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阳谷 | 赵传彪:支撑半个天的两个女人

文摘   文化   2024-11-09 00:00   山东  



东昌文学


支撑半个天的两个女人

赵传彪/山东阳谷


一家人的幸福来自于一家人的和睦一家人的快乐源自于一家人的和悦。母亲刚刚过了八十四岁生日走过了八十四个春夏秋冬我们家也有了生活的飞跃和成长的腾达走到了工作无虑生活无忧身体无疾的鼎盛时代保持和兴旺这种势头需要独当一面的担当需要密不可分的亲情需要坦诚无暇的真诚。古人说诚者不自欺也。不欺骗自己也不谎骗别人诚实一辈子修善成德以德养仁厚泽往先幼辈传承祖先恩德。仔细想来我们之所以能走到现在与祖辈的劳作和辛楚是分不开的与奶奶的操劳和父母的经营是分不开的。无论多大年纪处于什么位置感恩是要铭记在心并践行于日常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牢记长辈的好长辈的苦长辈的付出和照顾足以让每个人感恩戴德一辈子。把不如意当成日子过就是在同事间也是行不通的学不会这些永远不会给家兴业旺添分。一辈一辈的过一代一代的活没有多少个好日子因为谁都没有离开亲人去独当一面的本事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都是亲人在为自己祈福都是亲人在最困难时不离不弃不遗余力地帮衬资助。除此之外其他与己都毫不相干。

 

在我的记忆里奶奶是最勤劳的。她也是爷爷姊妹兄弟八人等一大家子的主心骨为了这个家族她从三十岁不到就带着父亲、姑姑照顾着爷爷的弟弟和他们的后辈一干就是六十多年直到离世都是殷殷嘱托不忘家人。奶奶走后更多的重担落在了母亲肩上院里的爷爷奶奶们相继去世和父母平辈的叔叔婶子们又立灶成家十几口人家两大胡同足足几十口子人吃饭穿衣生老病死婆家的、娘家的、自己的天天少不了的人情世故、婚丧嫁娶从头到尾都由母亲去周全、去打理、去协调、去劝和唯系着这一大家子人家的度日和过活风风雨雨几十年中间就没有间断过。弹指一挥间母亲也到了耄耋之年这个年龄的她让谁说都不像八十多岁的人每天一万多步的走动收拾家务打扫卫生洗衣做饭跑银行、领工资样样都是亲力亲为浑身有使不完得劲家里收拾的也是井井有条一尘不染。就在前年的偶然一次跌倒骨折才检查出身体出了毛病直到现在带病两年多是全家人的细心照料和无微不至的治疗病情才趋于稳定只是家里的事务她再也不管不问用她的话说这叫是理不争是气不生是事不听全然与自己毫无相干再也没有往日的那种心直口快的演说、张嘴就来的思维、事事明目的记性。

