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深入云南各地大中小学,探寻云岭大地思政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看云南各地如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其中,对红河学院在金平隔界村组织开展的红河州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会进行了报道,以下为全文内容:
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石梦媛
给学生上微思政课
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
开展“秋分·行走的大思政课”
大理大学大理苍洱“石榴籽”宣讲团师生
赴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开展活动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冬日暖阳里,云南昆明的西南联大旧址,曾经的校舍静默不语,革命烈士的衣冠冢、纪念碑沉寂无言,来此参加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师生,将他们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化作西南联大校歌《满江红》的高声合唱。
“只要我还走得动,我就要去巡边,还要擦界碑、涂红漆!”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隔界村紧挨着边境线。红河州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面前,护碑、巡边十几年的村支书普玉忠话语铿锵!在这场行走国门的思政课集体备课会上,普玉忠守边固边兴边的生动经历,为各思政课老师的课堂备课加了油、充了电。
“幸福花开石榴红,籽籽同心育新人。”清晨,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小学门前人流不息,校长石梦媛和学校的吉祥物“榴小幸”“榴小福”一起,张开怀抱迎接着孩子们的到来,“人生如字,要带孩子们写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每一笔,我们把象征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吉祥物放在门口,就是要给每一位学生种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颗种子。”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考察调研时强调,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五年来,云南省牢记殷殷嘱托,各地各部门各学校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广大青少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和行动更加自觉。日前,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深入云南各地大中小学,探寻云岭大地思政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看云南各地如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
知与行合一:思政课“看得见”“听得进”
一节思政课怎么才能真正打动学生?
“‘行走的思政课’——我从西南联大来”是云南师范大学在充分挖掘西南联大精神基础上的创新和尝试。课堂教学形式生动活泼,让思政课走出教室、走进历史,让学生们在知行合一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李红英告诉调研组。
“同学们猜一猜,当时老师上课最‘怕’的是什么?”站在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校区西南联大旧址里那间低矮简陋的教室前,李红英向研学的同学们发问。
“是炮火”“是轰炸机”“是警报声”……同学们纷纷猜测。
“都不是,是下雨。”李红英手指着教室屋顶上的铁皮:“西南联大时期,条件艰苦,物资匮乏,茅屋铁皮顶,下雨时教室里就像敲鼓鸣锣。一次,暴雨吵得学生无法听讲,老师干脆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四字,和学生一起细听雨声。”李红英的话,似乎把学生带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阳光透过教室窗户,洒在油黑的桌椅上,墙上的联大校徽熠熠生辉,学生们对战火硝烟中联大师生的淡定与从容肃然起敬。
这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更是一次家国情怀的传承,超过12000名中小学生接受了思想的洗礼。
行在云岭大地,有这样一堂思政课,吸引了全国的目光——“张桂梅思政大讲堂”。
“对我来说,创办女高只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把一批批大山的女儿送出大山,这是梦想的第二步。我和同事们仍在坚守、仍在奋斗……”“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上,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动情的演讲,令无数听众洒下热泪。
这堂课创办至今,秉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的理念,录制播出15讲,朱有勇、桂海潮等先进模范人物先后走进大讲堂。云南各高校、各州市积极开设形式多样的分课堂,已开讲300余场,这堂“行走的”“云端的”“润心的”思政课,目前已经成为云南思政教育第一“金课”。
近年来,云南各地学校积极探索教法、学法与行法的有机融合路径,持续延展思政课堂教学“半径”,努力打造一堂走出教室的思政课。
为促进思政课“行”在路上、“走”进心里,云南省各地大中小学统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在苍山洱海边讲生态环保故事,在纪念馆讲红色故事,在少数民族村落讲民族团结故事,思政课在学生心里更加可感可知。
2024年7月,新时代云南省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召开。“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生动”“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会上,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发出号召。
云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师生社会实践团,以“石榴红 青春映边疆”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云南大学近百名师生重温红军长征过云南的艰辛历程,在一步一个脚印中体悟长征精神。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申斌介绍:“通过与扎根边疆青年交流、走访民族村寨,不少学生体会到实践的意义,对课堂内容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多渠道教学:民族团结的种子结硕果
普洱市宁洱县民族团结园,六角亭前,普洱中学党委书记张青云带着学生们参观民族团结誓词碑,听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方财兵讲述那段故事。
“我们廿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方财兵语气铿锵,背出誓词碑上的75字誓言。
48人,26个民族,75字,74载!
