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是基本的民生需求,“行有所达”凸显着百姓们便捷出行的幸福感、获得感。今天的新春走基层,记者来到长江安徽段凤仪江心洲,去体验一下方便当地百姓出行的免费水上“公交”。
清晨6点20分,晨雾还未从江面散去。一艘小型渡轮缓缓地离开位于长江南岸的池州渡口,顺江向着北岸的南洲渡口行进。船长胡昌友告诉记者,今年已经是他驾驶这趟航线的第20个年头。
渡轮船长 胡昌友
我每天早晨大概4点多钟就要起来。(记者:每天都开吗?)每天都开,过年只有初一不开。
渡轮去往的地方是铜陵市枞阳县的凤仪洲,对于这个四面环水的江心洲来说,渡轮是当地群众通往岛外的唯一交通工具。大约10分钟的航程,渡轮就在渡口靠了岸。尽管才刚刚6点半,但是岸边等待的群众已经排起了长队。这些箩筐里装的都是采摘的新鲜蔬菜和自家养殖的家禽。
江心洲菜农 杨月芹
我这里都是新鲜菠菜。(记者:你这除了菜,你这还有?)两只鹅。
过去渡轮单趟7块钱,来回就得14元。对于洲上的老百姓来说,出行的成本太高。做小本生意的菜农们更是望着江对岸的市场干着急。但是2019年以后,渡轮被纳入了政府的民生工程,行人以及两座以下的车辆乘坐渡轮实现了全免费。
渡轮船长 胡昌友
现在一分钱都不收。(记者:免费的)对,政府补贴的,(坐船的)人越来越多,没有什么事情就到城里玩玩,就是下碗面,他也到城里去下面去,懒得在家里烧饭了嘛。
凤仪洲在行政区划上属于铜陵市枞阳县,但从水路到池州仅仅不过10分钟。免费的渡轮不仅打通了群众去往最近城市的方便路,更是给岛上的菜农们提供了一条挣钱的新出路。
江心洲菜农
萝卜、白菜、豌豆、芝麻、鸡蛋。
(记者:你每天早上都到对面去卖菜吗?)对对对,都到城里去。在农村里头销路不大,不像城里头销路好。
我们跟随菜农来到距离渡口不远的临时路边菜市场,在这里,他们可以从上午7点一直自由售卖到10点。
池州市贵池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沿江中队 中队长 程浩然
针对于他们这种(情况)的话,(允许他们)在规定的区域内摆摊设点,也能保证他们给生活增加一点收入。
我们之前在渡口遇到的杨月芹老人,带来的菠菜被一抢而空,两只大鹅也卖了500多元,很快就挑着担子返程了。还有很多清早去江对面采购的村民也满载着年货坐上了返程的渡船。过去一个小时一班的渡轮,春节期间实现了按需开船,一天将近有30个班次。
江心洲菜农
很方便的,可能六点半过来的话,大概正常的话,八九点钟应该就可以回去了。政府还是实实在在为民考虑的。
铜陵市松阳县交通运输管理局 党组成员 吴国军
每年出行人数大概有65万(人次),江心洲老百姓都说以前还收费,现在大家都免费了,现在出行愿望也高了。
在民生政策的托举下,近两千名江心洲群众的生活半径变大了,但是遇到的问题却变少了。不论是江面上的渡轮,还是江对岸的定点临时菜市场,都为他们搭建了一个更自由更舒心的生活场景。而随着许多政务服务的事项实现了跨区域办理。过去需要花上一个多小时跑到县城办的事情,现在坐上免费的渡轮,10多分钟后就可以在江对岸的池州市办理。
池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指导科 科长 谢菲
在市县两级的大厅都分别开设了长三角一网通办的专窗,如果我们江心洲的一些百姓到这边过来办事,比如说身份证、驾驶证、相关的一些电子证照已经在全区域范围内实现了共享互认了。
努力把群众“小百分比”的急难愁盼办到“百分之百”,长江上的这艘免费“公交”,事虽小,情却深。在安徽省,2024年实施的十方面,共50项民生实事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惠及群众超过14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