奶奶是大家的主心骨。自从奶奶从范庄嫁到赵王楼村赵范氏就成了奶奶的姓名。一个旧社会才有的名字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符号。搁在现在这不是名字充其量是一个记号一个多少年都不可能用一次的记号。就是这个记号跟着奶奶一辈子不离不弃无论是劳动记工分还是补助签字按手印用得最多的就是这三个字赵范氏。虽然她老人家离世已经多年但时常让我牵挂于心、梦里相见。每当想起她的音容笑貌心中就会充满许多遗憾泪流满面。尽管当时家里的条件不算富裕兄弟几个也是尽心尽孝还是感觉让她带着一些遗憾走了走的不安心不放心让我们悔恨不已。前几天父亲又提起了他的母亲我的奶奶这也是父亲和我单独说起奶奶和母亲最多的话时间也最长回忆也最多感动也最深也是我们父子两个怀念过去在乎现在惦念未来的第一次谈心。父亲动情的谈起了他的儿时、上班后的家境和奶奶对他们那一辈的关怀提起了在世时他对他母亲的日常疏忽和卧床不起时的照顾不周说起了对老人的关心不够提起在他的记忆里自己的娘生存的多么艰难和几十年拉家带口的辛酸在他嘴里第一次说出了奶奶是伟大的母亲是伟大的这样的赞美和由衷发自于内心深处没有半点虚假和水分。第一次这样的谈话又把我的思绪拉回了从前拉到了几十年的那个过去那个和老人在农村一起同吃同住的日日夜夜。带着一腔的回忆和伤感伴随着酷暑难耐的热浪我失眠了。我也努力的使劲往前想从朦胧记事想起回忆在我的记忆中奶奶和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让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顺着父亲给我的提醒和思路我便再次萌生出对奶奶的深深哀思对母亲的无微眷恋。仔细想来父亲用伟大形容她们是最合适的也是恰如其分当之无愧的。奶奶是伟大的、无私的、操劳的、寂寞的她的伟大正在于笃定信念一心一意操持这个家为了大家过好自己含辛茹苦忍受寂寞孤苦伶仃生活一辈子她的伟大正在于顾大家舍小家一心一意为别人着想把爷爷的兄弟姐妹视为己出无微不至的照顾始终如一没有退却。她的伟大正在于把对于爷爷的忠贞不二埋在心底里把对爷爷的思念化作生活的孜孜不倦和任劳任怨一人干着两人的活经常说爷爷不在家她要把爷爷该干的干出来不能让别人说闲话而却没把爷爷该得的那一份得到手。她的伟大正在于她对婚姻大事看做是比天还大的事年轻守寡拉家带口不辞辛苦默默无闻守妇道弘仁道奔大道带领一家人往前走。正是因为这所以奶奶在十里八乡所有认识的人当中最得人心只要认识她的人没有不挑大拇指称赞的。母亲又是一个这样的人为人付出孝敬老人照顾家庭不辞辛苦的人。母亲是辛勤的、认真的、周全的、利他的也是伟大的。母亲伟大在于教书育人全为他人在于侍奉老人不遗余力在于周全关系舍己为人在于勤勉努力不离不弃在于不怕吃苦不畏艰辛。过去的记忆最真实。说起奶奶我最早的记忆还是在王楼老家住着的时候那是我上小学的年纪。我们兄弟三个还小父母上班早走晚归没时间顾及家务所有家里家外都落在奶奶一人身上。爷爷是在父亲、姑姑还不懂事时出门就再也没有回来。听父亲讲当时正赶上八路军备战扩军村里为示公平采取抓阄定人员参军报名。当时论年龄、论长幼应该由大爷爷去但论文化爷爷是最有资格的人。那时候村里上起学、学到底的人少之又少当时有士绪叔的父亲学方哥的父亲西院的三爷爷等不足几个人顽强的走到高小。听上年纪的人说有文化比没文化强出去能独当一面识问撰字的不容易被人欺骗有文化去外面闯荡好应酬少吃亏。正因如此结果大爷爷抓中的阄让给了爷爷这一让就是一辈子爷爷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同去的八人七个都回来了只有爷爷一个人不知是福是祸至今杳无音信。爷爷在家排行老二上面一个哥哥就是大爷爷下面还有三爷爷四爷爷五爷爷六爷爷还有两个姑奶奶也许都没有文化他们在农村一辈辈生存生存了一辈子直到落叶归根。奶奶应该是最早嫁到赵家的当时时兴大伙房一大家人在一起吃饭干活奶奶作为主妇自然就成了伙房的主人起早贪黑一日三餐做饭打柴、烧火洗衣样样俱全。直到后来大奶奶、三奶奶相继进了家门家里的活才有些分担。之前就指望奶奶一个人。当时不比现在全家老少在一个锅里吃洗洗涮涮、缝缝补补没人替做早晚就是自己做。从早到晚一天需要磨三十多斤的杂面从磨面到和面再蒸馒头刷锅洗碗一天三顿照顾这几十口的一大家子以至于后来身体落下了腰疼病根带了一辈子对爷爷的牵挂和念想全都抛到脑后。做饭必须有面。地里闹饥荒颗粒不收也属于正常吃糠咽菜有上顿没下顿也是家常便饭。有时按人头分大人多得小孩少得有时按干活多少领馒头没有生产能力的就分不到口粮挨饿是经常的。听奶奶说过她每天收拾完总要等到最后没人时捡点剩下的剩饭剩菜自己不舍得吃带回家给父亲和姑姑充饥以至于父亲姑姑没被饿死逃过了最艰难的那个年份。再后来爷爷兄弟几个成家的成家分家的分家各自立火单过各自搬出了大伙房。