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收官!国庆假期榆林文旅“热”力十足~

文化   2024-10-09 16:52   陕西  


2024年国庆假期,榆林市接待国内游客314.28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总花费18.84亿元向外界展示了一个“网红”城市的优异成绩单。榆林变了,越来越“火”了。跻身国庆“爆款”文旅城市,榆林为什么“能”?非遗游、古城游、文博游、乡村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成为“流量密码”所在。
国庆节假期,榆林以“文化+景区”为载体,整合优质资源,优化文旅服务,积极打造文旅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为市民游客提供了国庆假期新去处新玩法新体验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商业利用和传承保护,走出了一条传统与时尚交融、农文旅融合的发展之路,拉动榆林文旅市场人气热度持续攀升,“圈粉”更“圈心”
01
红色文旅唱主角,“火”起来,“红”下去

今年国庆正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许多游客选择探访革命旧址、参观历史纪念馆,米脂县杨家沟革命旧址、绥德县郝家桥景区等地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持续推动红色旅游景区升级、业态上新,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红色旅游“热”起来

文化活化:红色文化焕发新生。杨家沟革命旧址景区在今年国庆期间推出了多项特色文化活动,包括精品戏剧展演、传统陕北说书、陕北民歌专场等。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陕北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通过文化活化的方式,景区成功地让红色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承创新:红色文化的时代意义。红色文化旅游不仅是一种文化体验,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此次国庆期间,郝家桥村举办的“红色山村感党恩,盛世之约展风采”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文化生活,还带动了当地的旅游消费。

情感共鸣:游客与历史对话。除了传统的文化表演,景区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体验馆放映《好受苦人》电影,使红色文化更加生动鲜活地展现在游客面前。影片通过讲述上世纪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郝家桥村的劳动英雄刘玉厚的故事,展现了当时农民在艰苦条件下努力奋斗的精神面貌,激励着新一代人继续前行。这种情感共鸣是红色文化旅游的核心价值所在。

图源:郝家桥景区

文旅融合:文化与旅游的完美结合。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对于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美术作品展览还是红色影院,都旨在让游客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牺牲。文旅融合的模式增强了人们的爱国情怀,激发了大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榆林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地区之一,其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近年来,随着政府对红色旅游的支持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在国庆期间参观革命旧址,学习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游览中感悟榜样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02
深度文化游“圈粉”更“圈心”
让文化“被看见”、旅游“被记住”

“人文交融 国风劲吹”,国庆假期“文化游”内涵不断丰富,“打卡游”变“深度游”,让假期过出“文艺范儿”。今年国庆假期,榆林市将“传统”与“跨界”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出圈”,各文博场馆、文化景区人气高涨。沿黄公路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博物馆里络绎不绝的人群,乡音唱响波罗古堡,从参观文博场馆到探索古村古镇,从非遗火壶到五省非遗展演,游客沉浸在丰富的文化氛围中。


榆林古城举办的“相约榆林·对话古城”五省非遗庆国庆活动,不仅为游客献上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还通过多种互动形式加深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麻黄梁“十一国潮·秋韵游园会”则以一种更加年轻化、时尚化的方式展现传统文化,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参与其中。


米脂县“非遗进景区”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结合,通过现场表演、手工艺品制作展示等方式,让游客亲身体验到了陕北民歌、剪纸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佳县赤牛坬村以其深厚的黄土文化和丰富的民俗资源而闻名,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和民间艺术展示活动,向外界展示了其独特的民俗魅力,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神木高家堡的沉浸式演绎以及火壶表演、清涧人生影视城“火”热非凡……


图源:神木文旅集团

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无旅不文,无文不旅”。一方面,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到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在榆林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黄河文化、长城文化、黄土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构成了独有的文化景观。通过将这些文化遗产与旅游活动紧密结合,创造性地融合二者的优势,不仅能够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深度文化游的机会,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达到1+1>2的效果

03
影视+文旅,从“电视剧+”到“微短剧+”
新“搭子”双向赋能


因为一部剧,奔赴一座城。近年来,在电视剧和电影等影视作品的流量效应口碑效应以及长尾效应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多的游客因为某部影视作品而专程前往拍摄地旅游。这种“影视+文旅”的双向融合,不仅让游客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深入体验当地的文化与风情,在旅行中寻找情感共鸣与文化韵味,也促使旅游目的地不断创新。
旅游目的地通过深挖文化内涵、优化服务内容、丰富产品供给,将影视作品的热播与演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科技及日常生活有机结合,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和舒适的文化旅游体验。这一过程中,旅游目的地成功地将短暂的“流量”转化为持久的“留量”,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双赢局面。

图源:清涧文投


电视剧《人生》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真实的生活场景赢得了广泛的好评,许多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被剧中展现的清涧县独特风光和人文景观所吸引。国庆期间,不少游客怀着对剧中人物和场景的向往,踏上了“因为一部剧,奔赴一座城”的“人生之旅”。人生影视城作为《人生》的主要取景地之一,充分利用了这一契机,举行了一系列丰富的文旅活动。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剧中的故事氛围,还能深入了解清涧县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变迁。

佳县作为红枣之乡,以其独特的红枣资源和传统戏剧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9月5日,微短剧《黄河岸边是我家》拍摄开机仪式在佳县木头峪镇举行。该微短剧以北京知青高建国来佳县泥河沟插队落户为背景,以高建国与救命恩人武枣花在佳县黄河岸边发生的一系列的情感故事为切入点,将佳县文旅元素在微短剧中充分应用融合,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助力讲好佳县故事。

