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市:以人才建设推进乡村振兴侧记

文摘   2024-12-02 11:00   吉林  
一个个美丽乡村串点成线、一座座农家院落焕发新颜、一项项优质产业落地开花……这些成为公主岭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最生动的注释。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公主岭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三个关键着力点,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全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

蓄满人才“活水”

润泽乡村“沃土”
公主岭市用发展和机遇吸引人才,用环境和待遇服务人才,推动返乡青年、“新农人”等各类人才扎根基层,激活乡村人才振兴“一池春水”。
几年来,公主岭市承接长春市“四乡人才”试点工作,针对大学生“提升情节”,开展“大学生到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双龙镇深耕鲜食玉米产业的大学生邱洋便是其中一位,在他以及创业团队的努力下,去年双龙镇实现村集体分红150万元。通过与“大学生到乡”邱洋创业团队合作,从鲜食玉米品种的确定,到填补玉米深加工技术方面空白,直至将产品推向市场,进行全链条跟踪服务,帮助村集体实现了鲜食玉米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市场开拓。而这种“才企互哺”助力集体办厂的模式,有效弥补了村干部在市场与经营方面的短板,为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怎么干”提供了经验,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之路。
坚持以人才激发产业活力,是公主岭市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依托玉米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鲜食玉米特色产业,鼓励企业有序参与人才引进,发挥市场作用,培育出了徐丽辉、隋书侠等一批乡土人才,为乡村振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在他们的带动下,发展鲜食玉米生产企业7家,鲜食玉米生产基地8.1万亩,年加工鲜食玉米穗、玉米粒、玉米段2亿穗以上,年产量4.4万吨,产值达14亿元以上。远销16个国家和地区,产值达10亿元以上。公主岭鲜食玉米食品已经成为吉林省的一张“黄金玉米”名片。其中恒通农业与吉林省农科院技术合作,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科研实验、生产销售、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吉林省第二批人才培养基地。
好产业带来好日子

“卷子”有好“答卷人”

公主岭市乡村振兴蓝图中,不乏一批扎下根、弯下腰、扑下身的好书记、好干部推动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当好新时代“答卷人”。
在桑树台镇西桑树台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展引领村民发展棚膜经济葡萄产业,其占地10万平方米的葡萄园区,预计年产葡萄18万公斤,净利润可达150万元,为超过150名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显著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怀德镇三里堡子村的香葱产业,是村党支部书记李小甫、省政协驻怀德镇三里堡子村第一书记张弢带领村民实现绿色转型的成功案例。从传统农作物种植转向香葱种植,这一战略调整带来了年产香葱4万吨,年产值近2亿元的显著成绩,产品不仅辐射周边市场,还销往全国各地,闯出了“东北香葱第一村”的名号。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也为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育苗、管理、收获各个生产环节都带动了当地及周边的务工人员,一年四季无农闲。村二组“80后”种植户青年于德2019年从沿海城市回到三里堡子村,如今经营着10余栋大棚,不仅还清了贷款,还成了年收入三四十万元的种植大户。现在,于德留在这里安了家,娶了媳妇,还生了个大胖小子。亲戚们叫他‘聪聪’,和‘葱’同音。
不仅如此,公主岭市还组织第一书记参加全省“第一书记代言产品大集”活动,代言本地鲜食玉米、毛特酒、油豆角等41类特色农副产品,共计销售125552元。在华生商业综合体举办“第一书记代言产品年货大集”活动,销售额达到13565元。组织15名驻村第一书记参加第二十三届农博会,代言本地土特产30余款,产品销售额25326元。此次活动为第一书记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在代言本地特色农副产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才强质

让智慧农业“羽翼丰满”

智慧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通过现代科技的引入,智慧农业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更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公主岭市通过引才强质,发挥人才作用不断提升农业生产力,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徐丽辉作为企业带头人,凭着坚强的韧劲和科学的发展理念,让吉林省恒通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走在智慧农业前列。几年来,她从一名普通的农业技术员成为现代农业大棚里的一支“铿锵玫瑰”,是一位杰出的新时代女性代表。她引进了“互联网+农业”现代物联网技术,该技术实现了果蔬生产的全程智能自动化控制及产品可追溯性,能够全程监督生产过程。不仅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据公司最新数据,通过智能化管理,每栋温室的人工成本降低了75%,同时产量提升了20%,成为智慧农业领域的先行者。
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与赵春江院士及团队合作共建“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无人农场,提供1000亩试验示范用地,中国科学院地理所陈国双教授带领20名博士生、研究生在无人农场项目开展试验,多次上榜央视。
南崴子街道房身岗子村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成立长春市首家稻渔综合种养科技小院,开展了稻鸭原生态种养、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示范,不仅为农户带来稻田蟹、小龙虾养殖技术,还将传统农耕与现代创意有机融合。通过打造独具魅力的稻田字画和完善田间观光游览设施,房身岗子村实现了农旅的完美融合,成为创意融合地图上的亮点。该村的稻田艺术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额外收入,据村委会统计,每年因此增加的旅游收入超过100万元。
百尺竿头扶摇上,千帆竞发勇者胜。当下,在全市乡村听到最多的是“发展”话题,看到最多的是“实干”场景。也正基于此,处处都能感受到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乡村振兴的坚实步履,一幅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的新时代和美乡村的新画卷正在奋力绘就。
初审:刘越
复审:耿凤阳
终审:刘德军

春城党建
中共长春市委组织部官方公众平台。传递党建信息,反映党员心声,聆听人才需求,展示干部形象,回应公众期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