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科普|海洋的肖恩——叶羊

文摘   2024-12-15 23:17   山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动植物科普

       海洋有属于自己的小羊肖恩——叶羊,海洋小生物,海蛞蝓的一种,体长只有5毫米,拥有一双黑色的豆豆眼和萌萌的触角,还有两坨腮红,像陆地上的小绵羊,背着绿色的壳,简直就是一盆会移动的多肉,叶羊不仅有可爱的外形,还是地球上为数不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动物,它们吃完海藻后,能把海藻的叶绿体转化到自己体内,从而拥有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

中文名:叶羊
拉丁学名:Costasiella kuroshimae
别名:Leaf Sheep、小绵羊海蛞蝓



Children's Day

       叶羊是甲壳类软体动物,是藻类海蛞蝓家族中的一员。它是一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动物。叶羊只能长到五毫米的长度,具有萌萌的外形,就像陆地的小绵羊。故名为“叶羊”.

      “叶羊”以进食海藻为生——看上去就像真的小羊一样。听到叶羊的名字估计很多人都不熟悉,但是说到另一个名字大家应该会更熟悉一些,那就是海兔。按照生物学上的分类,叶羊隶属于海兔科、海兔螺属,同时它们也是海兔螺属中最特别的一种。因为其他的海兔螺都是有外壳的,并且有的海兔螺外壳相当的厚实坚硬。而叶羊的外壳却已经完全退化。它们只有背面有近乎透明的薄薄的外壳,有的具有珍珠般的光泽。

      叶羊常见于日本,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海,它以草类(海藻)为食,叶羊利用进食到体内的叶绿素,为身体制造养分,具有可以将食物中的叶绿素转化到自己体内,并为自己所用的盗食质体。

      从生命形式来说,叶羊属于低等生物,但是这种生物的存在又是最环保无害的。

Children's Day

       一开始,它们并不是绿色的。它们从卵里孵出来之后,在没吃海藻之前,他们一直是透明的,并且与它们的父母长得并不相像。直到吃了藻类之后,他们才会慢慢的变成绿色,发育成熟。他们利用装进体内的叶绿素,为自己制造养分。这样海蛞蝓就不用进食了,每天晒晒太阳,即可存活下来。

光合作用原理
      “叶羊”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动物。当它们进食海藻时,可以吸收食物里面的叶绿素,并将其转化到体内。这个过程被称为盗食质体(kleptoplasty.)。以往认为盗食质体只可以在单细胞生物进行,使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得以生存。


       初生的叶羊和大多数的海兔科动物一样也是透明的,如果在海水中人的肉眼甚至很难发现它们。也正是靠着这一特性,叶羊可以躲避许多猎食者的袭击。毕竟它们的身体又弱小又没有制造毒素的能力,一旦被猎食者盯上,几乎必死无疑。透明色几乎是它们保护自己的唯一手段了。虽然这个“隐身技能”能帮助它们躲避猎食者,但是同样是为了生存它们又不得不舍弃这项特殊技能,因为叶羊非常弱小,基本上不具备捕食的能力,所以它们只能吞食海藻,利用海藻的叶绿素让自己的身体变绿,从而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身体所需的养分。

       在与叶羊一起探索海洋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力。每一个生物都在构成着这个美丽而神秘的海洋世界,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和保护它们。正如叶羊般坚韧、勇敢地面对海洋的挑战,愿我们像叶羊一样,在生活的海洋里航行,永不放弃,勇往直前!让我们携手保护海洋,共同守护地球的美好未来!

Children's Day

编辑:张家婧

初审:彭一

复审:杨春雁

终审:翟保评

签发:彭一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22生科师范一支部)



忻州师范学院生物系

微信号:xzsfxyswx


忻州师范学院生物系
忻州师范学院生物系官方平台,为您提供最新的生物系咨询,服务于广大生物系师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