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小事”,他一坚持就是35年!

政务   2024-11-14 11:30   安徽  






一生的光阴可以做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退休副教授姚文正用行动诠释答案。他生活简朴,却把省下的钱资助困难学生、帮助他人,还办起“学雷锋家电维修站”,开设“电学第二课堂”,义务为群众免费维修家电。他总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小事。这件温暖的“小事”,他坚持了整整三十五年,带动数千名学生加入进来。









在南七街道正创上品家苑小区,姚文正认真地为居民维修家电。

免费修家电从1989年开始


一张小方桌,一个工具箱,各种零件与器材散落在电器旁,11月10日早晨8点30分,在蜀山区南七街道正创上品家苑小区,姚文正和来自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的学生们开始为居民维修家电。3个小时里,他们让一件件旧电器,重新“鲜活”了起来。“一届届学生跟着我,利用业余时间,为院内外的同志免费维修家电,退休后就干了这些事情。”姚文正笑着说。

姚文正和学生们一起为居民免费维修家电。
“真是万分感谢,这么大岁数了,还能不辞辛苦,帮助我们免费维修家电。”附近的居民侯新华说。姚文正为居民修家电的事,要从1989年3月5日的一场学雷锋活动说起。当时,他和其他几位教员带着学员,在安徽大剧院设点为群众义务修理家电。过程中,他发现学员们都在擦汽车、扫马路,觉得“有责任把他们组织起来学习”。
回到学校,姚文正就询问学生,想不想学习维修家电的技术。很多学生都表示想学。于是,姚文正自掏腰包购买工具和电子元件,开辟了“电学第二课堂”,每周两晚为学生义务传授家电维修技术。学院20名学生成立无线电爱好者小组,同时开展了为民服务义务修家电活动。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每个周末,姚文正都带着学生们到工厂、农村、街道社区开展学雷锋义务维修家电活动,深获群众好评。

“他们是88级的学生,我记得很清楚,1992年毕业时,学校下午2点统一送学生到车站。有2名学生当天上午还去了西园新村小区帮一户居民修电视机,一直忙到1点多才回到学校,简单地收拾了行李就出发了。”这件事让姚文正特别感动。“没有特别统计过,这些年,我和同学们维修的家电数量至少有八九千件了。”姚文正说。


35年如一日的坚持


维修站里有很多零件以及电风扇、电视机、电水壶等各种旧家电。这些旧家电大部分是周边居民送过来的。“我们制定了三条守则:修理不收费,不抽群众一根烟,不喝一杯茶;维修的过程中损坏的元件自己赔;坏了的器件归还群众,不带回。”姚文正说,白天学生们上课,他就一个人在维修站里忙,“不觉得孤独,因为有干不完的活。
他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写在维修站的牌子上,老百姓一个电话打过来,他就上门服务。有一次大年三十晚上,他正和家人吃着年夜饭,突然接到群众电话,说电视机坏了。接完电话,姚文正放下碗筷就走,“人家电视坏了,晚上看不了春晚,肯定着急,我得早点帮人修好。”

姚文正将免费维修家电的联系卡片送给居民。
这些年,姚文正送出的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微波炉、电饭锅、电水壶、取暖器等,帮助了很多困难家庭。对于老同志,他也主动上门维修,很多时候自掏腰包买配件,从不含糊。

35年里,“学雷锋家电维修站”走出了3000多名学生。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毕业离开了,他始终坚守着,没有节假日、寒暑假,退而不休,不计条件,也没有想放弃。在姚文正心里,每次修好家电,居民说的那声“谢谢”就是对他最好的肯定。


“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随着培训学生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在院各级领导和各有关教学单位的支持下,2006年2月,“电学第二课堂”更名为“能力夜校”,“学雷锋家电维修站”成为“ 能力夜校”的基地。“能力夜校”利用下午、晚自习和双休日,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2005年,姚文正退休。退休后,他更忙了,白天免费为居民修家电,晚上义务给学生们上课,教授《电子技术工艺》《家电维修》等课程,每年上课约有500课时,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姚文正在指导同学们开展家电维修。
“我退休前与退休后一样,每天都在忙于教学和维修家电。有效工作日越多,帮助的人越多,我的生命越有价值。”姚文正说。
“能力夜校”的开设,拓宽了学员们的眼界,也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随着技术的发展,“能力夜校”也因势而变,相应侧重了电路分析、单片机应用等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培训学员在机器人、电子设计、智能车大赛等各种活动中去发挥技能,提高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能力夜校’教学从一开始就以‘做’为主,执行‘以人为本,能力为重,知行合一,实践成才’的教学理念。30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理念是有效的。”姚文正这样总结自己走过的教学路程。
人们常说的“关心他人,奉献社会”。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姚文正认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要“忆苦思甜、知恩图报、热爱社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于心无愧。”
他生活简朴,但他却把省下来的钱,捐给有需要的人们。1979年冬,因为修家电,姚文正认识了一位张姓农民,他有5个孩子,家庭负担较重,张的儿子高考落榜,姚文资助了3000元钱让他的孩子学习驾驶技能。
不仅如此,他资助困难学生学费,直至毕业;他在医院住院,看到同病房的家属为医疗费发愁,便悄悄塞给他们500元钱……
姚文正曾获得合肥市“最美志愿者”和“合肥好人”等荣誉。“有人曾经问我,作为大学副教授,修理电器是不是大材小用。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人活着,就该为社会多干点工作,为他人多做点善事,平常人做平凡事,价值犹存。”姚文正如是说。
生命的类别,在姚文正的划分里,有着“有效”和“无效”两种。“我现在能够继续为人民群众办事,就是有效生命。”退休在他看来,不是一个宣告终点的词,不“退”也不“休”的他,没有“按停”义务服务的钟。

“我最在乎的是自己还能‘有用’几年,还能做多少事情,把自己的‘有效生命’延长多久。”器表安进家电中,指数在姚文正面前不停晃动,电流又重新涌动了起来。


来源 | 王海燕 刘亚萍
审核 | 朱琛琛 责编 | 吴亚晓岳  编辑 | 张静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 安徽新媒体集团


蜀山发布
发布合肥市蜀山区本地新闻,展示蜀山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