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通车!萧山人出行更方便了!

政务   2025-01-24 14:35   浙江  





“一条路”连着“大民生”。去年年初,我区就改善交通出行确立目标,聚焦打通城市断头路、优化公共出行、改善道路通行效率等领域,拟定民生实事,更好保障广大群众的出行便捷。截至目前,我区建成全息可变路口20个,新辟、优化地铁接驳公交线路16条,新建公共自行车服务点10处,打通城市“断头路”4条,完成或超额完成各项任务。


以“智”求“治”

智慧交通为出行“加分”


如何缓解早晚高峰时段道路交通的拥堵问题,不仅是交通管理工作的难点,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作为萧山交通路网的骨干,市心路承载着南北通行的巨大车流量。去年以来,原本存在部分拥堵的市心路段的交通秩序迎来了“华丽转变”,在全息技术的加持下,车辆通行情况和交通安全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例如,市心路和奔竞大道的交叉路口,通过雷达等智能感应设备,平台可实时计算通行流量、排队长度、行驶速度等参数,动态调整可变车道行驶方向和路灯时长,解决车道分配不均等问题,平峰时段路口延误指数下降15%,排队长度缩短9%左右,有效减少了路口的排队等灯次数,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萧山城区的部分路口有时会存在车道车流不均衡现象。比如某个时间段,左转弯车道的车流量非常大,但直行车道和右转车道可能排队长度不长,那我们就需要通过数据信息,对路口车道进行灵活调控。”区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我区针对市心路奔竞大道、市心路彩虹大道、通惠路彩虹大道、风情大道建设四路等20个重点路口进行全息可变车道改造,通过时空协同治堵,有效提升了路口通行效率。

从道路交通到换乘出行,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信息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新产品、新模式持续出现,优化了出行体验。

在公共自行车建设中,去年萧山首次实行“无桩借还”模式,市民在借还植入芯片的公共自行车时,只需在感应桩范围内即可实现借还,不再受到借还桩的限制。“这是我第一次体验这种模式,之前遇到过借还桩满车情况,无法还车,只能再找借还点,那就麻烦了。现在只要在感应区域内就可以实现还车,不仅避免了找锁止器对准上锁的麻烦,操作也更加方便。”市民姚先生告诉记者。

据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区新建的10处公共自行车服务点上,均布置了10个无桩借还车位。同时,还在北干街道银河小区北侧、湖滨花园东侧等10处点位各扩建10个无桩点位,满足了更多人群借还车的需求。


以“通”保“畅”

完善交通“微循环”


对于城市而言,道路就像人的经络,“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打通断头路,串起“经脉网络”,是发挥城市路网整体效益的有力保证,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注脚。

去年,我区加快推进纵五路(奔竞大道—旅学路)、市场中路(利华路—新华西路)、沙里吴横路工程、闻堰街道闻堰二小配套支路工程4条“断头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记者了解到,去年我区打通的4条断头路基本为小区、学校的配套道路,对周边市民的便捷出行有重要作用。

比如已经竣工的市场中路(利华路—新华西路),道路全线长212.76米,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排水、绿化、交通设施、照明等工程,建成后方便了两侧宁新村安置房居民的出行。此外,沙里吴横路项目同样为周边住宅的配套道路,该路段全长约370米,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智能交通、绿化等。

此外,为提升居民居住环境、改善交通出行,“公交优先”战略连续多年被列入民生实事。

在以往调整优化线路的基础上,去年我区进一步加强地铁接驳力度。“我们在完成10条地铁接驳优化线路的基础上,创新推出‘大站快线’服务举措,例如‘740快’线路停靠客流较大及具有换乘功能的站点,缩减三分之一的停靠站点,线路整体运行速度提高近20%。”萧山交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过去一年,萧山公交继续推进公交治理单元工作,深入瓜沥、靖江,与周边地铁站、商超、医院、学校等地串联起来,填补出行空白。“通过公交小灵通进社区等方式走访调研,了解到瓜沥临港工业园区的企业不断增加,新螺路沿线村社公交需求大。因此我们对症开通瓜沥临港工业园区接驳环线和704B公交线,以满足企业工人、社区居民的通勤、购物等需求。”上述负责人说。据统计,2024年全区累计新辟、优化公交线路36条,实施响应式公交29条,准时公交8条,地铁同频5条,大站快线9条。



记者/黄婷
资料/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楼丹瑜
责编/王争青
终审/祝春

小布温馨提醒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

没有经常点“在看”的小伙伴们

可能无法及时收到我们的推送哦

看完后别忘记在文末点下“赞”“在看”

记得将“萧山发布”加为星标

不容易错过萧山的权威信息发布

喜欢就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吧

 点赞 分享 在看↓↓↓

萧山发布
权威发布、热点回应、民生服务、城市展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