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民国史不能不写江苏,
写江苏不能不写韩国钧。”
《民族抗战之楷模——全国书画名家纪念韩国钧作品展》目前正在我馆展出。展览汇集各方名家纪念韩国钧先生之作,现挑选其中梅兰,松菊,花鸟、隶、行作品,分三期加以释读,以飨各位观众。
韩国钧(1867-1942),海安人,字紫石。民国政要,与康有为、梁启超、张謇、黄炎培等众多仁人志士多有交往。熊月之评紫石先生“大变动时代的明白人,旧士绅中走出的新官僚,中华文化孕育的真豪杰。”
(杜重划人物立轴 局部)
梅、兰、竹、菊是中国文人画的常见意象,代表傲、幽、坚、淡四种品质,被称为“四君子”。将自然景物之特征来比附人的道德情操,是儒家美学一大特点,这种手法称为“比德”。潘天寿言“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王板哉、于希宁以兰、菊为象,意在表现紫石先生晚年辞官乡居,不问官场,却仍心系实业和公益,奔走呼吁一致抗日之大义情节。
王板哉兰石立轴图
立轴细部 印文
【质地】纸
【释文】其坚如石
馨如兰芝
【款】丙寅冬山左王板哉年八十于扬州
【印】山左布衣(白文)
板哉画印(朱文)
此幅呈对角线构图,画面右上角处以湿笔晕染出山石,一浓一淡,具有纵深之感,山石上偶有皴擦,体现出质感。山石上生兰花,兰叶用干笔撇出,以书法用笔绘兰叶,有飞白出现,线条灵动有力,极具质感,其间以淡墨点厾出花朵,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一湿一干,一染一写,对比强烈,极具看头。此图全部视觉焦点集中在右上方,但避免画面左下角太空,画家便在左下角出绘灵芝和石草。石、草以湿笔绘出,灵芝盖施以浅绛色,增加了颜色的丰富性。全图以水撞墨为主,将墨色的多样性充分表现出来,浓淡相宜,造型准确,水墨相得益彰,极具文人气。
王板哉(1906-1994),出生于山东涛雒。号语讷,又号半呆、半憨。其作品构成简约,水墨淋漓,出笔于练富有弹性,敷色恬淡底蕴深厚。生前为北京齐白石艺术开发中心副主席兼函授学院名誉教授、扬州市清代扬州画派研究会顾问、日照市书画院名誉院长等。
于希宁梅花立轴
立轴局部 释文
立轴细部 印文
【释文】铁骨立风雪
幽香透国魂
【款】一九八六年冬为联合抗日座谈会会址作 于希宁于历下
【印】自强不息(白文)
希宁(朱文)
山左老于 (白文)
此幅绘墨梅,树干从右下斜出,树之穿插,偃仰向背,看似不经意,实则布局巧妙。树干、枝丫用墨渲染,挥毫简略,偶有干擦,得其质感。树干一浓一淡,具有纵深之感。梅花不着色,圈白花头,气骨高雅。梅花以淡绿色加水点染背景,突出主体,足见其创新。整幅画作用墨精彩,墨洒淋漓,酣畅聚下,气韵十足。
于希宁(1913-2007),出生于山东潍坊。原名桂义,字希宁,别署平寿外史、鲁根、管龛、梅痴,斋号“劲松寒梅之居”。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名誉主席,山东艺术学院名誉院长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于家世代以翰墨著称,诗文歌赋传名于后世者,不乏其人。
书以明志,画以咏怀。斯人已去,精神永存。翰墨丹青陈列于此,静待各位莅临,共同缅怀韩国钧先生,纪念一个时代的铮铮铁骨。
展览展期:2024年9月15日-10月20日
欢迎大家前来观展!
-THE END-
图文丨陈列展览部
编辑丨卢昱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