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今天
农历腊月二十三
不少地方的群众称这天为
小年
它是春节的彩排
也寄托着中国人辞旧迎新
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小年到底是哪天?
细说起来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历史更为悠久
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中
就有这样的描述: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而关于北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有一种说法是
清朝皇帝为了节省开支
在腊月二十三祭祀火神的同时
也祭祀灶神
民间受到影响
久而久之形成了新的风俗
还有一句流传很久的俗语:
“官三民四船五”
说的是在古代过小年的时间
官宦之家腊月二十三
寻常百姓腊月二十四
水上船家腊月二十五
而北方受到“官三”影响较大
渐渐调整了小年的时间安排
种种传说
如今很多已经不可考
但人们对于小年的认真
一如既往
小年,不小
不管是哪天
“小年”可都不小
这天以后
人们开始进入
准备过年的阶段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
开始和伏笔
其主要活动有两项
扫年和祭灶
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
称“扫房”
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
称“掸尘”
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
扫房擦窗
小年习俗
从小年开始
每一天都有讲究
丰富多彩的习俗
显露出浓浓的年味
小年这天,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对联、草。
祭灶就是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意为用糖糊住灶王爷嘴,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的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年必吃的零食。
每逢小年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房间庭院,掸拂尘垢蛛网,干干净净迎春节。
北方称为“扫房”,南方也叫“掸尘”。
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
窗花多以喜鹊登梅、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和合二仙等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题。
将红色的窗花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更添喜气。
过小年,民间吃饺子。取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在很多地区,一到腊月就开始各种吃饺子了。
小年时,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把上一年的尘埃晦气除去,把新一年的好运带来是沐浴的宗旨。
所以,除了家里要焕然一新外,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洗浴、理发,褪去过往的晦气,开启吉祥顺利的好兆头。
舌尖上的小年
这么重要的传统节日,怎能少了美味?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小年的传统美食!
今日小年
有家、有爱、有期盼
愿大家如意平安!
■编 审 | 叶 娟 ■监 制 | 李庆丰
往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