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这份疾病预防攻略请收好→

政务   2025-02-13 21:41   广东  

图片


春季天气多变,冷暖交替,开学后的1-2周是校园内出现各种流行性传染病的“高风险期”。市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家长、老师们,这些校园传染病近期需重点关注,一起来看——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


当前正处于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常见病原体有季节性流感、新冠、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可出现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传播。
开学后学生聚集性活动增加,存在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传播风险,近期的流行趋势提示,应重点预防季节性流感。

流感病毒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体温可达39~40℃,持续2~3天,伴畏寒、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常有咽痛、干咳,鼻塞、流涕等。潜伏期一般1~3天,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各学段均易感。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高发


诺如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等特点,容易在校园人群中传播,潜伏期为12-48小时。成人和儿童临床症状有所区别,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可能出现发烧、头痛、肌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脱水症状。主要通过食物和水传播。


个人防控健康提醒


01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饭前、便前便后、触摸眼口鼻前、接触污染物后均应用流动水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湿巾进行手消毒;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遮掩口鼻并及时洗手。
进入春季,注意早晚适时增减衣物,预防着凉。

02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及时报告学校,规范就医,不带病到校,尽量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

03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

家庭生活场所日常保持清洁和通风,如家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或罹患传染病时,应加强消毒,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04

 合理日常膳食

进食要规律,一日三餐进食时间相对固定,不暴饮暴食。
饮食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奶类和豆制品,多喝白开水,不喝含糖饮料,少吃零食、油炸食品,不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和水产品。

05

 规律生活作息

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托幼儿童和小学生至少10小时,初中生至少9小时,高中生和大学生至少8小时。
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加强体育锻炼,日常学习生活中保持身心愉悦。


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做到:


01

加强晨午检

加强健康监测。强化晨午检制度、做好因病缺勤登记,新发病例及时上报。
师生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及时排查和处置,确保师生“不带症状、不带病”上班或上学。
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学校和托幼机构应避免组织集体活动,减少与发病学生、员工接触。

02

严格病例管理

发热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症状消失48小时后复课,腹泻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后复课。
学生及托幼儿童被确诊为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时,须持复课证明方可复课。
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监测。如出现腹泻、呕吐、恶心、腹痛等症状,或诊断为急性胃肠炎患者/隐性感染者,须向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报告,立即离岗、就医。

03

保持环境卫生

加强日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空气流通,定期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清洁。
规范消毒剂使用和操作,配备足够的盥洗设施,做好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手卫生。

04

开展健康教育

开展健康教育。学校和托幼机构可采用网络、宣传画、板报、折页和告知信等形式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保健知识水平。
家校协同,共同防控,及时和患儿家长沟通,指导家长配合开展病例居家健康观察、家庭内消毒等防控工作。



“湘桥发布”编辑部

编审:纪家荣

责编:曾洁

编辑:蔡奕君、陈坚皓、许晓琪

来源:健康中国、佛山疾控、潮州疾控



1湘桥区委领导班子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召开
2潮韵元宵,灯耀古城!湘桥区举办“山水宋城 秀美潮州——2025年‘我们的节日·元宵’”文明实践活动
3【网络中国节·元宵】今日元宵节,月圆人圆事事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湘桥发布
发布湘桥区委区政府权威资讯,聚焦热点话题,提供便民服务,倾听群众声音,展现湘桥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