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悦龙门”微宣讲】芝兰盈袖 让非遗绽放迷人光采——文化和旅游局王洋

民生   2024-12-11 23:56   陕西  



大河汤汤,大江滂滂,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与情感的光芒。它承载着民族的记忆、精神的寄托,是我们前行的基石,也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韩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时代巨变的波澜不惊,史记洪流中的瞬息万变,都不着痕迹的投射在这片土地上,转化为丰富而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积攒了绚丽而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最终化作我们每个韩城人心底最深的热爱与眷恋。
早在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非遗文化的传承,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它让我们不忘根源,始终保持对自身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然而,非遗文化的传承并非一帆风顺。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着被遗忘和失传的危险。那些古老的技艺、民间的艺术,正逐渐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

 68岁的老人赵文花,是韩城剪纸渭南市级传承人。尽管生活清苦,但她从未放弃过剪纸这门手艺。她的剪纸作品,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民间的韵味。为了让这门手艺不失传,老人免费招收学徒,耐心地传授剪纸的技巧和心得。在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剪纸产生兴趣,他们不仅学会了剪纸的技艺,更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为了传承韩城的行鼓文化,我们文化馆的张欣老馆长,面临经费不足,专业演员缺失的困难,怀揣着一份热忱一份坚定,从零开始一边解决经费,一边协调演员,每天带着一群演员在黄河边上晒着、练着、呐喊着。这才有了我们舞蹈《行鼓行》在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上的大放异彩。
正是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肩负起了非遗文化传承的重任。他们是那些坚守传统技艺的工匠师傅,用一生的时间去钻研、去磨练,只为将精湛的技艺传承下去;他们是那些热衷于传统文化的学者,深入研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通过教育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我们的文化;他们是那些民间艺人,用自己的热情和才华,演绎着古老的故事和传说,让文化的火种在人们心中燃烧。
近年来,在韩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按照“文旅融合扬名”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推动非遗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省、市三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不断完善,《让非遗在景区传承和绽放魅力》成功入选中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案例,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韩城美呔呔》广场舞风靡韩原,《韩城嗨起来》等秧歌舞曲参加全国民歌展演,韩城市连续多年荣获陕西省非遗特色示范市称号。光彩夺目、独具特色的韩城非遗已成为陕西省对外文化交流一张闪亮的名片。

 在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同时,我市认定了16家非遗工坊,其中龙门秦晋里、“梭鱼舞手织布”“学巷醋坊”等都是韩城知名品牌,这些企业吸纳脱贫人口,带动就地就业,累计帮扶脱贫人口1100余人,让传承和经济获得双丰收的同时,也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非遗文化的传承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我们乘着时代的东风,以微毫诠释盛大,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让我们携手共进,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用我们的行动传递文化的力量,让中华民族在曼妙风姿中绽放光彩,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融媒记者丨张涛 高鲲 刘凯旋 朱娜

本期编辑丨田真

责任编辑丨赵静

韩城新闻
重整行装再出发,浴火重生开新局 了解市域动态,关注民生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