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刚收到儿子中考成绩的短信,他考了625分。
这个分数虽然不算顶尖,但也足够让他进入心仪的重点高中。
三年的焦虑、挣扎和努力,似乎在这一刻都找到了答案。
思绪不由得飘回到三年前,那段为孩子学习问题焦虑不安的时光。
初一:补课开始的初衷
三年前,小明刚升初中。面对骤然增加的课业压力,他一时无法适应,成绩也不如预期。
作为家长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着“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咬咬牙为他报了数学、英语两门补习班。
一开始,效果似乎不错。小明每天放学后去补习班,周末也排得满满的。
我虽然心疼,但想着“苦一时、甜一世”,不断鼓励他坚持。然而,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
初二:成绩下滑的警钟
到了初二,小明的成绩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开始下滑。
他回家后经常抱怨补习班内容枯燥,学不到新东西,还时常熬夜写作业,情绪也变得敏感。
我感到不安,但心里仍抱着“再努力一下就好了”的希望。于是,我咬牙为他换了一对一的高端补课服务。
结果不但没有好转,小明的厌学情绪反而愈演愈烈。
他时常以“肚子疼”或“头痛”为由请假,甚至有一天哭着对我说:“妈妈,我真的学不下去了。”
反思:我们走错了方向
那天晚上,我坐在小明的床边,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
他告诉我:“补课的内容学校都学过了,但老师讲得太快,我根本来不及消化。而且补习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完全没有让我理解这些知识。”
听了他的话,我的内心如遭重击。
我一直以为补课是学习的良方,却忽视了孩子的真正需求。
小明的话让我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内在驱动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
我开始重新思考补课的意义。补课究竟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让孩子掌握知识,还是单纯为了提高分数?更重要的是,我有没有给小明留出自我成长的空间?
初三:寻找学习的平衡
痛定思痛后,我决定调整策略:
减少补课负担,只保留一门他自己认为需要加强的科目; 给他更多时间自己安排学习和休息; 尝试陪他找到学习的乐趣,而不是一味追求成绩。
我们一起制定了学习计划,把重点放在课堂效率和自我复习上。
为了让他更好地理解知识,我带着他做了一些动手实验,比如用小实验理解物理原理,或者通过查资料解决历史难题。
慢慢地,我发现小明的状态在变化。他开始主动向老师提问,课后会花时间整理笔记,有时还会兴奋地向我分享他的“新发现”。
虽然成绩的提升并不是立竿见影,但他的学习兴趣逐渐恢复了。
中考:一份意料之中的答卷
中考前夕,小明对我说:“妈妈,不管成绩怎样,我已经尽力了。”这句话让我深感欣慰,因为他终于不再把考试看成一场负担,而是看成一次挑战。
当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终于明白:补课不是学习的万能药。
它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但绝不能代替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真正的学习,是孩子从内心出发,愿意去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后记
这三年,我和儿子一起经历了焦虑、迷茫、反思和成长。
中考的625分,不只是一个数字,它更是我们家庭教育转变的证明。
补课有没有用?答案是:有,但要用得恰到好处。
只有当补课成为孩子学习的助推器,而不是负担时,它才有意义。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爱上学习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