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个羊蹄!寻味老榆林城儿的烟火味~

文化   2024-10-02 10:56   陕西  


“喝个羊蹄”

“可说对兰”

榆林人的一天

喝碗杂碎开始

“喝”个羊蹄结束

一城一蹄

轻松“拿捏”你的味蕾



榆林人的宵夜,
“喝”个羊蹄!


谁说羊蹄是夏日限定?在榆林,一年四季,皆可啃羊蹄。


榆林人的夜生活,大多从呼朋唤友的一顿宵夜开始。华灯初上,在夜市里随机挑选一家铺子,啃个羊蹄,在阵阵烟火升腾中,治愈奔忙的一天。



在榆林人眼里,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蹄,称得上是“绝绝子”,它是属于这座城市独有的“人间烟火”。


食客们顺着骨头轻轻撕开羊蹄,汤底和香料充分浸润羊蹄的肌理。一口咬下,麻辣鲜香的味觉体验瞬间在口中爆开,即使戴上了手套,手指上残留的香味仍经久不散。



“天花板”宵夜属于谁?这道超级大难题始终没有标准答案,唯有羊蹄,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在榆林都是火爆的神奇存在。


每到傍晚,夜市摊前停满了来自各地的车辆,店里充斥着各种方言,哪怕不进店,也能闻到空气中飘散的醇厚香气。


麻辣羊蹄是刻进榆林人DNA里的味道,也是榆林人心中最深的乡愁。


榆林,
为什么会吃羊!


过往的岁月,历史的延续。榆林,在漫漫征途中,以一份强大的坚韧,滤过时代的风霜与坎坷,化作瑰丽的浪漫,汇成城市的史诗,依着风味前行的旅程,徐徐展开。


万里长城和九曲黄河在这里交汇,大漠草原和黄土高原在这里交错,中原文明和草原文化在这里交融。多元文化融汇共生,带来了物种流传、食材碰撞、风味交融,造就了这座城市多彩的饮食风貌



黄土高原海拔较高,雨水稀少、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致使地表植物生长周期长,耐寒抗旱。沟壑间成长的羊群,尤其喜欢吃一种叫“百里香”的草(也叫地椒),这种草随处可见,可以减少膻味的产生,因此榆林的羊吃起来无腥无膻。

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陕北地区“名羊辈出”,横山羊肉、定边羊肉、靖边羊肉都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扎着羊肚肚手绢、裹着羊皮袄放羊的陕北汉子,一度成为外地人印象中的“榆林代言人”,他们唱着信天游,终日与羊为伴,善放羊,更善吃羊。



《明史》《榆林史志》记载:明正德十三年(1518)武宗巡边来到榆林,在城内太乙神宫(今凯歌楼)设行宫,居住三月有余。随从御厨会同当地名厨费尽心思,烹制以陕北羊肉为主料的宴席,奉侍武宗皇帝,武宗皇帝连食数日、龙颜大悦,御赐“羊道”二字,以作表彰,至此“羊道”声名显赫。


食色生香,味里乾坤大。在榆林,有这样一句话:“无羊肉不成席”,无不证明羊肉在榆林人心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餐桌上的手抓羊肉细嫩弹牙,爆炒羊肉外观油光鲜亮,外焦里嫩的烤全羊。除此之外,羊肉还与各色主食“通力协作”,在一日三餐中呈现着各种姿态:羊杂碎、醋泼羊头、麻辣羊蹄……


这里的人们变着法子地吃羊,也是在珍惜每一种味道背后更细腻的“人间烟火”。


榆林人,
怎么这么会吃羊!

千百年来,商贾云集,贸易繁荣。美食,在迥然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间,扮演着亲善大使,静默的岁月中彼此渗透,新的风味就这样奇妙诞生。因此,人们把对生活的向往和历史的解读,倾注在一道道美食里。


好吃的羊肉在陕北。炖羊肉在榆林人的餐桌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一场盛宴的“座上宾”若是有朋自远方来,必要用一顿地道的炖羊肉来招待。大块的羊肉简单的配以本地特产的红葱和地椒叶,一口进去,肥润丰腆的脂肪裹住牙齿,汁水充盈的瘦肉填满口腔,用榆林人的话来说,真是“局劲”



一人一刀一羊头。羊头宴将榆林羊头的独特魅力尽情释放,也将榆林人的豪爽之气体现的淋漓尽致。当整只羊头被端上餐桌,再搭配特制的料汁,香而不腻,回味无穷。


滚烫的羊杂,筋道的粉条,鲜醇的汤底,早餐喝一碗羊杂碎,是刻在榆林人味觉里的深刻记忆。碗面上漂着一层透亮红油,冒尖的一簇簇绿色香菜点缀其间,单从视觉上就要垂涎欲滴,配上刚出炉灶热乎儿烫手的油旋,那叫一个痛快!



醋泼羊头的酸辣,铁锅炖羊肉的筋道,烤羊肉串的鲜嫩,通往风味的路上,同一种食材获得千万种表达,每一种都将羊肉的口感调教的恰到好处,毕竟“没有一只羊能活着离开榆林”。


美味的每一个瞬间,都诉说着这片土地无尽的生机与豪情,并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现象,得以传承。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人们分享着情感,也传递着民族文化融合的深厚绵远。


当一种味道
凝固成城市记忆
“啃个羊蹄”
心动吗?

来源:榆林文旅 

新春走基层 | 榆林:迎春灯饰耀全城 流光溢彩年味足

陕西榆林:多彩民俗唤起童年记忆

镇北台为什么是万里长城第一台

美丽中国说~榆林小曲:南北融合的艺术

榆林在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荣获多项大奖

厚植质量文化 弘扬工匠精神



榆阳文旅文广
汇聚发布权威信息,推广宣传榆阳文化资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