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家,那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
昨天和高中同学聚会,这种复杂的情绪更是被放大了。
两个朋友都在小县城的交警大队工作,同一年入职,如今却已天壤之别。
A还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小张,而B已经成了令人敬畏的罗队。
我们围坐在一起,吃着宵夜,回忆着过去,却发现气氛早已不复从前。
A的脸上多了几分在领导面前的拘谨,而B则多了几分“官气”。
私下里才知道,原来B的爸爸在单位早已身居高位。
两人虽是同一天入职,但背后的关系网早已为他们的未来铺好了路。
曾经,我也想过逃离大城市的喧嚣,回到老家躺平。
结果却发现,县城的“内卷”远比大城市复杂得多。
这里的人脉和关系网才是真正的“通行证”,资源早已被少数人垄断。
在小县城长大的我,父辈们没人脉、没资源、没钱,即使手握985学历,也难以打破这种规则。
这里的生活,似乎不是靠个人努力就能实现理想的。
更让人难受的是,县城里几乎没有女性主义的生存土壤。
对于那些拥有独立女性思维,却无人脉、无资源托举的女孩来说,回到县城,只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割裂感,仿佛自己的翅膀被无情地剪断,只剩下无力的挣扎。
每次踏上家乡的土地,我都无比庆幸自己咬着牙留在了大城市。
大城市固然辛苦,但它有更多机会,能让迷茫的人找到方向;它相对公平,不问出身,不问来处。
在这里,我更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去迎合复杂的人际关系。
虽然大城市也有压力,但至少在这里,我还能靠自己的努力去拼,去闯,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种自由和可能性,是小县城无法给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