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团圆
恰逢月圆 中秋团聚
灭
烛
怜
光
满
竟
夕
起
相
思
情
人
怨
遥
夜
天
涯
共
此
时
海
上
生
明
月
中秋月圆 阖家团圆
又是一年中秋至
明月千里寄相思
中秋,是花好月圆的好日子
愿今夕清辉胜过往
与君共婵娟,岁岁又年年
中秋节,又称月圆节,
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月活动。
根据历史记载,中秋节最早出现在唐朝,
盛行于宋代,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民间节日。
人们在这一天庆祝丰收,
感恩自然,
同时也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中
秋
传
说
01
嫦娥奔月
相传后羿射日后,从王母娘娘处得到一包成仙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不料这一幕被小人逄蒙看见,趁后羿外出狩猎,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情急之下吞服仙药奔月。后羿归来,只能仰望夜空,对着月中的身影呼唤爱妻,摆上香案、放上果品,遥祭嫦娥。中秋节这天祭拜月亮的习俗便世代相传了下来。
02
玉兔捣药
玉兔捣药是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之一。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被称作"玉兔"。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其药为蛤蟆丸,服用药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了月亮的代名词。古时,文人写诗作词,常以玉兔象征月亮,如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即以玉兔代表月亮。
中
秋
习
俗
01
祭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
02
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桂香浮动,月满人间,
愿这美好的时刻定格为永恒,
你的生活如同这中秋之月,
圆满无缺,幸福绵长。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