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党委副秘书长、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索敏:坚持党的领导 突出治理效能 不断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民生   2024-11-21 12:48   新疆  

坚持党的领导 突出治理效能

不断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昌吉州党委副秘书长、社会工作部部长

“两新”工委书记 索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为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昌吉州党委社会工作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自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州社会工作的主线,对标对表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党中央和区州党委赋予的职责使命,学方略、谋创新、抓落实,着力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一、深化“微治理” 建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阵地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见效,根子在基层、重点在基层。要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把党的领导贯穿城乡社区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主动创造各族群众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深化以村(居)民自治章程为基础的民主制度配套建设,推动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引领、村(居)民为主体,多元参与共治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小区(片组)党支部-网格(楼栋)党小组”的三级组织架构,打通党建引领的“最后一米”,确保党中央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方针政策和区州党委工作要求在城乡社区全面贯彻落实。

  以推荐评选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社区工作法为抓手,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弘扬公序良俗,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在全社会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氛围。持续深化“五社联动”机制,从党建引领、资源整合、项目运作、人才培育、数字赋能等方面加强“五社”要素建设。着眼社区居民需求,引导社会工作者统筹设计“微治理”服务项目,支持社区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志愿者广泛参与,盘活社区公益慈善资源,解决社区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巩固各族群众和谐相处、和睦相亲的大好局面。

  持续完善党建带群建、群建促社建的制度机制,拓宽群团组织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预防违法犯罪的制度化渠道,更好发挥群团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切实让各族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持续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热烈氛围。依托昌吉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推动各类服务供给向基层下沉,持续打造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标准化试点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不断激发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二、搭建“大平台” 集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大合力

  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各族群众的行为准则和日常习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党组织引领下的党群共治协商组织体系,巩固现有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建设成果,推动议事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形成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行动自觉。发挥“党组织+下属委员会”作用,探索下属委员会成员列席村(居)民议事协商会议制度,对各族群众反映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研究论证,切实回应各族群众关切和呼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严格落实区州关于减负工作的要求,围绕“六张清单”,进一步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推动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着力落实和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政策举措,探索建立“村社吹哨、社会组织、社工集合”的城乡社区治理模式,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切实将城乡社区治理效能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源源动力。

  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特别是少数民族专业人才的培养开发、选拔使用、激励保障全链条管理服务,积极推动驻州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学科,着力搭建政府、学校、社会三方协作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交流平台,建立完善闽昌两地社会工作帮扶协同发展机制,推动有条件的社区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基地,不断提升社会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人才支撑。扎实推进县(市)、街道、社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县(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村(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室”三级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统筹社会专业力量和志愿者下沉基层一线,拓展延伸服务领域,链接整合社会资源,持续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干事创业的能力。

  三、架设“连心桥” 汇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心民意

  坚持将凝聚民心民意、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社会工作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传承发扬“枫桥经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起来,用好各类社会工作服务阵地,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深入群众开展宣传宣讲和志愿服务。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以信访工作“五个法治化”为主线,不断深化信访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更多力量向基层下沉、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深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信访积案化解,切实把改革成果转化为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实际成效,更好地倾听各族人民心声、服务各族群众,化解矛盾、防范风险、维护稳定。

  健全完善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制度体系,不断畅通人民建议征集渠道,探索建立与人大常委会、政协、统战、高校、人民团体等单位联络机制,用好信访、地方领导留言板、12345便民热线等线上、线下渠道,建立特邀建议人等工作制度,收集汇集各族人民群众提出的具有建设性、战略性的建议,认真梳理分析、科学研究论证,提交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加强人民建议的跟踪督办和成果转化,推动形成闭环的正向循环效应,真正让人民建议“金点子”转化为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连心桥”。

  立足各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一老一小”等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志愿服务。大力支持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和品牌建设,指导卫生健康、退役军人、青年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分类别、分领域挑选特色项目,推动提档升级,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在志愿服务组织中依规设立党的组织,注重在优秀青年志愿者特别是在少数民族青年志愿者中,发展那些政治坚定、实绩突出、表现良好的志愿者为党员。积极引导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互益的格局,不断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来源:昌吉州党委统战部

编辑:马永芳

校对:于瑶、高云哲

责编:刘雪

审核:李炜玢

终审:刘建鑫

投稿邮箱:cjrbs@sina.com

昌吉零距离
介绍昌吉,我最全面;说明昌吉,我最深刻;解读昌吉,我最权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