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动态】称多县尕朵乡幼儿园:多彩活动传薪火,弘扬文化育新苗

时事   2024-10-12 16:55   青海  

学前教育,是塑造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关键时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幼儿未来性格养成、生活习惯形成、审美能力提升、道德品质培养以及文化素养塑造,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称多县尕朵乡中心幼儿园积极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促使更多孩子深入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进而推动民族文化代代传承。



牦牛主题教室:牦牛文化的鲜活呈现



步入牦牛主题教室,宛如踏入一个微型的牦牛文化世界。教室墙壁上,彩泥绘制的画面琳琅满目,均围绕牦牛展开。在这里,孩子们能够看到源于牦牛的生产生活用品,每一件物品都在诉说着牦牛与当地居民生活的紧密联系。那些用彩泥精心绘制的牦牛食品,如曲拉、干肉、酥油、牛奶、酸奶、糌粑等,色彩鲜艳逼真,仿佛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黑帐篷模型格外引人注目,它是牦牛文化中牧民居住文化的象征,而放牧工具抛石绳(乌朵)则展示出牧民放牧的智慧结晶。此外,按照牦牛不同生长时期的样子及名字打造的主题墙,让孩子们深入了解牦牛在各个阶段的独特意义。这个教室恰似一本生动的牦牛文化教材,孩子们在日常学习与玩耍中,悄然接受着牦牛文化的熏陶。


家乡主题教室:尕朵的文化宝藏



家乡主题教室是尕朵乡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的集中展示之地。教室以尕朵乡极具代表性的尕朵觉吾山为核心内容。老师们亲手采摘的植物、药材等资源整齐陈列在展示柜中,让孩子们认识到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以百年碉楼布由嘉国、千年元代壁画、古岩画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墙,仿佛在向孩子们诉说着这座古老乡村的独特魅力。在这里,每一名幼儿都被赋予一个特殊的角色——家乡的小小导游。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既了解家乡的山川美景,又能自豪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乡,传播尕朵文化。


传统生产生活:体悟农耕与牧区文化



五一劳动节期间,孩子们的学习场所从校园拓展至牧区。他们亲身体验挤牛奶、酿酸奶、拾牛粪等牧区生活,近距离接触牧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回到校园,学校精心准备的各类小道具又为孩子们开启新的体验之门。他们可以体验搭帐篷、打墙、木雕、石刻、石砌、织毯子、挖蕨麻、挖虫草等各类劳动活动。孩子们认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这些活动中,对牧区的传统劳作及生产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传承传统民俗劳动文化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悄然种下。此外,校园里作为农耕文化体验区,专门预留了一片充满生机的小天地,种满了青稞。孩子们怀着兴奋与期待的心情亲自体验收割青稞,在这一过程中,深刻领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家乡传统节庆: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



尕朵乡的传统节庆独具魅力,糌粑季、夏卓玛琼季、泼水季、转山季等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校园里,小小幼儿们开始了解这些节日的意义。在园内活动中,孩子们身着盛装,化身背水小姑娘,成为节日的主角。他们以亲身演绎的形式了解节日内涵及意义,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让非遗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使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


演艺传统藏戏:传递传统文化的价值



传统藏戏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一名小小幼儿都有机会成为小小藏戏演员。他们登上舞台,演绎传统藏戏中的各类角色。尽管动作略显稚嫩,但他们眼中的认真与热情却无比炽热。通过演艺传统藏戏,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表演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成为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小使者,将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展现出新的活力。

尕朵乡中心幼儿园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搭建起坚实的平台。在这里,传统文化不再是遥远的记忆,而是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们将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带着尕朵乡的文化瑰宝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玉树融媒

编 辑 | 李莹

责 编 | 求永才藏

审 核 | 包利英

监 制 | 才仁巴毛

来 源 | 称多教育

转载请注明来源:玉树融媒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往期回顾


玉树融媒
玉树藏族自治州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讲好玉树故事、传播玉树声音!权威、分享、记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