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科普|认识金斑喙凤蝶

文摘   2024-12-02 21:50   山西  

点击蓝字 关注小生

走进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来自动物界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节肢动物门。它们的身体由一列体节构成,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也有头部与胸部愈合为头胸部,或胸部与腹部愈合为躯干部。它们的重要特征是体外覆盖着几丁质的外骨骼,又称表皮或角质层,在生长过程中要定期蜕皮。节肢动物门下含5个亚门,除三叶虫亚门已全部灭绝外,现存的节肢动物可分为肢口纲、蛛形纲、海蜘蛛纲(螯肢亚门);头虾纲、桨足纲、鳃足纲、软甲纲、颚足纲(甲壳亚门);内口纲、昆虫纲(六足亚门);倍足纲、唇足纲、少足纲、综合纲(多足亚门)14纲。目前人类已发现的节肢动物大约有110万种,占动物总种数的85%。它们广泛分布于天空、水体、陆地以及动、植物体内、外,具有复杂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在环境中扮演着丰富多样的角色。

       节肢动物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具有生态、经济等多种价值。同时,他们坚硬的外骨骼易于形成化石留存,在地层对比和沉积环境指示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金斑喙凤蝶

拉丁学名:Teinopalpus aureus

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 鳞翅目

Vol.1

金斑喙凤蝶的简介

       如果要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内评选一类最受人喜爱的物种,鳞翅目家族的许多成员一定榜上有名,其中又以各种“蝴蝶”最负盛名。无论是翩跹花丛的菜粉蝶、闪烁惊艳的光明女神闪蝶,还是以浩荡绵长的迁徙震撼世界的黑脉金斑蝶,都是故事和影视作品中的常客。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物种,虽然在名气和美貌上都堪称蝴蝶家族的佼佼者,却也因罕见与稀少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它就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享有“无冕国蝶”称号的金斑喙凤蝶。

       金斑喙凤蝶是鳞翅目凤蝶科喙凤蝶属仅有的两个已知种之一(另一个种为喙凤蝶Teinopalpus imperialis),其分布范围极为狭窄,主要生活在中国、老挝和越南少数地区的高海拔常绿阔叶林山地内。由于稀少珍贵,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也是许多研究者和蝴蝶爱好者心中的梦幻之蝶。

金斑喙凤蝶(上)与喙凤蝶(下)      来源:wikipedia

Vol.2

外形特征

       金斑喙凤蝶是一种大型凤蝶,其体长3cm左右,翅展8-9cm。它们的两性显著异型:雄性体、翅因满布鳞片呈翠绿色,底色则为黑褐色;前翅近三角形,外缘内凹,近中部具1条内侧黑色而外侧黄绿色的斜横带,此带以内区域色浓而以外区域色淡;后翅面积小于前翅,外缘齿状,有翠绿色月牙形斑纹;中域有金黄色大斑;在黄斑中部有1个条形黑斑;后翅的尾状突出细长(称为尾突),末端一小截颜色金黄。雌性体型更大,翅面有大范围白色区域,绿色部分较少;后翅中部也没有金黄色大斑,但末端有晕染状浅黄色区域;翅型与雄性相近,但后翅外缘齿突延长,状如具有多条尾突。

金斑喙凤蝶雌雄差异(上为雄蝶,下为雌蝶)     来源:wikimedia Commons

       金斑喙凤蝶中文名称中的“喙”得名于其头部的鸟喙状结构,这是它们发达延伸的下唇须。该结构在其他凤蝶中并不明显。

金斑喙凤蝶发达延伸的下唇须(白圈所示)   来源:wikipedia

Vol.3

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

       金斑喙凤蝶是亚热带、热带高山物种,栖息于海拔1000 m左右或更高的常绿阔叶林山地,气候环境温暖湿润。雄性金斑喙凤蝶具有一定领地意识,常停落于树顶观察环境,会在一个区域内不时巡飞并驱赶进入领地的其他雄蝶。雌蝶活动则需要较高温度,故一般相较雄蝶更为罕见。

访花的金斑喙凤蝶 来源:wikipedia

       金斑喙凤蝶在活动区域内的分布与其寄主植物的分布密切相关。对金斑喙凤蝶幼虫,目前已报道的寄主植物和疑似寄主植物均属木兰科,多为高大乔木树种。成虫则喜食杜鹃花科等植物的花蜜。和凤蝶科多数其他物种类似,雄性金斑喙凤蝶会在溪流边吸水以补充盐分,但该现象在雌性中较为少见。

