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包头这个新地标被多次提到。
11月4日,包头市委书记丁绣峰主持召开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运营方案汇报会。
11月10日,丁绣峰调研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进展情况。
11月16日,丁绣峰再次主持召开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运营方案汇报会。
对!就是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
11月以来,包头市委书记三次就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听取汇报、专题研究。
同时,包头官方媒体也推出了大量相关报道,既有文字图片梳理,也有通过AI技术重现当年情景,吸引了不少人关注。
那么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在哪?什么样子?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老街巷、老院子、老情怀
有句话这样说,包头文化根在东河,魂在北梁。
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就在北梁三官庙社区。
文化爱好者刘清成告诉双翼侠,东河区三官庙街区附近是走西口先辈来到包头最早的落脚点,也是包头蒙古族最早定居点。两百多年来,这里一直是老包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包头最早的巡检衙门、最早的商业街、最早的商会、最早一批寺庙都在它周边。
三官庙街区由召梁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四道巷及两端东西街道组成,具有浓郁的古风古韵。特别是约200米长的二道巷,几乎保存着完整的历史风貌。
留存至今的王家大院、巴家大院、刘家大院等19处院落,既集中体现晋系建筑风格的内核,又富有草原文化宽敞、厚实的特征。这些老街巷、老院子,古民居的一砖一瓦、雕梁画栋,承载着上百年的历史。
而且,很多包头人是晋商走西口的后代。包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像正月十五踩高跷、转九曲、抬脑阁,还有喝酸粥、吃油炸糕、小孩圆锁等等,都是走西口遗留至今的风俗。
老街巷、老院子,加上老情怀,咋能不出故事!
根据报道,此次包头打造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就是要挖掘“走西口”的历史印记和时代精神,通过珍贵实物、人物故事等,在润物无声中将文化元素嵌入到各个场景中,把“走西口”历史文化展出来、讲出来、融起来,让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持久地活起来、火起来。
新模式、新体验、新文旅
如何让老建筑、老物件重新焕发生机,成为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在前期设计、规划上的重头戏。
双翼侠发现,在官方的报道中提及到的一些关键词,值得关注。
“运营前置”
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将运营纳入其中,将保护与利用、历史元素与商业业态统筹好呈现好,确保项目建成后有人气、可持续。
“活化利用”
要尊重历史,坚持修旧如旧,避免过度干预和现代化改造,尽可能把原有建筑的风貌展示出来,实现在活化利用中保护。
“新文旅、新消费”
坚持系统规划、总体设计、分步推进的原则,精心打磨规划设计方案,在整体规划设计的框架下,尽快把可开发利用的区域做起来,确保明年春节时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一个有全新体验的文旅产品。
突出“真文物、老时光、新消费”的理念,在风格和业态上精雕细琢,通过创新文化体验和消费场景,与包头其他文旅产品实现差异化发展。
有得转、有得看、有得吃
不仅仅是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同样有得转、有得看,还有得吃。
三官庙街区处于东河区城中心,东边是转龙藏、西边是福徵寺、南边有南龙王庙、东河槽,北边有刘宝窑子,出门不远就是东门大街、工业路等餐饮集中地段。
到这里观光游玩,既可以了解人文历史,观赏自然风光,回顾红色印记,还能品尝地道的此地饭,寻觅老包头味道。
将视线再稍稍扩大一点,王若飞纪念馆也不远,包头红街很好看,包头金街的coffee向你召唤,南海公园不能再美一点。一条条city walk的线路,近在眼前。
谁懂啊!包头这个新地标的含金量还在上升。还有大约一年时间,这处老院落、老街道将焕发新面貌,迎来它新的生命。
最后以一副对联结尾。
上联:老街巷、老院子、老情怀
下联:新模式、新体验、新文旅
横批:有点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