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风采(27)| 郑康:心若向阳,无畏悲伤

文摘   2024-12-13 21:29   湖北  

个人简介

郑康

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推免院校:东南大学

专业排名:1/106

学分加权平均成绩:95.5

荣誉奖励

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学金兼三好学生、2023年长江电力奖学金、2024年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团员、优秀青年志愿者

学科竞赛

第六届“泰迪杯”数据分析A题全国一等奖、第六届“泰迪杯”数据分析B题全国二等奖、第十五届蓝桥杯Python国家二等奖、第十四届蓝桥杯C/C++国家三等奖、第十五届蓝桥杯python湖北赛区B组一等奖、第十四届蓝桥杯C/C++湖北赛区B组一等奖、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地区赛贰等奖、第十七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地区赛三等奖、2023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天梯赛湖北省团体二等奖、2024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天梯赛湖北省团体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北赛区三等奖






个人体会

来到大学,最不适应的就是生活方式和学习节奏。自己大一的时候就经常对比高中的学习方式,并不断改正自己在大学的学习方法。高中3年就准备了9门课程,反反复复来,一遍一遍过。但是大学一学期下来就有10门课左右,以前的方法不再适用,需要我们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快速学习的方式,并且我们不能再过分依赖课上老师的讲解,很多时候需要我们主动积极去挖掘。大学中的学习节奏很快,而且课程数量上远大于高中,能否快速适应大学快节奏、高挑战而且适合自己的方法很重要。我的个人习惯就是比较喜欢,每次期末复习完成之后,凭借自己脑子里面的印象去绘制思维导图,因为这里折射的就是我对这门课程的思维结晶。

这也只是第一步,这就好比我们将每一门课程的点点知识汇聚成一块“结晶”。但是单独散落在地上的宝石,可不是能主动堆叠成为宏伟的“黄金神殿”。在多门课程的积累下,我们要学会慢慢的去发掘不同课程之间相关之处,相似之处,找出他们关注角度的不同之处。这样,就能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做到融会贯通,一通百通的效果。课程知识会逐渐遗忘真的太正常不过了,只不过在一些时候、一些场景能否再次回忆你之前对于他的理解,或者说勾起另外一个全新的理解,这个才更为重要。

此外,大学里面有很多课程更加偏向于实践与动手能力,比如说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等等。所以,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要求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要带着自己的理解去学习,去动手实践。现在网上也有很多教程,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更要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新知识、新技术。“百炼成钢”、“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等诸多古先圣贤早就告诉过我们这个道理——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一个新知识点、一个新领域的感到很困难的时候,那个时候往往是我们最刚开始的时候,等我们慢慢的去熟悉、去实践,在自己咬牙坚持的学习之下,对这些东西的看法慢慢地就会发生变化,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成为自己冲击offer的那块“钢”!而且我们学院的其中一个特色便是“产教融合”,所以一定要多多实践,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

当然啦,大学里也不仅仅只包括学习,还有人际交往、生活等其他方面。这些都有待我们去深入探讨。总之,不要给自己设限,人生永无上限!所有成果都只是landmark,而不是peak。



来源 | 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编辑 | 魏佳燕

审核 | 张斌  张家伟

计信学工团委(第1845期)推送

三峡大学计信学院学工团委
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官方微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