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9日
来源:潮新闻
记者:许伊雯 罗怡
低价股权交易看似诱人,但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债务风险或法律纠纷。业内人士提醒,竞拍者多数看中标的公司的某项资产或资质,然而在参与此类交易前,需全面了解标的公司的资产状况、债务情况以及潜在法律风险,避免因“捡漏”而陷入更大的财务困境。
图片图源:阿里资产
1元拍下公司80%股权
据海报新闻报道,此次拍卖的相关咨询负责人任经理表示,这次拍卖是正常的公开拍卖,流程都符合规定,不存在私下交易。关于公司是否存在负债,是否会让竞买者“捡漏”不成反而背上债务,任经理表示,拍卖公告里已经披露,该内容需要竞买者自行了解。
“白菜价”拍卖频现
图源:阿里资产
图源:阿里资产
低价股权交易不仅在拍卖平台上屡见不鲜,在A股市场也时有发生。
律师:竞拍者多数看中
标的公司的某项资产或资质
这些看似“白菜价”的交易究竟是“捡漏”良机,还是暗藏风险的“烫手山芋”?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信息?
2月8日,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朱逸聪律师接受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类低价拍卖股权事项的产生,竞拍者多数是因为看中标的公司的某项资产或资质,但在实际交易及后续经营中往往存在大量的问题。
朱逸聪律师指出,主要问题包括:
一是公司可能存在大量未披露的潜在债务,如银行贷款、应付款或未决诉讼可能引发的债务;
二是公司资产可能存在严重瑕疵,例如产权不清或被抵押、质押;
三是公司可能涉及法律纠纷,包括其他利益方重新追责,或原实控人为谋取利益而人为设置法律纠纷障碍等。
“在公司资产隐匿案件中,外部人员往往难以查明其潜在或已取得的资产。”
朱逸聪律师进一步分析,若公司以极低价格如1元转让资产,可能存在两种情形:
一是受让方通过获取客户资源和渠道,以新主体开展业务;
二是利用原公司的资质,与第三方合作规避风险。
此外,竞拍者和标的公司实控人可能存在关联。
朱逸聪律师强调,实务中,此类资产通常会被转移至“干净”主体,以避免原公司的法律纠纷和债务风险。若资产仍留于原主体,潜在纠纷难以估量。
*点亮【在看】,扩散关注最新消息。
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现在必须加星标,多点在看,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如果不想错过“李志轩”的文章,记得设为星标哦,以前加过的也需要重加。
人生总有遗漏,加了星标,我们才不会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