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代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法规反映了伊斯兰教义中古老的道德 和伦理指导。在我们的现代世界中,打击洗钱和恐怖融资已成为一个紧迫的全球关注。政府、金融机构和执法机构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努力制定新的战略和技术来打击这些非法活动。然而,如果这个古老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于古老的智慧呢?令人惊讶的是,一本有1400年历史的书为如何有效打击洗钱和恐怖融资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指导。《古兰经》中的伊斯兰教义强烈强调诚实、守信、公平、正义、慈善和社会责任。《古兰经》第70章“你们要敬畏安拉,而且要讲真话。”也就是说,要直截了当地说,不要弯曲或歪曲。《古兰经》第2章第42节“不要把真理和谬误混为一谈,也不要故意隐瞒真理。” 在现代社会,金融犯罪如洗钱和恐怖融资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古兰经》的教诲关于金融伦理强调透明和问责制,这对于打击现代金融犯罪至关重要。本文的核心主题集中在《古兰经》中的直接引用,安拉(上帝)明确命令他的信徒维护全球安全和社会正义,这是伊斯兰教的基本目的。这些教义突显了穆斯林确保交易公平和维护促进世界和平与正义的结构的职责。1400年前《古兰经》的教诲与现代洗钱和恐怖融资的定义非常相关。这些永恒的原则继续为创建道德和安全的金融体系提供宝贵的见解,这些体系可以防止腐败、欺诈和恐怖主义融资。本文认为,现代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 法律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而是源于《古兰经》的教诲。
引言
本文探讨了古兰经对财富获取的立场及其对现代金融问题如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的影响。伊斯兰教主张和平、和谐和理解,强调人类生活的纯洁和正义的重要性。伊斯兰教的核心教义源自《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的语录(صلى الله عليه وسلم),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宽容和相互尊重。伊斯兰教明确谴责暴力和仇恨行为。伊斯兰教的圣书《古兰经》呼吁和平和保护无辜的生命,敦促信徒从事不公正和道德的行为。
《古兰经》反复强调的第一个经济原则是,人类生活所需的一切自然生产手段和资源都是真主创造的。是上帝创造了它们,并使它们遵循自然法则,使它们对人类有用。是上帝允许人类利用它们,并将它们置于他的支配之下。
1400年前,在麦加城,现在是沙特阿拉伯的一部分。圣书《古兰经》是真主通过先知穆罕默德所启示的。先知穆罕默德的信徒被称为穆斯林。《古兰经》是伦理和道德行为的全面指南。“信徒们啊!吃我所赐的佳美之物。”它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赚钱和使用财富的原则。《古兰经》告诫人们不要通过欺骗、欺诈或任何不道德的手段获取财富。“醉酒、赌博、崇拜偶像、算命都是撒但所憎恶的,所以要远离这些,这样你就可以成功。”这个神圣的文本不仅禁止欺骗行为,而且还为道德使用金钱制定了指导方针和礼貌的获取,确保金钱不会被用于有害于和平和非暴力个人的活动。在2章190节:“与你们战斗但不越界的人,你们要为真主而战斗。确实。真主不喜欢罪人。”
5章91节:“恶魔只寻求通过饮酒和赌博在你们之间制造仇恨和怨恨,并妨碍你们记念真主和遵守礼拜。你能戒掉这些产生邪恶的诱惑吗?”
