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华侨记忆丨造福桑梓的吴氏家族(一)

政务   2024-10-16 15:42   浙江  


造福桑梓的吴氏家族

方  明  胡嘉玲  杨方怡


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有户籍人口1204人(2021年数据),却有1000多 人侨居在世界30个国家,被戏称为“联合国村”。我们在青田侨史调研过程中,发现该村吴氏三代(吴岩宣、吴志初、吴观艺)在国内外不乏善举,慈善之家实至名归,理应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家风德厚 乐善好施


坊间传闻因有真龙现身而取名龙现村,但这一吉兆却不能保障村民幸福安康。实际上,往昔村民的日子并不好过。面对娇妻幼子,壮年吴岩宣(1911—200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不得不跟随舅父闯荡欧洲讨生活。 他在法国贩卖青田石雕,也沿街提篮叫卖物什,赚取微薄利润。之后,他又到联邦德国(今德国)务工谋生。因时局所限,他难以踏上归途,但家人故土总是让他魂牵梦绕。

龙现小学旧址(现改为农家乐)

经过多方奔走与不懈努力,在海外奋斗拼搏了30余年的吴岩宣于1974年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那时的中国还是集体化时代,经济极 其贫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青田更加艰难。人多地少的龙现村生产力不高、耕地产量低下,村民虽然终年劳作,也难以保证全家温饱。刚回国的吴岩宣看到此番景象,倍感心痛,拿出在海外节衣缩食的钱财,慷慨地赠予全村每户5元钱与1斤白糖(市价约为0.78元)。据悉,当时一位劳力在生产队一天工钱约为0.3—0.8元,他的馈赠相当于一位劳力7—10天的收入。看到村内小学破旧不堪,他更是捐献巨款4860元修建龙现小学(龙现村集体出砖瓦,村民出工辅助)。这是一所2层6间教室的学校,在当时是全县最为气派豪华的村校。虽然该校早已停招,现改为农家乐,但从全球各地返回家乡的华侨华人,常在这家农家乐聚会,不仅仅是享受家乡的美食,更是追忆似水年华与铭感吴岩宣当日的善举。

刚果(布)华工墓园大门(吴观艺供图)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全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青田的公共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为了改善医疗条件,青田县人民医院想建盖住院部大楼,却苦于资金短缺,迟迟未能动工。热心公益事业的吴岩宣闻讯后,在1984年捐助9.6万法国法郎,约计人民币7.2万元。在当时,“万元户”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可见这是一笔巨款。据北京师范大学钟伟教授测算,当时1万约等于现在255万。以此计算,仅这次捐资就高达1836万,至今在青田也不多见。此外,当地许多公路桥梁、大厦学校的建设都有吴岩宣的资助,如龙津公园石头走廊、西门大桥、华侨大厦、太鹤大桥、山口镇到方山乡的数次修路……晚年,他把自己所有的积蓄以及子孙孝敬他的养老金全部奉献给了家乡的公益事业。虽然他一无所有地悄然离去,却留下了热衷奉献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回报社会。

如需转载需经青田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同意后方可

END


青田政协
政协青田县委员会官方公众号,发布青田政协最新动态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