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蛇年你犯太岁!立春必须躲春,不准回来!”
我妈在电话里语气斩钉截铁,仿佛我踏出家门就会触发世界末日。
我试图挣扎:“妈,我车票都买好了……”
“退票!你属蛇的今年要静心!躲春就是躲灾!”
她甚至搬出算命师傅的语音条轰炸我。
一旁的老公憋笑到颤抖,疯狂点头:“听妈的!听妈的!”
(重音在“妈”,懂的都懂👀)老公的“快乐星球”挂了电话,某人瞬间开启“过年限定皮肤”:
👉 瘫在沙发上啃薯片:“终于不用陪你妈看《甄嬛传》重播30遍了!”
👉 翻出珍藏的Switch:“今年不用装乖女婿,我和塞尔达过二人世界!”
👉 甚至哼起了《好运来》:“躲春躲得好,烦恼全赶跑~”我白眼翻到后脑勺:“你嘴角的笑能再明显点吗?!”
深度思考:一场“躲春”引发的情绪地震
1. 妈妈的“迷信”背后是爱的焦虑 她未必真信“躲春能改运”,只是用传统习俗给自己一份“保护子女”的仪式感。
2. 80后、90后妈妈会让孩子躲春吗?
等着00后结婚以后,80后、90后的妈妈还会让女儿躲春吗?
新时代的妈妈对传统习俗已经没那么多印象了。
特别是城市里,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
3. 姐妹们,你们今年要躲春吗? 老妈允许你们回娘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