分家时大家里仍还有十七八口人还是奶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去磨坊使唤耕牛拉磨磨面养家糊口。那是填饱肚子是最大的奢望活下来是最大的幸福。这种局面一直坚持了很多年爷爷哥六个五个都成了家最后剩下一个六爷爷因为他最小个头又矮没有能耐奶奶就成了他的依靠甚至奶奶把这个小叔子当做儿子待直到后来六奶奶进了家门才算组成一个家。六奶奶有眼疾看人模糊又不会生育整天闹着不过了是后来母亲一再劝说添衣送粮甚至把家里唯一自行车、缝纫机都承诺给她才勉强留下来。再后来又张罗着给他们领养了孩子就是现在生活在寿张西街的姑姑生活才安顿下来。爷爷是奶奶的一块心病。也成了我们一家人的一个牵挂成了全村人不解的一个迷。奶奶很少提及这些提及爷爷的当时。尽管没说过看得出来她每时每刻都在期盼爷爷出现在家人面前尤其是在骨折后那几年一个人独自坐在大门口一等就是一整天从天黑等到天亮从天亮熬到天黑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等的是爷爷的音信等的是全家人的平安。一直到最后弥留之际她说爷爷骑着大白马来接她了这话正好与在安徽亳州见过爷爷骑马带兵的人说的情景一模一样也许这就是灵感在最后的时候把自己心中的迷看得通透从此再没有在世的眷顾。为了寻觅爷爷的音信我和母亲跑遍了阳谷多个村庄只要听说哪里从台湾来了人我们立马带着礼物去拜访询问因为那个时候一门心思认为爷爷还活着又加上他有文化还有人说他骑马带兵认定就是已经有官职的。直到最后一次在西湖辛庄村有个台湾人回来探亲我和母亲一早去家说起爷爷那人异常兴奋说有这个人他在台北市是一个不小的官职因为每年阳谷籍的老乡有个见面会他参加过并且是以军人的身份出现的。当时听到这我和母亲都泪流满面总算有了下落我们把爷爷的情况详细写好并给人家几百元钱费用让他回去帮忙给联系一下必要时在报纸上刊登一个寻人启事争取最快能有回音。回到家我们没有把这事详细给奶奶说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说人家愿意帮忙打听打听。唯恐让奶奶失望。盼星星盼月亮煎熬和欲望祈祷和祝福结果这个人回去不久就离世了从此信息中断了就再也没有联系到其他人。算起来爷爷就是在台湾又有文化离家时一大家子人家妻儿老小都在即便有些不得已出现什么变故他也会想尽办法和家里联系的我们还是倾向爷爷不在人世了或许牺牲在那个战役中壮烈了英雄了。就是抱着这种心理直到现在心里才着实有些欣慰也能接受这个现实可奶奶是抱着能活着见一面的希望走的她不甘心是因为她心里从来就没放下过祝福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安好。奶奶的一生是出力的一生劳累的一生操心的一生。这是父亲那天谈话时说的。这话是他的心里话也是他这些年悟出的感受。奶奶在她的娘家就是老大兄弟姐妹五个奶奶的母亲有眼疾双目失明她要照顾着一大家子人家度过艰难的每一天也要带领一家人坚定的往前走、活下去家务农活更不比说。随着时间推移爷爷留给我们的也只有思念和牵挂没有一点可寻的影子。只有在阳谷鲁西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内烈士墙上清晰可见到爷爷的名字赵明清三个字每当凝视着这三个字好伟大好幸福好激动仿佛他从墙里走了出来就站在我们面前音容笑貌犹如现实一般。再后来我们家的大门上就有了一块政府发放的牌匾上面刻着四个大字光荣之家。奶奶也从此每月从之初能领60元到后来每月能领120元不等的抚恤金这也算是对奶奶、对全家的一点慰藉国家对爷爷的一个认可吧。奶奶的平生自己节俭对人大方。奶奶的钱不多屈指可数。平日里她把所有的一点现金整理整整齐齐每月的抚恤金加上我们每年孝敬她的零花钱足足超过一千多。她没有安放处也不能去银行唯一放心的就是被褥下面枕头底下。每当揭开被褥上面摆满了钱各种币值不等从一分毛票到百元大票分门别类一一摆成一行有时又会把这些现金用线绳捆好放在枕头下面。不管谁去家都会小心翼翼的掀开枕头拿出几张分散给孩子们。施舍最多的还是年终压岁钱每次给她拿点新票她都会同等份拿出旧票以旧换新才行。她的弟弟妹妹去家也是不遗余力尽力而为。就是到了后来对成家立业始终都没有走出农村的她的弟弟和妹妹奶奶也是尽全力接济帮助。每次她的弟弟妹妹来家奶奶总是要拿出手绢包着的现金数出几张十元票递给他们亲情的双手攥在一起四目对视泪流满面一阵子。奶奶是一个菩萨。家北的明忠大爷爷生前说过一句话让我铭记在心。她说你奶奶就是一尊佛一个菩萨一个院里的人没有没得到过她的好处的。当时没有琢磨透这话的道理现在回想起来一点都不夸张。我们家在王楼村的正中间门口一个歪把子杨柳树记不得是啥时候栽的树干都已经枯萎在它的顶端倔强的发出几股新芽儿每年都会添枝散叶慢慢的又成了一片绿荫上年纪的人都好聚集在这里拉拉家常消磨时间。就是村里大队上每天出工计分情况也是在我们家门口的砖墙上定时张贴公布。所以打听信息、了解情况、查看自己的收入的人都要去这里因为这里最有人气。