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小年忙
擦窗扫地净灶膛
送得灶王上天去
多多美言迎吉祥
今天,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
距离春节只有7天了。还在外奔波忙碌的你,赶紧收拾行装,准备回家过年吧!
小年到底是哪天?
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
俗话说,“小年”不小。这天以后,人们开始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年习俗
“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
灶神,本是因为万物有灵观念驱使以及对上古人发明火烧食之功的崇拜、感念而臆想出来的神。《周礼》称“颛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灶神在上古是指火神祝融氏,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才出现了人格化的灶神。
所谓“送灶”,就是把旧年的灶神神像取下来焚化,表示灶神已经“上天言好事”去了。
祭灶的习俗表面看是人对神的敬畏,其实是人对发明火的先贤功德的感念。人们赋予灶君“司命”的职责,通过一送一迎的神圣祭祀仪式,教育主灶之人和家人不要铺张浪费,要勤俭持家,从而达到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目的。
>>祭灶吃糖瓜
“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这是一首民歌,说的正是祭灶神,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去,祭灶时都会给灶王爷供奉糖瓜,糖瓜是一种麦芽糖做成的糖,非常甜,也是希望给灶王爷吃了以后,让他嘴巴甜一点,上天给玉皇大帝做报告时多言好事。但是毕竟灶王爷不是人,它不会真正吃糖,糖瓜也就最后落在了小孩的嘴里。
>>贴灶神画像
祭灶,其实小年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剪窗花
小年的民俗活动多种多样,多是为了过大年做准备,剪贴窗花也是其中一项。据介绍,窗花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花样繁多,样子讨喜。
>>放鞭炮
中国人过节都喜欢热热闹闹的,鞭炮的声响,可以渲染过节气氛,但是由于空气污染等因素,近年很多城市都不在小年卖鞭炮、放鞭炮了。
>>吃饺子
北方的每个节日几乎都会有饺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吃火烧
许多北方省市的小年夜饭都渐渐被被饺子统领了,但还有一个地方列外,那就是河南!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大多人家自己动手,发面、炕制火烧。
在河南,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年画里的“灶神”
《灶君神位》纸马 清代版 国家图书馆藏
《灶君府》纸马 清代版 国家图书馆藏
《四季平安灶》河南开封木版年画 民国版
《三人灶》纸马 清代版 国家图书馆藏
《上天奏事灶》河南开封木版年画 民国版 国家图书馆藏
《双座灶王》神像 民国版 国家图书馆藏
《灶神》河北武强木版年画 清代版 武强年画博物馆藏
《吉星高照灶》河南开封木版年画 民国版 国家图书馆藏
灶王,清·山东潍坊潍县,收藏人不详
灶神,民国四年·山东即墨东丰台,董静收藏
东厨司命,民国·江苏南通,木版套印,陶思炎收藏
灶神,河南安阳汤阴,半印半绘,秦岭画店收藏
灶神,江西赣州,线版,老版新印,,黄明延收藏
灶府神君,江苏邳州,木版套印,1990年版,高伯华收藏
天津杨柳青,1963年灶神、华黎静藏
陕西凤翔,丙丁宫,邰立平藏
山西晋南,民国十八年,张兴建藏
山西,大清宣统四年皂君府,张兴建藏
山东,麒麟送子灶神,华黎静藏
山东,麒麟送子灶王府,华黎静藏
山东,如在其上皂君府,华黎静藏
《单座灶王》 杨柳青 天津杨柳青博物馆收藏
祝大家平安出行
早日与家人团聚
小年快乐
欢迎购买艺术与设计杂志
长按二维码左侧
跳转购买链接
热门文章
盘点2024最美录取通知书
2024巴黎奥运会中国队领奖服公布
多所高校学位服上新,有你的学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