微短剧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元素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并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在短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通过互联网平台迅速传播,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需求。这种新颖的形式不仅能够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还能激发他们对旅游的兴趣,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将微短剧融入旅游宣传中,可以有效地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图源:唱响东方红视频号


国庆假期,黄河岸边,一颗颗红枣挂满枝头,不仅丰富了游客的视觉体验,也让大家品尝到了地道的红枣美味,还可以观赏精彩的演出。这种结合了自然美景与人文艺术的旅游模式,既满足了现代人对于个性化体验的需求,又有效地宣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

近年来,以文旅为主题的微短剧成为了旅游业的新亮点。通过这种“影视+文旅”的融合模式,榆林将影视作品的热度转化为旅游产业的动力,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双重繁荣。游客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情感共鸣,体验到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文化气息。这种深度的文化旅游体验,正是“因为一部剧,奔赴一座城”背后最真实、最动人的写照。

04
“村趣”无限
从旅行到生活,打好“乡愁”王炸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旅行的需求已经从单纯的观光转向了更加注重体验与休闲的微度假模式。国庆黄金周期间,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避开拥挤的城市景点,转而寻找那些能够提供轻松惬意、个性化体验的乡村度假地。这种从人流集中向分散享受型转变的趋势,使得“微度假旅行”成为了新的时尚,而乡村民宿、露营地以及乡村度假游成为了国庆假期文旅大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度假:享受慢生活的乐趣。微度假旅行强调的是放松身心,享受慢生活的乐趣。相比起传统的旅游方式,微度假更注重旅行的质量而非数量。游客不再追求在有限的时间内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而是倾向于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地方停留较长时间,深入体验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这种模式不仅减轻了旅途中的疲劳,还能够让游客有更多机会与当地居民交流,感受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乡村民宿作为微度假的重要载体,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服务理念吸引了大批游客。佳县木头峪星空民宿、枣林民宿、古院民宿、听涛民宿……多种多样的诗意民宿让游客枕涛声而眠、席月色而梦,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采摘、民俗演出、黄河市集、红枣亲子乐园、烟花燃放、地道的农家菜肴和各种丰富的乡村体验活动,让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乡村生活的乐趣。

乡村度假游:深度体验乡土文化。乡村度假游更加注重文化体验。游客可以通过参与农事活动、观赏民俗表演、品尝地方特色美食等方式,深入了解乡村的历史与文化。国庆假期,佳县赤牛坬村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演出活动,不仅展示了陕北地区的独特文化魅力,也为游客带来了深刻的体验。

“村趣”无限,不仅满足了游客对于休闲、体验的需求,也为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的民俗演出和文化体验活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品质。这种模式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行体验,也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双赢。


05
“体育+文旅”
走出“加速度”, 蹚出“新路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2024年国庆假期,榆林市通过一系列“体育+文旅”活动,成功实现了破圈跨界,以赛事带动文化旅游,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加速度”发展之路

10月3日至5日,2024-2025赛季CBA联赛“合信油服杯”季前赛(榆林站)在榆林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10月5日至6日,绥德沿黄自行车拉力赛在绥德举行,途径多个景区。精彩的体育赛事,引来了全国各地的参赛运动员和观众。

以赛引流,以赛促流,正成为新时代下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品牌形象提升的“新引擎”。通过融合创新,体育赛事不再仅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一次展现城市风光、人文历史和现代文明成果的“移动展览”。(注:以上自行车公开赛图片来源绥德融媒)


06
“味”力无限
“美食+旅游”吃出文旅新动能


体验经济日益盛行的当下,美食已经成为了解一座城市魅力与独特性的关键指标之一,之所以能成为旅游的“引爆点”,是因为它背后蕴含的地方文化和风情,对于推动城市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许多人选择旅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探索和体验目的地的独特美食文化。

榆林,这座位于陕西省北部的城市,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同时也是一座美食之城。榆林的美食文化融合了北方的豪迈与西北的粗犷,榆林豆腐、神木粉糊糊、府谷县的“灿烂海红宴”“飘香黄米宴”、横山炖羊肉、靖边风干羊肉剁荞面、定边酿皮、绥德油旋、米脂驴板肠、佳县包头肉、吴堡手工空心挂面、清涧煎饼、子洲杂面等,这些美食构成了榆林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画卷。

作为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精髓与灵魂,美食对于城市发展与文化旅游的推动作用,远非表面上的味蕾享受所能涵盖。美食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食物,它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记忆、文化传承和社会变迁。每一道菜肴背后,都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和情感,这些故事和情感共同编织成了城市的文化网络,加深了人们对一个地方的认知与情感联结

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在这个假期中得到了生动体现,不仅促进了榆林文旅行业的繁荣发展,也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未来,榆林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让文化“被看见”、旅游“被记住”


来源:榆林文旅 

新春走基层 | 榆林:迎春灯饰耀全城 流光溢彩年味足

陕西榆林:多彩民俗唤起童年记忆

镇北台为什么是万里长城第一台

美丽中国说~榆林小曲:南北融合的艺术

榆林在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荣获多项大奖

厚植质量文化 弘扬工匠精神


榆阳文旅文广
汇聚发布权威信息,推广宣传榆阳文化资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