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发挥我校大学生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学习小组的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法学院团委组织同学们开展了2024年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鼓励法学学子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法学学子们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服务社会,维护公平正义,下面让我们听一听他们对于这段难忘经历的感悟吧!
实习地点:四川省西昌市
实习单位:西昌市人民法院
实习内容:记录开庭,旁听庭审、网上调解、法院下乡调解;文书送达;学习民事判决书写作;整理卷宗归档等工作
作为一名法学生,我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恭行”,所以我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如何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作为青年也应当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实践中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到基层一线去”。我选择去到西昌市人民法院的东城法庭实习,我实习的主要工作是记录庭审、送达文书以及整理卷宗。
在近一个月的实习中,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当事人和纠纷,理解他们的不易,也明白法律的重要性。无论是劳务合同纠纷,还是民间借贷纠纷亦或是其他的纠纷,大部分的当事人缺乏基本的法律观念,只在乎自己利益,而不注重法律证据的寻找,当然造成这些的与当地的环境可能有较大的的关联性,但是这并不是逃避法律责任的借口。因此,在与当事人的沟通过程中,我们要将法言法语换成能够让当事人理解明白的语言,让他们知晓自己案件的现状。
而法院也支持能调则调,这样不仅能够让法院工作简单化,而且能够保障当事人的利益以及相互的信任。在庭审中,我多次遇到当事人或是代理人提交证据以及阐述证明目的被法官驳回后的争论,一次次在法官的说明以及法槌的敲击下才结束。亲身体验庭审,我深刻认识到法律的神圣和严肃、法律普及以及司法公正对社会的重要性。我对法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庭上,他们十分的严肃,他们在神圣威严的国徽下审理案件专业的维护着每一个案件的公平正义;在庭外,他们平易近人,教导我法律知识,询问我未来规划,为我的职业规划提出专业的指导意见,和大家话家里家外的日常。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通过这次短暂却充实的实习,我积累了经的经验与见识,熟悉了诉讼的过程,体会到了司法的温暖,看到更真实的世界,也更加明确了未来的职业方向。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多参加社会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去理解法律,提高专业素养,争取在以后为我国的司法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一份力。
青年强,则国家强。“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法治人才的重要途径。同学们既锻炼了将知识付诸于实践的能力,也更加坚定了投身法治中国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法学学子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拓宽职业视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编:法学院分团委
编辑:杜鑫博
初审:周 博
复审:刘士明
终审:高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