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笔“直面现实、直面生命”!这个绘画教学研究展亮相中华艺术宫

政务   2024-12-02 14:19   上海  

12月1日,“直面形象——忻东旺绘画教学研究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精选了艺术家忻东旺200余件经典代表作品与创作档案,系统地梳理了他的生平、艺术成就与教学理念,多重维度呈现忻东旺艺术创作与教学成就。这也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忻东旺作品展。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忻东旺并不是一位特别知名的艺术家。在忻东旺过世十年之际,他在上海的展览却吸引了冯远、许江、方坤、曾成钢等一众中国美术界大咖前来,共同追忆这位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当代新现实主义油画代表性人物。在嘉宾们看来,忻东旺的与众不同,不仅在于创造了从民间画匠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的人生传奇,他还以一系列“直面现实、直面生命”的艺术作品,为当代绘画注入了深刻的社会关怀与人文精神。


本次展览分为“直面形象”“意象造型”“言传身教”三个版块,全面剖析忻东旺在创作与教学中展现出的多重维度,为当代绘画的社会性与教育性提供启发。其中,“直面形象”版块关注忻东旺现实主义绘画中的人文关怀。他的创作深植于社会现实,通过关注普通劳动者、农民工等群体,诸如《早点》《明天·多云转晴》《渡》等作品,体现了艺术家对社会变革的关注,也折射出其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与反思。


“意象造型”版块展现忻东旺艺术语言上的追求与创新。他的作品以中国传统美学“以形写神”为核心,将传统文化的意境与韵味融入到西方油画的技法中,在全球化艺术语境中探索构建民族特色的当代艺术表达。从早期写实风格的作品《适度兴奋》《客》,到后期的写意表现的作品《观》《少年》,忻东旺逐步突破传统技法的束缚,探索出一种更加自由、富有个人风格的表达方式,展示了他在艺术创作中不断试探与自我超越的过程。



“言传身教”版块聚焦忻东旺在艺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通过艺术家在高校的教学视频和教学手稿,观众得以一窥艺术家教学过程中对艺术创作与传承的独到理解与深刻思考以及其对当代艺术教育的深远影响。此外,展览实物再现了忻东旺早年为农民绘制的“炕围子”作品。尽管起步于艰苦的乡村生活,他从未放弃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作品反映了他对乡土文化的深厚情感,也展现了他不畏困境、坚守艺术理想的奋斗精神。



展览还真实还原了忻东旺在美术学院教学时的创作环境,展示了画板、画架以及他给学生的信件等教学物品。通过这些细节,观众不仅能感受到忻东旺严谨治学的态度,也能领略到他将个人艺术理念与经验传递给学生的教学风采,所有这些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艺术家的成长。



“这个展览不仅仅是对忻东旺艺术生涯的一个总结和回顾,更是对艺术如何回应社会现实,教育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问题的探讨。”在策展人之一、中华艺术宫副馆长马琳看来,忻东旺用画笔记录普通人的生活与精神状态,以深厚的人文关怀书写时代的精神。他通过写实与意向相结合的语言,展现普通人的生活图景,这些作品以质朴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打动着观众的内心。同时,这种直面的艺术态度,也贯穿于忻东旺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关注现实,书写真情,用艺术探讨生命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忻东旺夫人张宏芳来到开幕式上,她作为联合策展人向来宾致以感谢,并分享着与丈夫生前作品久别重逢的喜悦。“这段时间说过最多的句子是:‘谢谢您支持,把画借给我吧!’”张宏芳介绍,忻东旺于51岁英年早逝,在他生前,作品就分散于众多藏家、机构。为了举办本次展览,她四处找线索借作品。此时此刻,能借到的都在展厅里,没借来的,在她脑海里依旧像航标灯一样发送着信号。“其实每次展览如同一场寻亲之旅,我热切希望跟这些画重逢,希望更多的艺术爱好者能有机缘跟原作面对面。”张宏芳还说:“艺术家,就是作品替他继续活着。”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表示,本次展览的举办,不仅是对忻东旺艺术贡献的肯定,也是对艺术教育的积极探索。同时,展览还实现馆校联动,推动中华艺术宫与上海美术学院在展览策划、公共教育及学术研究深入的资源共享与合作,为国有美术机构推进社会美育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广阔空间。


展览将持续至明年2月。


文字/部分摄影:曹之光

编辑:施丰奕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浦东发布
生活在这片开发开放的热土,与浦东共成长。我们为您提供引领区的重要动态、新鲜资讯、便民服务信息,欢迎关注支持浦东发布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