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财务,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点枯燥,毕竟整天和数字、表格打交道,但其实,在财务工作中,有两件事儿是大家很关心的:一个叫财务舞弊,另一个叫财务调节。
财务舞弊就是通过动歪脑筋、造假账,或者其他手段,把公司的财务状况看起来比实际好得多,甚至是掩盖一些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某公司为了让自己的利润看起来漂亮点儿,就故意夸大收入,缩小成本,或者干脆虚构一些交易。
你看,这样做账的公司对外一看,哎呀,利润蹭蹭往上涨,业绩似乎特别好,但实际上钱并没有真的挣到。
财务调节是在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合理的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优化和调整,让公司的财务数据更符合战略规划,或者给外界一个更稳定的形象。
公司可以通过控制库存、延迟支出或提前确认收入来调节利润。比如年底到了,公司发现今年的利润高得离谱,超过预期。
老板可能就会要求财务人员把一些收入放到明年确认,或者提前支付一些费用。
这样一来,今年的利润就没那么高,而明年的财务状况也会更好看点儿。这种做法虽然在操纵利润,但并没有违反规定。
财务调节的关键在于,它是利用现有的法律和会计准则做出的调整,属于合法操作。
在公司财务管理中,财务舞弊和财务调节常常发生在特定的会计处理方法上,像固定资产折旧、收入确认、研发费用资本化这些领域尤为常见。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可以采取多种合法方法,这给了企业一些调节利润的空间。常见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
这些调节都是合理合法的选择,企业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选择不同的折旧方式,能够在不违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当期的财务表现。
财务舞弊的典型手法是故意拉长或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甚至虚报折旧金额。
比如公司为了虚增利润,故意拉长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甚至把一些已经损坏、无法使用的固定资产继续留在账面上,避免确认折旧损失。
还有一种方式是,不确认折旧。也就是说,账面上有固定资产存在,但公司就是不计提折旧,导致账面利润虚高。
收入确认一直是财务报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收入确认方式会直接影响公司当期的利润表现。合法的财务调节可以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或延迟确认收入来平衡公司的财务表现。
管理层根据当年利润表现特别好时,公司可能会通过延迟确认收入,把一些收入推到下一年,以免当年的利润数据看起来太高,导致后续业绩难以超越。
这种收入调节行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属于合理操作,它并没有虚构收入或者瞒报收入,只是对收入的时间点进行了调整。
舞弊方式是虚构客户或交易。某些企业在做账时,干脆“创造”出不存在的客户或交易,把虚构的收入列入报表,导致整个公司财务报表看起来非常健康,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些收入。
财务调节和财务舞弊虽然都涉及对财务报表的处理,但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财务调节是在会计准则范围内合理优化财务数据,而财务舞弊则是为了掩盖真相、误导外界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