有时我们几个成了他们的眼睛因为大多人都不识字这是当时的条件所限没有钱供养孩子读书。这样看来爷爷当时能读到高小程度实属不易更彰显出他的父辈对知识的渴求和向往。既然是村里的中心那也就成了众人停脚歇步的好去处补锅修鞋的锯盆锯碗的敲锣换糖的也都会在这里停一停靠一靠拉拉家常。最多的要属卖豆腐的当时卖豆腐都是自家磨豆自家出浆自家出豆腐外出卖每次卖豆腐的都会把土车停靠在树身上把手中的木钟敲得梆梆响直到奶奶端着黄豆出来换上一块豆腐才肯罢休。所以当时吃顿豆腐是我们盼望的改善伙食的好时候。过去的农村没有通电一到傍晚漆黑一片有时伸手不见五指。自然孩子大人都没有去处只有听见狗叫声黄鼠狼偷鸡撕咬声。那是的娱乐就是等个说书的唱戏的来村里唱上两晚上。沿街串村的盲人也是生活所迫丧失生活能力不能坐以待毙只能沿街乞讨自然也就成了全村人一种期待一个奢望。等着盲人说书消磨时间。盲人都是当天晚上来村的晚饭要等村里人接济饭后再说唱第二天早上再在村里得到一顿早饭有送干粮的中午饭就解决了晚上仍是这样轮回三顿饭。每次到饭顿时间奶奶第一个会把饭送去。家里新蒸的馒头自己都不舍得盛满碗的面条都会毫不犹豫的送给说书人后来说书的都相互传信说到王楼村能吃上白面条以至于后来在我们村听书格外比邻村人数要多得多奶奶的慈善也远近闻名。过路的歇脚的要碗水喝要个馍吃都会得到满足。奶奶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为家族、为延续、为健康、为和谐、为家人只讲付出不求任何回报。五爷爷去世得早五奶奶又走了一家生儿育女生活倒还过得去。只是当时留下一儿一女没人照顾奶奶理所当然的把叔和姑接到了我们家从此我们家的饭桌上又多了两副碗筷。当时叔和姑还小没有劳动能力多了两张嘴自然家里的口粮就不够吃的奶奶和母亲没白没黑的干活除了地里奶奶一人的三亩地收获些粮食外喂猪、养羊、养鸡养鹅样样不比别人家少割草打药锄地打麦收秋耕种事事不比别人家差就是为了一家人能填饱肚子。要强的性格处处得走在全村人的前头从来没有落后过。左邻右舍谁家婚丧嫁娶家什随便借用没有半句怨言。就是后来搬出农村后在学校住的那几年邻居家的那个小子基本没有开火过顿顿奶奶都招呼着他们一家四口一块吃有时作为坐上宾好吃好喝不拘小节从小看大视如己出一路关心他们的成长甚至要比我们兄弟三个加起来都要多直到最后演变成农夫和蛇的故事现实版喂出来一只白眼狼。就是这样奶奶、母亲、父亲也没说过人家一句孬话心地善良天地宽积福厚德之举永传也许这就是大富大贵之身吧。奶奶是闲不住的人。过去吃饭靠天穿衣靠省。微薄的父母工资也刚够补给上半月时常出现半月吃馒头半月吃窝头的光景。在我记忆中种植棉花那几年还是有些收入的打药逮虫打叉拾棉卖棉家家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家自然没有这份田地只有零散的种点地收点棉花有时舍不得卖就去弹棉花做成絮状棉纺成线子兑上染料织成布做衣服。从拾棉到成品布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奶奶都是亲力亲为夜晚纺棉白天织布周而复始不知疲倦。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把棉花弹好一层层叠在一起像揭饼子一样层次分明然后再用高粱杆当轴挫成一尺长短、麻花粗细的棉布几一摞摞放在棉车子旁边每天饭后天色已晚我们几个头朝外一字排开入睡后奶奶都会起来在微弱的煤油灯花下纺棉花。棉轴在她的手里迅速变成一根根细线自然的绕在定子上然后再把几个定子上的线合股缠到络子上再然后把络子放到织布机下面才开始了正式织布程序。织布机的声音很大咣当咣当声传的很远夜深人静时就像打更人的打更声。唆子左右穿飞布也慢慢延伸半个月的功夫就会形成一大轴白布来。在村里奶奶是有名的纺染织能手以至于左邻右舍的人都愿意和奶奶合作来我们家织布染布晾晒成品。奶奶从来不把正机头、了机头留给自家那是一批布中的首和尾是裁剪时不计数的余头布谁得了就是多得的所以奶奶从来不沾这个光。她就是这样白天忙在地里晚上忙于织布打发时间。活能找人替可心里的寂寞没人替、没处说只有拼命的干活才能排挤她内心的痛苦和心酸。父亲说奶奶平生是一手牵着大家一手管着小家过来的。论当时的光景谁家能供养孩子去读书奶奶开明省吃俭用也要让父亲读书在她的内心深处只有读书才能过上好日子才能有本事出去挣钱才能养家糊口。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她的内心强大把这一大家子带出去。有饭吃有衣穿有福享。奶奶的娘家在王楼村正南二十里一个几百口人家的农村。在娘家奶奶兄弟姐妹多排行老大不但要照顾老人还要照顾弟弟妹妹也是一家重担一人挑没有一点帮手。直到后来她的弟弟妹妹相继去世也都没过上幸福生活条件也没得到彻底改善好在她的侄子侄女以及这些人的后代争气奋斗努力各家也都有了不错的归宿有了自己的家业和过活的生计每每和她娘家人说起奶奶他们也都是流泪痛心为有一位这样的老人而自豪光荣。