时光流逝,丰碑如磐,誓言永恒。
“当时,盟誓签字是冒着生命风险的。傈僳族代表李保,回到家乡后不久就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走。他被埋在土里7天7夜,敌人劝诱只要不跟共产党就放了他,还能当土司,他却坚贞不屈,不改其志,直至牺牲;我的父亲方有富,退伍后带领乡亲们建设水电站,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傣族代表俸郁清,从北京毕业后回到边疆乡镇卫生所奉献一生……”方财兵说。
“布朗族有句古话,‘单翅不会飞,独脚不会跑,手足要团结’,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父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守护民族团结,用双手和汗水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情到深处,方财兵声音哽咽了,不少同学眼中也闪着泪花。
这样的民族团结思政课,是普洱中学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
与誓词碑仅一墙之隔的普洱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现有近5000名学生。张青云介绍,学校紧扣民族团结主线,开展讲好“一块丰碑故事”、跳好“民族团结舞”、上好“专题思政课”等特色教育活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誓词碑的故事,从小学学到初中,这样的思政课,我们听不够!”普洱中学初一学生李若溪说,她现在成了学校一名“石榴籽”讲解员,今后不论到什么地方,都会继续讲好誓词碑的故事。
这座誓词碑,见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少数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如今,每年来此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达10余万人次。
一堂思政课,全国各地都在讲,云南各学校该讲出什么样的本地特色,让学生“看得见”“听得进”“记得住”呢?
翻开《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及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施方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的实践路径清晰可见。
临沧市镇康县开展主题课赛、演讲、书法、绘画和歌舞“五个一”活动;保山市腾冲市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师资培训班……在云南,25个边境县开展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边境行”系列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文化研学等方式,让边境线上开满“团结花”。
在云南民族大学,书记、校长带头讲授“民族团结进步”开学第一课。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毕跃光介绍:“学院注重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将慕课、云课堂应用到教学中,形成宽领域、广角度和多渠道的教学格局。”
石梦媛介绍,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互帮互助,学校组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生血脉。
调研组了解到,云南全省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丰富的实践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全过程覆盖:思政教育春风化雨入心间
面对大中小学学生,思政课都要“春风化雨入心间”,怎样才能把“最难讲”讲得最精彩?
