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让生态成色铺垫幸福底色

文摘   2024-09-10 17:52   青海  


青海,有孕育大江大河的三江之源,有壮丽无比的祁连山脉,有“蓝宝石”般的青海湖,有世界海拔最高的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

丰富的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据统计,青海林地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草地占56%、湿地占10%、沙化和荒漠化土地占32%、自然保护地占39%,扣除重叠,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85%以上。

对于青海来说,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绿色,不仅是青海林草生态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底色,更是全省各族同胞的幸福底色。

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昂赛大峡谷丹霞风光

全力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

构建布局合理保护地体系


青海始终牢记嘱托,深入践行“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的重要指示,扎实推进全国唯一的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通过多年努力,青海国家公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成为全国首批、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建设工作基本完成,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同时,青海成功举办两届国家公园论坛,在全国率先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将全省109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整合为7类83处,其中国家公园占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75.68%,初步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通过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国家公园体制重大制度创新在青海落地生根。青海国家公园建设从试点阶段转向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完善,在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多重功效。”青海省林草局副局长韩强如是说。

天然氧吧——西宁市大通国家级森林公园

持续开展国土绿化

不断厚植生态底色


家住西宁市湟中区共和镇的吕秉虎回忆,他小时候去放牛,光秃秃的山坡找不见一片好草地,暴雨过后水沟里全是黄泥。八九岁那会儿,村里有户人家买来两棵云杉栽到家门口,还引来了不少人围观。

“如今,山坡上栽满了云杉、柠条等各种树木,生态环境好转了许多,一到夏季,就有很多游客前来避暑。”身为管护员的他,多少有些自豪。

青海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连续实施国土绿化提速、巩固提升、科学推进3个三年行动计划。自2017年以来,全省累计绿化国土2972.7万亩,其中营造林2101.7万亩,草原治理修复871万亩,年均义务植树1500万株以上,绿化村庄1650个、校园350所,创建87个国家森林乡村、18个省级森林城镇和27个省级森林乡村。实现绿化规模、质量双提升,厚植了绿色家底。

昔日黄沙头,如今绿成荫

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

全面强化荒漠化防治


“青海好青海好,青海的山上不长草,大风吹着石头跑……”这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外地朋友对青海的第一印象,而这句顺口溜居然像儿歌一样在全省各地广泛流传。

青海沙化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治理难度大。这是现状,更是面临的挑战。

青海始终把防沙治沙作为一项长期性、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来抓。特别是全国“三北”工程攻坚战启动以来,青海建立省级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协调机制,编制实施《青海省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强荒漠化防治、推进“三北”工程的“一意见两方案”,创新提出“2+1+12+N”防沙治沙总体布局,全面启动8个重点防沙治沙项目、44个防沙治沙子项目建设。去年,青海完成防沙治沙146.2万亩,为目标任务的122%,全面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重点沙区实现“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这里是青海湖北岸的克土沙区。克土,蒙古语意为‘寒冷的地方’。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全是黄沙,经过四代治沙人历经40年的不懈努力,黄沙地已经变成了绿洲。”眼前绿意盎然的景象,让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林业站工程师石德荣很是骄傲。

如诗如画的祁连山   杨黎明摄

系统推进草原保护治理

稳步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青海的天然草场面积达到5.92亿亩,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我们不断‌加大退化草原治理力度,‌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以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系统,‌提高草原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实现草原休养生息和永续利用。‌”省林草局草原处副处长王凯介绍道。

青海持续深入实施退牧还草、退化草原治理等草原生态治理工程,严格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近5年累计封育草原1396万亩,实施草原种草改良3060万亩,全省草原植被盖度由2018年的56.8%提高到2023年的58.12%,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尤其是高质量完成木里矿区种草复绿3.5万亩,开创了青藏高原矿区大规模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的新路径。

“我曾经在泽库县工作过,那时候全县的草原严重退化,黑土滩不断扩大,个别乡镇的牧民群众都没办法放牧,萌生了搬迁的想法。通过这几年的综合治理,这里重新变成了水草丰茂的幸福家园,这个巨大的变化是我亲眼所见和亲身经历的。”青海省林草局副局长旦增感叹道。

镶嵌在戈壁和草原之间的克鲁克湖

加强湿地保护修复

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青海省出台实施《青海省湿地名录管理办法》等10多个地方法规和制度标准,谋划实施一系列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湿项目,在全国率先设置湿地生态公益管护岗位、开展小微湿地建设,成功申报玉树隆宝滩国际重要湿地,全省湿地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管护。

据青海省林草局湿地管理处介绍,三江源区湿地面积由3.9万平方公里增加到近5万平方公里,20世纪60年代消失的千湖竞流景观再现三江源头,全省湿地(含水域)总面积达1.07亿亩,位居全国前列,湿地大省地位不断巩固提升。

鸟瞰翡翠湖  杨金花摄

依法从严保护林草资源

严守生态红线安全底线


青海省全面推行林(草)长制,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草)长制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林草资源管理新机制和网格化管理新体系。

“我们建立了‘林(草)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林(草)长制’+‘河湖长制’工作联动机制。截至目前,全省共设立6842名林(草)长,林(草)长制从‘全面建立’走向‘全面见效’,林草资源管理向法规化、系统化转变。”青海省林长办副主任雷延明说。

林(草)长制深入开展,青海生态保护成效尤为显著。而今,青海全面从严管控林草用地,征占用林地、草地、湿地均严格控制在限额以内。健全完善森林草原防火监测预警体系,连续37年未发生重大火灾、无人员伤亡。强化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0.09‰以下。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显著改善,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藏羚羊由最低时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普氏原羚从300多只恢复到3400多只,雪豹增加到1200多只,青海湖鸟类由189种增加到223种……

美丽乡村——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田家沟村

加快推进“两山”转化

持续促进生态惠民


在西宁市大通县东峡镇田家沟村,前来浪山的游客们络绎不绝,有人沿着木栈道登上山顶远眺东峡美景,有人憩息在干净舒适的农家院品味美食,还有人穿梭在村头巷尾惊叹这美丽乡村建设的巨大变化……

“这两年来我们村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了。我小时候引以为傲的绿水青山终于成为金山银山,生态旅游成为我和乡亲们的致富密码……”田家沟村隆欣农家院负责人樊海琴脸上满满的全是幸福。

青海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生态旅游、林下经济、林草种苗、汉藏药材、藏茶等特色富民产业,积极引导支持农牧民群众参与林草生态建设,全面落实森林生态效益、天然林管护、退耕还林还草等补偿补助政策和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制度,每年落实各类惠民资金10亿元以上,让群众吃上了增收致富的“生态饭”。同时,青海依法依规、优质高效做好交通、能源、民生等重大项目林草要素保障,助推重大项目顺利实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西宁市北山美丽园景色怡人

深入开展重点改革

不断激活发展动力


近年来,青海高质量完成林草机构、国有林场、集体林权制度、局属企业统一监管等重大改革任务,成功争取全国3个试点之一的湟水规模化林场建设、全国唯一的果洛州草原碳汇试点等重大试点任务,会同国家林草局开展草原保护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探索建立资源管护绩效考核、森林保险等新体制新机制。2024年又启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破解了一系列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有效激发了林草事业发展动能。

下一步,青海省林草局将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战略目标,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引领,统筹推进林草事业改革发展,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姚占山 


青海林草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官方发布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