 

奶奶活到八十三岁带着一些对我们的遗憾。我们祈福她在天之灵安详自然无忧无虑。

 

母亲和奶奶一样把个家支撑的井井有条。奶奶去世后家里的一切全落在了母亲身上。母亲是一个要强的人为了照看孙子早早办理了退休手续专心照顾一家人。母亲的过去是心酸了贫苦的。用父亲的话说她的过去也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她的举动很伟大没有她的辛勤付出我们这个家不会有现在这种光鲜。母亲姐妹三个排行老三两个姐姐一个在农村一个在东北都是为了吃上饭饿不死而背井离乡的。我记得姥娘一个弱小身材的老人嘴里不停的念叨着数落着没完没了。姥娘精神上有些问题问题来自于姥爷。我们都没见过姥爷像没见过爷爷一样后来才知道姥爷还有一家姥娘。他是一个标致的男人个子高长得也好。正因为这样他不愿出力在村里一富家当管家久而久之养成了游手好闲的毛病时常不回家家里的事不管不问也不接济生活姥娘也因此气疯了精神上留下了病根。母亲是师范专科毕业那个时候那样的家境那样的条件能师范毕业现在也是不可思议。一边惦记着有病的姥娘一边还要完成学业真是极不容易。母亲说她去聊城上学都是步行去步行回的一整天的功夫。没有路只有一手拐杖一手干粮深一脚浅一脚的摸索前行不知赶过多少夜路不知淌过多少河流两头顶着星星走一头披着月亮行。有多少回回到家还要四处寻找有病的姥娘最后都是每一次在水坑沿上找到棉衣棉裤浸泡在水里浑身泥泞不堪半夜里洗漱停当再把姥娘安顿好再回学校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后来姥娘就住进了王楼我们家奶奶姥娘促膝相伴又是奶奶前前后后的帮助母亲照料姥娘直到去世。母亲对姥娘是眷恋的是思念的每次陪伴母亲去姥娘坟前烧纸母亲都会念叨一番有嘱咐有安慰有提醒有祝福祈祷姥娘在天之灵保佑我们福祉同乐健康平安。