4章29节:“信众们啊!你们彼此不可抢夺对方的财物,除非这是你们的协议。你们也不可自杀。真主确是恩待你们的。”
它明确禁止欺骗行为,并强调负责任和富有同情心地使用资源。《古兰经》中概述的原则对现代金融问题(如洗钱)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坚持这些教义,穆斯林可以为一个公正和道德的金融体系做出贡献,这个体系坚持诚实、正直和社会责任的价值观。
文献综述
古兰经和洗钱
洗钱,即使非法所得看起来合法的过程,在伊斯兰教是严格禁止的。《古兰经》强调在金融交易中透明和诚实的重要性。在第2章第188节中,《古兰经》明确禁止通过虚假手段消费财产:”你们彼此不可亏负钱财,也不可送人给官长,叫他们帮助你们,使你们从罪中分取百姓的财物。这是你们知道不可行的。“
第5章第90节:“信道的人们啊!醉酒、赌博、拜偶像和算命都是撒旦所憎恶的,所以要避免这些,这样你就可以成功。”
在第157节:”他要吩咐他们正直的事,禁止他们不义的事。他要许他们一切美好的事,惟独禁止他们行恶的事,又要解除他们所负的重担和所戴的枷。然后,那些相信他,尊敬他,帮助他,跟随与他一起降临的光的人,他们是成功的。”
该指令禁止非法消费财富,包括任何形式的欺诈或盗窃。《古兰经》还规定了对盗窃的严厉惩罚,以阻止这种行为。5章38节中说:
“至于小偷,无论男女,都要砍掉自己的手,作为对他们所犯的罪行的报应,以威慑真主的惩罚。真主确是至大至智的。”这一惩罚的严重性凸显了它的重要性。伊斯兰教重视维护社会正义和防止社会伤害。
这些经文强调了在积累财富时禁止欺骗行为。洗钱,就其本质而言,涉及欺骗和不诚实,使其明显违反伊斯兰原则。
《古兰经》和恐怖主义融资
资助恐怖主义是指提供资金支持恐怖活动,导致无辜者遭到不公正的杀害。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严厉谴责任何暴力和恐怖主义行为。 《古兰经》主张保护无辜生命,维护和平与安全。 《古兰经》第5章第32节规定:
“.......,除非是为了灵魂或在土地上[所做的]败坏,否则,凡杀死一个灵魂的人,就好像杀死了全人类一样。谁拯救了一个灵魂,就好像他完全拯救了人类。
关于“与不信教者和非穆斯林无辜者作战”的概念,有必要理解相关经文的背景。《古兰经》建议自卫和正义,而不是无端的侵略。
在2章190 节中:” “你们当为真主的事业而战,对抗向你们开战的人,但不要侵略,真主不喜爱侵略者。
在第5章第2节中:"你们当在善良和虔诚上互相帮助,不要在罪恶和侵略上互相帮助;你们当谨守(你们对)真主的义务;真主的刑罚确是严厉的。
《古兰经》强调了人的生命神圣不可侵犯,并严厉禁止伤害无辜的个人。因此,资助恐怖主义必然导致无辜生命的丧失,从根本上违背了《古兰经》的教义。了解这些经文的真实背景有助于消除误解,并彰显伊斯兰教慈悲、正义与和平的核心原则。
《古兰经》与货币追踪
《古兰经》强调书面协议,这也意味着需要有明确的金钱线索。 这意味着个人应该有文件证明他们是如何通过收入或继承获得财富的。 这些文件对于维护金融体系的完整性和确保财富通过合法途径获得和转移至关重要。 在《拜加拉经》(2-282 节)中,《古兰经》建议:"信道的人们啊!当你们签订有期限的债务契约时,你们应当把它写下来。 让一位文士在你们之间公正地书写......”
这一原则与洗钱和资助恐怖主义等当代金融犯罪尤其相关。 通过保持清晰、有据可查的资金线索,个人和机构可以证明其金融活动的合法性。 这种透明度有助于防止资金的非法流动,确保金融资源不被用于有害或非法目的。
同时也为金融交易中的道德行为提供指导。鼓励穆斯林从事诚实的贸易,保持透明度,在所有交易中维护正义。这种对书面协议的强调确保了交易的清晰记录,促进了问责制,防止了欺诈活动。这些原则包括公正、公平和避免伤害。通过确保商业交易的记录和透明,《古兰经》促进了所有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行为。
除了促进透明度和问责制外,书面协议还有助于保护有关各方的权利。它们在发生争议时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参考点,并有助于确保每个人都履行合同义务。
《古兰经》与全球和平
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它教导它的追随者维护和平,尊重和尊重所有的创造,包括人类和动物。伊斯兰教义的核心是同情和善待他人的原则。《古兰经》强调尊重每个人的重要性,无论他们的信仰、种族或地位如何。这种普遍的尊重也延伸到动物身上,强调了穆斯林有责任人道地对待所有生物。伊斯兰教的伦理框架鼓励保护人权和促进社会正义。它要求不同群体之间和平共处,相互理解。通过坚持这些教义,穆斯林被引导去营造一个和谐与尊重的环境,反映出真正的伊斯兰精神。因此,伊斯兰教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个人的灵性,还在于为更广泛的社会利益做出贡献,确保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动物)都能维护和平与尊严。
