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之名源于安德县,安德县之名源于德水,秦更黄河名为水,因德水流经县内,故以为名。汉在今陵县设安德县,隋唐改称德州。明移德州于今地,设德州卫。民国改为德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设德州卫。1950年6月建立德州专区,1964年更名为德州地区,1994年12月改设地级德州市。
明洪武七年移德州治于今城区,始名德州。民国元年改称德县。1946年6月德县解放后,置德州市。199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县级德州市更名为德州市德城区。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乐陵县。大阜曰陵,乐则取四民用足,国乃安乐之义也。1988年9月1日,撤县设市。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改祝阿县为禹城县。1993年10月18日,撤销禹城县设立禹城市。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在今陵县城置安德县。公元九年王莽改制,设定安公国,治所安德(今陵县县城),元宪宗二年(1252年),升将陵县为州,称陵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为陵县。洪武七年(1374年),将陵县、安德县合并称德州,州治所在陵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安德县,称陵县,陵县之名称始于此。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德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陵县,设立德州市陵城区,以原陵县的行政区域为陵城区的行政区域。公元1128年,因临鬲津河而得名的临津城毁于大水,迁至现址,取“安宁”之意,改名宁津县。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庆云县。城东有一卧龙岗。冈上树繁草盛,其上空常被云雾笼罩。史记天官书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是谓卿云。'卿云,古以为祥瑞之气,取其意,且卿通庆,故取名庆云。秦时置漯阴县。南朝宋孝建二年(455年)改称临邑县。金天会八年(1130年)撤齐河镇设县,始称齐河县。另,齐河县,因城临济水,济水又名齐水故名。齐河的县城叫晏城,是齐相晏婴的封地。平原县因周围地形平坦而得名为平原邑。秦代(公元221年)以平原邑置平原县。夏津县原称县(汉置),隋大业间改县置夏津县。以华夏民族及地处古黄河大渡口而得名。战国时属赵地,因地处赵国东部边塞,四无山阜,为防御强齐入侵,岁饬武备,修筑城防以屯兵,是谓武备之城。西汉初年,设东武城县。西晋太康年间,改称武城县。整编来源:禹城 整理编辑:大禹城事。声明:转载或引用图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