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 拨 股
文/李荣福
剔拨股,是活跃于民间私家的一道面食。这个名称比较“生猛”,从字面看,舞刀弄枪的,似乎与面食并不相干。
但剔拨股的确是地地道道的面食。剔与拨,是针对面饼进行的连贯性动作,借助厨具进行精细化分离;股,可理解为量词。三个字合在一块,就是一小条一小条地把面饼剔拨成面条下在锅里。从大框架讲,剔拨股属于面条这一科目,不过与刀切面有不小的区别。
剔拨股的面团,要软和很多,不能下手和,下手和成的面筋道太大,不易剔拨。要用窄一些的铲子拌拧成面团,比河捞面还要稀软些,拌好后醒上一会即可使用。别看面团软和,因剔拨成的面条粗了不少,煮出来并不软,感觉与面条的口味略有不同,年轻人们都爱吃。
剔拨股有专用厨具,一个小扇面似的铁托片,一马平川,一根专制的四棱铁条,一把铁铲。把面平铺在托片上,拍压成匀匀的面饼,一次性筷子那么厚,左手擎面饼,右手持铁条,把面一条一条地拨进滚开着的锅里。拨的时候,根据各人的喜好拿捏好粗细,想细,面饼铺压得薄一点,剔拨得细一点。想粗,则反之。也要掌握一个“匀"字、一个“透”字,即拨匀,还要剔得开、分离透,避免“藕断丝连”。
过去并没有这种专制的厨具,但剔拨股照吃不误。农妇们用的是菜刀,把面铺在刀面上,压平,用一根竹筷子拨面,十有其九都是这样的操作。动作娴熟者,竹筷不停,面条飞落,很有节奏,两片面饼就能捞满一碗。
剔拨股,食名来自于民间,做法也原创于民间,花样更是发展于民间。农妇太忙了,常常到了饭点才收工归来,一家人都饿得肚子叫唤。吃罢饭,还有必须赶时间完成的零碎家务,赶快烧旺灶火,锅里炒上臊子,盆里快速和面,来不及动擀杖面板,直接剔拨下锅,这才叫农家“快餐”呢。也有的是一个人吃饭,图省事,便吃剔拨股,甚至干脆不炒菜,把剔拨股捞出来,上火一炒,叫炒铁拨股,吃了后喝上半碗热面汤,也算一顿饭。吃河捞抿圪斗,总有一点遗漏的面团,刮出来按压在刀面上,拨到锅里,也是剔拨股,够一大口。
饭店有一种主食叫“剔尖”,与剔拨股可谓双胞胎。其实二者也有些微区别。首先是面的要求不一样,剔尖面要更软一些,接近于可流动状态。其次是工具不一样,剔尖盛面的是器皿,口径大,拨面的木条长而宽。再次,剔拔股基本呈一般粗细的条状,剔尖则两头尖。造型上,剔尖更长一些,剔拨股更匀一些。
以前的农家平时吃不上细粮,剔拨股多为玉米面,最多“两掺面”(玉米面和白面),煮出来质地偏硬,胃口不好的人不好消化,所以要在锅里多煮几个滚儿。同样一碗面食,剔拨股吃上特耐饥,这不是心理作用,而是因为吃到肚里消化慢。
时代在发展,剔拨股也在跟进。首先是使用工具,工艺上讲求精致,易操作,面条出来偏细、更匀、受欢迎,其次是浇的臊子上,质量高了许多,如肉炸酱、鸡蛋西红柿、豆腐炸酱等。还有的爱吃炒剔拨股,不是肉炒,就是蛋炒,配菜也多种多样,比如用青椒、葱头、鸡蛋、西红柿,配点甜面酱,炒出来的剔拨股色味俱佳,看看就食欲大开,再配上一碟子葱炒辣椒或一头大蒜,那就更美了。吃遍家常便饭,剔拨股仍然是餐桌上值得一尝的美味。
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