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十届中国智能技术与大数据会议在湖北宜昌成功举办

文摘   2024-11-27 20:53   湖北  

2024


第十届中国智能技术与大数据会议

 
 
 
 
 

2024年11月23日-24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主办,CAAI智能服务专委会、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联合承办的“2024第十届中国智能技术与大数据会议”在湖北宜昌顺利召开。会议吸引线上线下共55万余人参加。

会议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姜育刚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高云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白翔教授、达观数据董事长陈运文博士、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鲁继文教授和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张兆翔教授作大会特邀报告,与会专家就智能技术与大数据相关的基础科学理论、关键技术方法与系统进行探讨和交流。会议还举办了青年论坛、前沿技术和应用论坛和优秀论文论坛。

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院长任东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三峡大学党委书记何伟军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CAAI智能服务专委会对学校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介绍了我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何伟军强调,本次学术会议对我校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次会议的召开,能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我校与兄弟院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我校一流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筑牢更加坚实的基础,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CAAI智能服务专委会主任杜军平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智能技术与大数据会议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会议的组织情况,对三峡大学和各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杜军平指出,CAAI智能服务专委会要进一步加强我国智能服务领域的学术研究,推动该领域理论体系和关键技术的创新发展,为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搭建高效平台。

专家报告环节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院士报告的主题是“人工智能从弱到强的路径分析”,他深入剖析了迈向强人工智能的三条主要技术路径:首先是数据驱动的大模型技术,这一技术已达到当前人工智能的巅峰,但仍面临数据依赖性等四大缺陷;其次是“知识引导+数据驱动”的机器智能模型,通过融合神经网络与符号逻辑,解决了大模型的不可解释性问题;最后是人脑记忆启发的机器记忆智能模型,这一全新路径突破了数据驱动的传统依赖,为机器智能开辟了革命性的研究方向。郑庆华教授指出,前两条路径属于现有框架的延续性研究,而第三条路径则为迈向强人工智能提供了颠覆性的可能。

复旦大学副校长姜育刚教授报告的主题是“多模态世界模型:感知、生成与决策”,姜育刚教授表示,多模态数据的智能分析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他介绍了复旦大学视觉与学习实验室在多模态感知、多模态生成以及具身智能决策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对该方向的热点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多模态智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高云君教授报告的主题是“时空大数据管理与分析”,高云君教授指出,时空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既是国家重大需求,也是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面对时空数据规模庞大、特征复杂、实时动态等特性,传统技术仍存在计算效率低、特征挖掘浅、算法迁移难等挑战,限制了时空数据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他介绍了团队基于数据库与大数据技术,结合人工智能方法,在时空大数据表征、存储、查询和挖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时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白翔教授报告的主题是“人工智能辅助的甲骨文破译方法”,白翔教授介绍了甲骨文作为中国语言史重要基石的研究背景,并指出目前仍有大量甲骨文尚未破译,传统方法存在复杂且费时的难题。报告详细阐述了课题组在甲骨文智能破译领域的系列工作,包括构建甲骨文单字数据集(HUST-OBC)、古文字演变数据集(EVOBC)和甲骨文释义数据集(MMOBC),提出结合生成模型、部首序列预测和多态释义生成模型的三条技术路线,并开发了一套多途径的人工智能辅助破译系统。最后,白翔教授展望了人工智能在甲骨文破译中仍需解决的挑战与未来研究方向。

达观数据董事长陈运文董事长报告的主题是“大模型与知识管理的创新应用”,陈运文董事长围绕大模型与知识管理系统在企业服务中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展开,详细阐述了大模型在语言理解和生成方面的卓越能力,以及其在企业知识沉淀中的深度挖掘与整合价值,助力完善知识管理系统的架构。在研发效率提升方面,大模型与知识管理系统的融合可智能推送研发人员所需知识,加快研发进程。同时,达观数据的知识管理系统结合 RPA 技术,能够高效处理如报表、订单等重复性任务。报告还介绍了 Agents 智能体通过自主感知企业环境变化,实现复杂决策执行,推动企业服务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为知识沉淀、研发优化和运营升级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及应用场景展望。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自动化系副主任鲁继文教授报告的主题是“可通用世界模型:进展与展望”,鲁继文教授回顾了世界模型作为人工智能研究热点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其在视频生成、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等领域的构建方法与技术,并详细探讨了可通用世界模型在文生视频、环境感知和视觉推理等任务中的广泛应用。报告还对世界模型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关键难点问题进行了展望,为相关领域的未来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兆翔教授报告的主题是:“世界仿真器:多种路径的汇聚和融合”,张兆翔教授指出,世界仿真器作为人工智能领域核心的使能技术,在衔接多态大模型、生成式大模型等新技术与具身智能、Agent等新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报告详细阐述了世界仿真器的重要价值与实现的可行性,探讨了实现这一技术的关键路线及团队的初步探索,并结合智能感知、智能驾驶、机器人、互联网操控、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展示了其在实际落地中的成效。最后,张兆翔教授对世界仿真器多路径技术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刻的讲解与展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童咏昕教授主持了青年论坛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文玲教授主持了前沿技术与应用论坛报告。

南京大学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高阳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杨琬琪副教授主持了优秀论文论坛。

智能服务专委会2024年度全体委员会议

2024年11月23日,智能服务专委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了2024年度全体委员工作会议。会议由专委会秘书长李洪波主持,专委会主任杜军平教授做年度工作报告,总结了专委会一年来举办的各类活动,并介绍了2025年工作计划。本次专委会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新增7名常委和37名委员。

来源 | 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编辑 | 赵旭

审核 | 张斌  张家伟

计信学工团委(第1838期)推送

三峡大学计信学院学工团委
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官方微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