第8节:“真主不禁止你们与不因宗教而与你们战斗,不驱逐你们离开家园的人交往,不禁止你们公正地对待他们。真主确是喜爱行善的人。”
第6节:“如果多神教徒中有人请求你的保护,那么,求你保护他,以便他能听到真主的话语。那就把他送到安全的地方。那是因为他们是无知的百姓。”
第61 节:“如果他们倾向和平,你们也应当倾向和平,应当信赖真主。他确是那能听且全知的。”
最后一位先知穆罕默德的生活和日常生活是仁慈和尊重所有生物的深刻典范,而不仅仅是人类。他的教导和行动始终表现出对所有生命形式的深切同情。例如,他强调善待动物,
建议他的追随者要温柔体贴地对待他们。他禁止不必要的伤害和虐待动物,反映了对所有生物福祉的更广泛的伦理关注。此外,先知与人们的交往,无论他们的信仰或地位如何,都以尊重和尊严为标志。他提倡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强调同情、同理心和理解的重要性。他的生活充满了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仁慈的例子,无论是对孩子,老人,甚至是那些冤枉他的人。这种普遍尊重和仁慈的精神是他遗产的基石,为如何与所有创造物和谐相处提供了永恒的指导。因此,先知穆罕默德是富有同情心的生活典范,他通过自己的生活说明了一个人如何体现怜悯和尊重每一个生物的原则。
阿布·胡莱莱传述:真主的使者亲吻了哈桑·本·阿里,而阿克拉·本·阿比斯在塔米姆坐在他旁边。安拉的使者看了他一眼,说:“我有十个孩子,我从来没有吻过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对别人不仁慈的人,别人也不会仁慈地对待他。”
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的背景和定义
洗钱是处理犯罪收益以掩盖其非法来源的行为。根据FCA于2023年6月28日发布的《反洗钱法》。洗钱的起源和演变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中国商人。然而,“洗钱”一词本身直到很久以后才被普遍使用。与普遍的看法相反,这个词并非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禁酒令时期有组织犯罪集团利用自助洗衣店“清洗”非法利润的做法。相反,“洗钱”一词是在20世纪70年代水门事件期间流行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政府开始更加严肃地对待洗钱问题。
根据联合国1988年维也纳公约第3.1条对洗钱的描述:“在知道财产来自任何犯罪的情况下,将财产转换或转移,以隐瞒或掩饰财产的非法来源,或协助任何参与此类犯罪的人逃避其行为的法律后果。”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资助恐怖主义涉及个人或组织为开展恐怖活动而筹集资金。这一定义符合《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及其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3 年)。它与世界银行(2009 年)的定义相呼应,世界银行将资助恐怖主义定义为向恐怖主义或参与策划、参与或支持恐怖主义行为的人提供资金支持。这两个定义都强调了金融资源在维持恐怖主义方面的重要性,并强调有必要根据国际公约和框架的规定,在打击这些非法金融活动方面开展全球合作。
“洗钱是指犯罪分子掩盖其财富和资产的非法来源,以避免执法机构的怀疑和防止罪证。虽然恐怖分子并不十分关心如何掩盖其资金来源,但他们会采取措施隐瞒资金的去向和目的。因此,资金可能来自合法来源,但恐怖分子和恐怖组织也可以为非法活动提供资金。
“洗钱是对犯罪活动所得资产进行处理,以掩盖其非法来源。资助恐怖主义则是筹集资金支持恐怖活动。虽然这两种活动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往往利用了金融系统中允许匿名和交易能力的相同弱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99 年联合国《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第 2 条对资助恐怖主义作了如下定义: 任何人以任何手段直接或间接、非法和故意提供或筹集资金,意图将这些资金全部或部分用于或明知这些资金将全部或部分用于实施旨在造成平民死亡或重伤的任何行为,即构成本公约所称的犯罪、 或任何其他未积极参与武装冲突局势中敌对行动的人,而这种行为的目的,就其性质或背景而 言,是为了恐吓民众或迫使政府或国际组织采取或不采取任何行动。(联合国,1999《巴勒莫公约》第六条)。为打击国际有组织犯罪,联合国通过了《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国际公约》(2000 年)(《巴勒莫公约》)。2001 年 9 月 28 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 1373 号决议,规定联合国会员国在其国内具有法律效力,这是安理会为应对国际和平与安全威胁而通过的一项决议。
