路到如今繁华的二环城市枢纽,陈发全慢慢打开了尘封的记忆。“我们那时人才匮乏,经济结构单一,要想街道发展起来很困难。”

迎难而上













面对困局,陈发全选择迎难而上,先打通断头路,这样才能解决后续发展问题。他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申请修路,经过多番努力,连接牛市口至北京华联、新华公园对面、420厂附近等4条断头路相继被打通。


▲现在的双华南路

道路打通后,沿街路面自然成了发展商业的好地方,陈发全组织双桥子的干部职工一起动手搭建百余间7—8平方米的小商铺,为部分居民解决就业问题,并利用桥下空间发展商业门面,实现年收入80余万元。


▲现在的双华南路

在日常走访中,他发现不少居民手艺精湛,有的会做童鞋,有的会编竹篮,有的会剪裁衣服,他便鼓励大家发展商贸,还和同事在双华南路附近组织建立农贸市场,设立200余个摊位供大家售卖物品,一时热闹非凡,既增加了片区居民的就业机会,也促进了物资流动和市场发展。



谈到群众工作,陈发全深有感触。当时面临钢管厂改制,企业效益下降,有群众不理解不支持,陈发全积极入户为大家做思想工作,及时与居民进行沟通交流,保障了辖区和谐稳定的局面。他坚信再大的困难只要深入群众去,办法总是有的,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


为了让社区管理更加科学,他和街道工作人员努力推动居委会成立,让退休党员和社会招聘的年轻知识青年一同管理社区,为社区治理注入新鲜活力。


“我们十分注重公开透明,居委会的各项开支都是经过居民同意,大家对我们的管理方法还是很赞同的,当时还受过省民政厅的肯定。”



退休燃余热

离岗不离心




时光荏苒,陈发全在双桥子街道一直干到了退休。他坚定地认为,自己能取得一定的成绩,离不开党组织的信任、培养和教育。



退休后的他继续发挥着余热,除了偶尔帮孩子照看孙女、和老友们相聚聊天,还会时常参与社区的志愿活动,为社区提提意见,帮助邻居们解决难题。


现在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孩子们也大了,我们就好好养老,力所能及地为社会作点贡献,能与新中国一起诞生,一起成长,见证成华的发展变迁,我很开心,也很自豪。


陈发全笑着说。

成华发布
发布最权威的成华声音、最新的新闻资讯、最实用的民生信息!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0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