在溪流边吸水补充盐分的金斑喙凤蝶雄蝶      来源: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Vol.4

繁殖方式

       金斑喙凤蝶雌雄异体,依靠体内受精繁殖后代。每年的4月和8月通常为它们的繁殖季。在交配期内,雄蝶常在领地内巡飞,当有雌蝶进入则主动上前求偶以寻求交配机会,并开始相互快速追逐。交配时,雌雄蝶的生殖器彼此对接,该过程会持续半个小时到三个小时,交配完成后,雌蝶继续进食并选择正午温暖时分产卵,雄蝶则停止进食并很快死亡。

金斑喙凤蝶的交配    来源:人民网

       和鳞翅目其他昆虫一样,金斑喙凤蝶为完全变态昆虫,即一生中包含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它们的卵呈扁圆形,淡紫色,直径通常只有2mm左右,产于叶面上,分布呈“一枝一叶一卵”形式。

金斑喙凤蝶的卵(一片叶子上只有一枚卵) 来源:人民网

       金斑喙凤蝶幼虫包括五个龄期(即1龄至5龄),当卵孵化后,刚诞生的幼虫会吃掉包裹自己的卵壳。

金斑喙凤蝶幼虫及其取食的卵壳          来源:人民网

       金斑喙凤蝶低龄(1龄)幼虫呈黄褐色,有毛,末端白色,外观拟态鸟粪。它们以木兰科植物的枝叶和嫩芽为食,会将未食尽的叶片沿叶柄切断,以避免天敌通过食痕发现它们的行踪。

金斑喙凤蝶低龄幼虫及其鸟粪状外观

来源:人民网

       待1龄幼虫成长为2龄幼虫后,它们的体色会转变为绿色或黄绿色,通体光滑无毛,背腹中央和尾部两侧出现白色条纹,体节两侧有白色或蓝白色斑点。幼虫在取食过程中会不断将粪便排出体外。

金斑喙凤蝶幼虫的排泄 来源:人民网

       金斑喙凤蝶幼虫的成长速度非常快,从1龄至5龄体长增长可达11倍,随着幼虫不断长大,其背腹中央白纹将逐渐加宽变淡,眼斑环纹亦将不断加宽,幼虫会通过一次次蜕皮以继续成长。


      金斑喙凤蝶的老熟幼虫(即5龄幼虫)呈黄色,全身散布红褐色斑点。当达到成熟后,幼虫会主动从寄主植物上掉落到地面,寻找适合化蛹的地点。

寻找化蛹地点的老熟幼虫 来源:人民网

       在结蛹过程中,金斑喙凤蝶幼虫将以最后的副脚和白色缢带吊起身躯,呈锥状开始蜕皮,直到形成绿色的蛹。这种蛹叫做缢蛹。蛹的背面扁平近菱形,背腹呈黄绿色,其余地方呈绿色,中胸背面有1个喙状突起,称为角突。金斑喙凤蝶蝶蛹形态同样具有雌雄差异,雌蛹比雄蛹大,喙状突起末端分两叉,末期蛹体平扁;雄蛹喙状突起末端不分叉或不规则,末期腹面略凸,蛹体近似圆锥体。

金斑喙凤蝶蛹(可见白色缢带) 来源:人民网

      金斑喙凤蝶会以蛹越冬,次年4月羽化,羽化后的成虫寿命仅有20余天,因此会立刻开始交配,并在交配一周后陆续死亡。这一代成虫产下的卵会在5月中下旬孵化,以蛹越夏,并在7-8月羽化,进入新的轮回。

羽化中的金斑喙凤蝶    来源:大江网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广泛宣传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将属于金斑喙凤蝶的空间归还给它们,站在安全距离之外,用心欣赏自然缔造的瑰丽奇迹,一起向更美好的未来共同前行。我们,一起向自然!

编辑:杨靓颖

初审:彭一

复审:杨春雁

终审:翟保评

签发:彭一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京林学会)



忻州师范学院生物系

微信号:xzsfxyswx


忻州师范学院生物系
忻州师范学院生物系官方平台,为您提供最新的生物系咨询,服务于广大生物系师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