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在潮州乡村,有这么一些“新标配”

政务   2025-02-13 21:41   广东  

图片


“你的锄头放在农具房了吗?我想借来犁一下地。”2月11日傍晚,潮州市湘桥区城西街道上洲村村民川叔接到正在菜园里忙碌的好友电话后,随即骑了一辆自行车赶往菜地。到达后,他打开了农具房的门,从里面拿出锄头等工具递给好友。

潮州将加快仙洲岛等示范样板建设,连线成片打造4至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温亿中摄潮州将加快仙洲岛等示范样板建设,连线成片打造4至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温亿中摄

上洲村是仙洲岛上的一个村。坐落于城西街道的仙洲岛,四周被潺潺江水轻柔环抱,风光旖旎。潮州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仙洲岛等示范样板建设,连线成片打造4至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潮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也提出,要集中精力打造仙洲岛示范样板,全域推进清脏治乱,高效推进环岛碧道升级改造等。


然而,岛内400多亩的农田里,过去因管理松懈,致使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窝棚零散分布其间,犹如补丁般错落无序,破坏了仙洲岛原本优美的田园风光。“乱搭乱建的窝棚严重影响乡村的整体环境风貌,与整岛未来的打造提升发展规划不相匹配。”城西街道副主任陈坚表示。


川叔还清楚地记得,为了让杂乱无序的田间地头展露新颜,从去年开始,湘桥区就持续开展田间窝棚大整治,他家20余平方米的窝棚在今年1月初的一场清理行动中被统一拆除。


但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没了窝棚,很多村民的农具无从放置,只得随意放在田间。“村民们普遍反映,农具房对于他们是必不可少的。”陈坚说。


在配合清拆窝棚的同时,川叔考虑到种植的实际需求,向村里申请设置农具房。这给村里带来了新的启发——风貌提升,不仅要关注颜值,更要关注品质。城西街道决定统一建设农具房。


“可以提供三种大小规格的农具房给村民选择搭建。”“新搭建的农具房应该统一位置整齐度,可以设置在各片区农田中间处。”……在上洲村党群服务中心,城西街道及上洲村“两委”干部围坐一堂,商讨如何进一步深化田间窝棚整治工作,提升乡村整体环境面貌。


据悉,近期城西街道采取了多种措施协调解决风貌管控和窝棚杂乱问题,既提升田间风貌又满足农户需求,包括实地调研、组织村民大会、村干部商议、入户宣传以及动员乡达建言献策等。


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商讨,城西街道和上洲村最终确定了关于农具房进一步整治与规划的新方案:原有所有的违章搭建窝棚将一律被拆除,并在指定位置按照选定的统一风格新建农具房。对于参与新建农具房的村民,城西街道将发动社会力量筹集资金给予一定的成本补贴,降低大家的负担。

样板农具房前,村民正忙碌打理自己的莱园。董志豪 摄样板农具房前,村民正忙碌打理自己的莱园。董志豪 摄

而在川叔的申请下,城西街道和上洲村经充分征求村民的意见,也选定了一款以四面红瓦装饰屋顶作为统一样式的农具房,让川叔先行试用,也作为展示的样板房。


笔者看到,这间农具房整体构造采用了米白色钢板,屋顶以四面红瓦作为点缀,占地近10平方米。农具房里,锄头、镰刀、草帽、铁锹和水桶等日常打理莱地所需的工具都整齐地摆放着。在田间劳作休息时,川叔还会坐在菜地旁,泡上一壶香气四溢的凤凰单丛茶。


“未来农具房开展统一建设之后,仙洲岛的风貌肯定会更整洁。”望着农田,川叔笑着说。


与仙洲岛一样,正迎来镇村风貌品质新提升的还有饶平县浮山镇坪洋村。不过,除了“看得见”的景观之外,坪洋村更大的变化在于看不见的污水设施建设。

在坪洋村,沿街商铺原来的乱搭乱建和“三线”均得到整治。林楚楚 摄在坪洋村,沿街商铺原来的乱搭乱建和“三线”均得到整治。林楚楚 摄

水质碧绿通透,水面下的绿藻随波摇曳——这是笔者在坪洋溪旁一处水塘看到的景象。村民告诉笔者,过去这里可是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塘”,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塘和河道,导致蚊蝇滋生、臭气熏天。


黑臭水体得到显著改善,得益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潮州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一村一策”狠抓农村污水治理,确保4月底实现全市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这件事在坪洋村得到了扎实的落地——浮山镇驻坪洋村组长杨嘉勋告诉笔者,仅用时30天,坪洋村就完成了全村5个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终端建设,成为全县完成污水改造耗时最短的村子。


据了解,饶平县浮山镇结合各自然村水环境、地形地貌、常住人口分布等现状,“一村一策”科学制定治污模式。对于人口集中且无充足受纳体的村庄,采用集中处理治污;对于人口规模小且周边消纳田地较多的自然村,则采用资源化利用模式;对于居住分布不均且村内污水情况有区域差异的村庄,则采用分区差异化组合治污模式,最大程度地实现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和生态治理效果。截至目前,浮山镇共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7座,实现农污处理率由50%提升至80%,惠及农民2万余人。


据浮山镇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办公室副主任杨钦涛介绍,这些经过处理的“废水”变成了“肥水”,不仅为农作物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也有效推动了农业增产和环境改善。


在距离坪洋村6公里的东官村的“四小园”里,笔者看到,有村民正使用治理后的水灌溉菜园。“原先生活污水特别臭,自从通过排污沟渠盖板暗渠化,现在已经看不到污水了。”东官村村民王杭州点赞道,“不仅如此,还能将这些水就近引入周边农田、菜园、果园,真是一举两得!”


“湘桥发布”编辑部

编审:纪家荣

责编:曾洁

编辑:蔡奕君、陈坚皓、许晓琪

来源:南方+



1湘桥区委领导班子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召开
2潮韵元宵,灯耀古城!湘桥区举办“山水宋城 秀美潮州——2025年‘我们的节日·元宵’”文明实践活动
3【网络中国节·元宵】今日元宵节,月圆人圆事事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湘桥发布
发布湘桥区委区政府权威资讯,聚焦热点话题,提供便民服务,倾听群众声音,展现湘桥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