“同学们,购物时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塑料袋?”思政课课堂上,昆明市盘龙区明通小学教师王悦菡一个问题抛出去,四年级的学生们争先恐后抢答起来:“用帆布袋”“我可以用书包装”“我奶奶有菜篮子”……
课件中,左侧是浓烟滚滚的工厂,右侧是青山绿树的乡村。“这体现着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牺牲环境还是保护环境?”面对两张照片和昆明市实验中学教师周学提出的问题,七年级学生齐刷刷指向右侧。
“哀牢山走红了,该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昆明市第十中学,面对照片里眼神炯炯的野生动物和幽秘的原始森林,“如何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的问题让学生们陷入了思考。
一堂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政课,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分别应该如何讲?近日,在昆十中求实校区,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给出了生动答案。
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殷殷嘱托,也是《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的阶段性任务。
小学阶段重在培养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锚定任务目标,云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各学校把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纳入考核,将之作为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的重要评估标准。调研组一路行走,见到云南一批一体化建设的学校“联盟”和评价体系正在探索建立,一批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也应运而生,以一体化建设引领推动新时代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正在不断成为现实。
以高水平师资队伍服务一体化建设。目前,云南各大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达2.5万多人,省、州、县、乡、校联动全覆盖培训机制建立并日益完善。集体备课、线上磨课、集中研学,围绕如何上好思政课,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少不了“切磋”“磨合”。
“思政课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情感与价值的塑造。”在集体备课《中华民族一家亲——谁也离不开谁》的过程中,昆明市盘龙区桃源小学教师黄静从讲故事、情景剧等形式入手,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到民族团结与文化认同的重要性。“思政课的设计不仅要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要注意各学段的衔接和递进,确保从小学到大学思政教育的连贯性。”黄静告诉调研组。
以一体化教辅教材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我们组织编写云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本土教辅材料,小学版图文并茂,初中版故事生动,高中版史论结合,大学版则重在理论。”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化军介绍。
除此以外,一体化云端思政、一体化资源共享,正在云岭各地摇曳生花。优质的教学资源、云端视频课不断在各视频平台上新,思政教育的影响力、感染力不断增强。“大学拥有更丰富的教育资源,要将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下沉。”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云告诉调研组,各学校也应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承载着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期许,担负着实现伟大梦想的时代使命。云南省精准把握时代需要,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推动思政课建设谱写新篇章。
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开创“大思政”格局。思政课提质增效,首先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总目标进行系统性、立体化构建。云南省立足教育事业全局,明晰目标任务方法,将思政课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制度化严格把准建设方向,凝聚广大师生共识,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全省教育系统全面推动把“大思政课”建设成效作为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的重要评估标准。各级党委(党组)持续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构建党委统一指挥、党政共同推进、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协同合作的工作模式,营造全党全社会积极办好思政课的良好环境。
深度盘活思政教育资源,优化“大课堂”模式。云南省注重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的迭代,积极开发利用各类校内外实践基地、红色文化场馆等资源,探索“课堂+实践”模式,推动小课堂走向大讲堂,小科目走向大实践,小叠加走向大融合。一是聚焦课堂育人属性,借助学术研究阐释理论,通过故事讲述事物道理,打造立体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课堂“主阵地”。针对思政课纵向协同有待加强的问题,云南高校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中积极发挥协同助推作用,打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形成了上下联动的一体化建设格局。二是突出实践育人功能,从楼宇之间到田间地头,广大师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课”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对价值的认同。
积极打造思政教育品牌,涵育“大平台”动能。打造有特色、有亮点、有影响的思政教育品牌,对于引导、培育、塑造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有着重要的价值意蕴。云南省充分利用平台、活动、课程、基地等多元化载体形式,以“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为引领,推出“西南联大讲坛”“理解中国”“农民院士大讲堂”等一批扎根云岭大地的思政课特色品牌,共同勾勒出“专”“新”“精”“特”的红土高原思政课新样态。通过融入党的创新理论,嵌入特色实践活动,渗入新型教育技术,夯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品牌的独特优势,不断契合青年学生精神需要,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着力打造思政课教师队伍,铸牢“大师资”体系。云南省聚焦思政教师队伍规模、结构和专业建设问题,全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多措并举加快健全思政课教师选用、管理、考核、成长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思政教育高素质人才供给,推动学校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一是规范配备制度,对于全省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教师配比作出明确量化要求;二是健全准入制度,明确选聘标准与流程,严格把控选聘过程中的政治素养、师德品质、专业能力等关键环节,强调定时开展教师的入职前培训评估工作;三是完善培训制度,定期开展教师入职培训和骨干研修,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课题研究、教学基本功比赛和教材使用培训、集体备课会等活动,以培促教,以赛促教。
往期回顾
01 |
02 |
03 |
04 |
来源 | 光明日报
排版 | 马雁
编辑 | 陆金雨 李勤
一审 | 李珏
二审 | 党晓军
三审 | 杨申宣
官方微博:@红河学院
官方QQ空间:14109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