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蛇来千景盛,岁换万象新。山东边检总站组织主流新闻媒体记者和全媒体团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齐鲁国门新春纪行”采访活动,通过展现基层民警平凡的“小故事”、奋斗的“小瞬间”,塑造身边榜样,讲好山东边检故事。集中展示广大民警深入山区,为留守儿童送去关怀与希望;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用生命守护他人安全;远离家乡,奔赴边疆奉献青春和汗水;践行“第一书记”之责,为乡村振兴四处奔波。齐鲁国门新春纪行活动要通过镜头讲述这些不同岗位和身份移民管理警察的温暖故事,展现他们的担当与情怀。
1月29日,人民公安报“春节我在岗”专题报道,刊发《春节我在岗 | 青岛边检站民警的别样年味》
今天解锁第九篇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有人从异国他乡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有人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奉献自己的力量守护大家的“团圆”……
除夕当天,街道上张灯结彩,青岛港港区内也挂上了大红灯笼、贴起了各式各样的福字,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中,山东边检总站青岛边检站的民警们如往日一样驾驶警车执行巡逻任务。
“现在已巡逻至5区,申请对5区安东尼斯轮进行登轮检查。”
“收到,可以进行登轮检查,请做好防护,注意安全。”
“收到。”
正在手持对讲机汇报的人是青岛边检站综合执勤二队的民警——张延峰,在与他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这是他从警的第32个年头。
挂断电话,张延峰和他的巡逻搭档一同来到了停靠在5区的“安东尼斯”轮,这是一艘装载着大豆的货轮,它和船上的船员将在青岛港度过这个春节。
“张警官,今年又不回家过年啊?”见到登船执行检查任务的张延峰,一名船员笑着问道。
“不回了,今年也和大家一起在港区过年。”张延峰笑着摆摆手。
“我参加工作已经32年了,自己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在国门跨年了。”张延峰对着记者边说边扶正了身上的执法记录仪,开始了船舶检查工作。
“这边的生活用品不要挡住过道,用火用电要注意,出现任何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和我们联系,我们也会进行视频监控和巡查,确保你们的安全”张延峰一边检查一边和值班的船员指出船舶存在的安全隐患,他身着一身执勤服,动作敏捷地检查船舶的驾驶舱、生活区、甲板等地方,犀利的眼神紧随灯光扫视着船体的每个角落。
“张警官人很负责也很细心,好多我们自己注意不到的问题,他都能给我们指出来,任何事情找他帮忙,都能很快帮你解决,过年有他在,我们很踏实。”一位船员和记者说道。
检查完“安东尼斯”轮后,张延峰和搭档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艘货轮。
夜晚11点,夜幕笼罩在整个青岛港,只余船舶上几点零星的灯火,青岛边检站大港警务区依然灯火通明,值班队领导和值班民警仍坚守岗位,为新入境船舶办理入境检查手续。
“我还在值班,你们早些休息吧,新年快乐。”张延峰挂断家里人的电话,继续投入到工作当中。
“我们平时工作机动性很强,没有所谓固定上下班时间,为全力保障船舶24小时顺畅通关,通宵办理业务都是常态。”张延峰对记者说道。“我们很多人都早已忘记多久没和家人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了,有时候感觉挺对不起他们,但既然选择了这身警服,就注定大部分时间无法兼顾家庭。没有不想回家的警察,只有肩上放不下的责任!好在家人们都很理解并支持我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去守护好祖国的大门,让更多人过上一个平安、祥和、快乐的新春佳节。”
大港警务区的灯光彻夜未熄,直到迎来天边的曙光
张延峰和他的同事们是一个缩影,在中国300多个国门口岸前,无数移民管理警察此时正和他们一样坚守在岗位上,一人坚守万家安,一家不圆万家圆,霓虹光鲜的万家灯火背后,都有移民管理警察无怨无悔的坚守,他们将对亲人的思念化作无限的责任与动力,铸成铜墙铁壁,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警察的忠诚誓言。
大家都在看
致全省边检机关民警职工、退休干部及家属们一封慰问信
供 稿 | 青岛边检站 张延峰、任翔宇
海 报 | 黄 通
编 辑 | 吕欣悦
初 审 | 钱 程
审 核 | 郭巨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