洗钱是指个人、组织或实体试图隐瞒非法所得资金的来源,使其看起来像是来自合法来源的过程。使用“洗钱”一词是因为它涉及“清洗”或“洗钱”脏钱,使其看起来合法。洗钱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银行转账或商业交易来隐藏非法所得资金来源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总体计划是以一种模糊和间接的方式将“干净”的钱返还给洗钱者。洗钱过程是许多非法活动运作的关键部分,如贩毒、腐败、贪污或赌博。
洗钱过程通常包括三个步骤:投放、分层和整合。投放是指将非法资金引入金融系统的过程。具体做法是将大笔现金拆分成不那么显眼的小额,然后直接存入银行账户。分层是这一过程的第二阶段。其目的是通过创建复杂的交易网络来掩盖资金来源。这包括通过各种金融交易发送资金,以改变其形式并使其难以追踪。分层可能包括数次银行间转账、在不同国家不同名称的账户间电汇、存取款以不断改变账户中的资金数额、改变资金的币种、购买高价值物品(如房屋和汽车)以改变资金的形式。最后一步是整合,将资金从看似合法的来源返还给洗钱者。这可能涉及将资金投资于合法企业、购买房地产、豪华资产或商业企业。
据估计,全球一年内洗钱的金额占全球gdp的2%至5%,相当于当前美元价值约8000亿至2万亿美元(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资助恐怖主义涉及个人或组织为开展恐怖活动而筹集资金。这一定义符合《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及其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3 年)。它与世界银行(2009 年)的定义相呼应,世界银行将资助恐怖主义定义为向恐怖主义或参与策划、参与或支持恐怖主义行为的人提供资金支持。这两个定义都强调了金融资源对恐怖主义的重要支持作用,并强调了全球合作打击这些非法金融活动的必要性,正如国际公约和框架所概述的那样。
联合国定义
洗钱和资助恐怖主义的标准定义。《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1988 年),又称《维也纳公约》,为洗钱(ML)和资助恐怖主义(TF)提供了最全面、最合理的定义。这些定义是国际社会打击这些犯罪的基础。
洗钱
《维也纳公约》将洗钱定义为:“隐瞒或掩饰实施任何严重犯罪所得收益的来源,或明知财产为实施任何严重犯罪所得而加以转换或转移,以隐瞒或掩饰该财产的非法来源,或协助任何参与实施此种犯罪的人逃避其行为的法律后果”。
资助恐怖主义
《公约》将资助恐怖主义定义为:“以任何手段直接或间接提供或筹集资金,意图将这些资金全部或部分用于或知晓这些资金将全部或部分用于实施《公约》所列的任何犯罪”。
联合国通过的这些定义被广泛认为是关于洗钱和资助恐怖主义的最全面、最合乎逻辑的定义,为打击这些犯罪的国际合作和努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论
纵观历史,《古兰经》一直是人类的道德指南针,引导人们远离有害的行为和态度。这本书写于1400年前,它的教导在今天仍然是正确的,它敦促人们避开可能毒害思想和社会的行为。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古兰经》是如何阐述威胁人类福祉的危险的。
《古兰经》明确禁止说谎和欺诈,将诚实作为一种基本价值观。为什么?因为欺骗不仅伤害了被欺骗的人;它摧毁了整个社会结构。
《古兰经》也反对饮酒。酒精、毒品和其他物质会影响判断,导致有害的选择。在一个决策被削弱的社会中,潜在的危害就会增加。想象一艘船在风暴中航行;没有清醒的头脑,倾覆的可能性就变得非常真实。保持清晰对个人和集体的福祉至关重要。
任何形式的暴力都是与《古兰经》的和平信息直接矛盾的。这些教义敦促个人寻求和平解决方案,而不是使冲突升级。《古兰经》强调道德的金融行为,敦促公平和公平的贸易。它告诫人们不要囤积财富,并鼓励人们帮助有需要的人。《古兰经》的教义,在1400多年前就已形成,在今天的世界仍在回响。通过揭示可能危害人类的行为,它为更健康的社会提供了路线图。
《古兰经》的教义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监管机构制定的现行定义和指导方针密切相关。这种一致性说明《古兰经》不提倡或支持恐怖主义或洗钱;相反,它是一种保障,倡导一个和平的社会和金融体系。《古兰经》的指引强调公正、道德行为和透明度,反映了旨在防止金融犯罪和促进全球稳定的现代监管目标。
作者简介
Q Khan博士是金融情报和取证研究员和顾问,专门从事打击有组织犯罪,包括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Q Khan持有美国法务会计博士学位。他的工作重点是促进和平,为全球打击金融犯罪做出贡献。Q Khan博士被全球和平链提名为加拿大和平大使(2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