  

母亲一手托家一手托学业。母亲年轻时一边守着一个疯姥娘一边看着一个不守家的姥爷大姨二姨出门在外全靠她一个人守着老人没有上学的条件也该不着上学该不着能够走出师范学院的校门。和同龄人相比在农村种地唯系生存就是一种奢望何况一走一个多月家里音信全无姥娘是死是活都不知道。惦念中掺杂着无奈寂寥中夹杂着牵挂左右为难没有一个人去商量没有一个人来帮衬全凭一个人做主。后来毕业就业在我们邻村教书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风雨兼程。最不能忘怀的是母亲把爷爷兄弟的孩子和父亲平辈的叔叔们一个个张罗娶妻生子成家立业。爷爷们离世都没有给叔叔们留下什么家业只有一家几口等米下锅的嘴一穷二白的家里家家都是四壁空空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子更别提屋里的家具了。当时娶媳妇必须有三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在我记忆中全村就我们一家有辆自行车那辆自行车后来成了全村迎娶新娘的婚车主车缝纫机也是从这家搬到那家充当他们每家的嫁妆让媒人看看捡着好的说目的就是把媒说成。就这样几个婶子相继嫁到了叔叔家婚前的说辞也成了后来的把柄滋生出一些抱怨和不满来。但无论如何叔叔们都有了自己的家没有一个落下光棍的这就是大富大贵这是母亲的功劳是用母亲的能说能跑换来的。还有就是母亲在校时争取教师名额让后院的婶子现在每月能领超出母亲一倍多工资来的机会脱贫致富成了村里的幸福户后辈相继认准了学习路本科、硕士、博士样样占全我想这些幸福生活里都有母亲的一份功劳。如果没有当初的争取和执着哪有今天的什么局长、什么科长的根本提不上台面。吃水不忘挖井人但凡有一点良知都会记住母亲的好记住那个年代母亲为之一争的拼搏和努力。

作者简介: 赵传彪,退休干部。业余时间酷爱写作,热爱生活,在聊城日报等报刊杂志刊发文学、杂文等百余篇。


东昌文学编辑部


顾问:(排名不分先后)刘广涛  孙龙翔  张桂林  


主编:田学敏


执行主编:王秀英


编辑:张明霞  李少华



《东昌文学》发稿注意事项:


1.文章投稿直接粘贴就可,有喜欢用附件投稿的,请再直接粘贴出来。

2.信息(作者简介和照片等) 不全的和有明显错误(错字,标点,逻辑不合理)的不发表。

3.违反国家政策和有负能量的作品,大家一致通过影响平台声誉的稿件不发。

4.不接受重新发表及二次修改稿。

5.为展示诗人朋友风采,各位给《东昌文学》投稿的作者,如果您喜欢朗诵,擅长朗诵,那么,下次投稿时,除了原创首发的文稿,还可以附上MP3版文稿朗诵的音  频(也可以请朋友朗诵)。《东昌文学》平台将择优录用。

6.《东昌文学》微信平台主办方为东昌府区作家协会,线下有纸媒会刊《东昌府文艺》支撑,是《东昌府文艺》的主要选稿基地。

7.本平台现代诗、古体诗、散文、小说均可投稿,每次投3至5首;诗歌评论类每篇千字左右。

8.《东昌文学》原创平台投稿者请务必关注本公众号,以便联系。平台按投稿先后顺序择优用稿。文责自负。已被其他平台原创保护的作品切勿再投。

9.因业余时间编辑平台,时间、精力有限,请作者自行校对。三周内未被采用可自行处理。同一稿件两月内勿重投,不按要求和多次重投的不予采纳。

10.《东昌文学》投稿邮箱:dongchangwenxue@163.com。《东昌文学》微信公众平台号:dongchangwenxue。

11.东昌文学微信平台图片大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自行删除。


稿酬:

1.赏金60%左右支付作者稿酬,其余用于平台维护等(低于10元不发放)。

2.每两周发放一次稿酬。


特别提醒:【  好稿发头条 】


东昌文学
精彩无限


本期编辑:张明霞



东昌文学
诗歌展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