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 | 教基:中国古代那些不常见的教育家~

文摘   2025-01-26 18:30   四川  

教招交流Q群:668247299 | 教资交流Q群:623787150


中国古代那些不常见的教育家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到教育与教育学的起源与发展时,经常会考到我国古代教育家及其思想,除了同学们常见的儒家、墨家的一些代表人物外,还有一些“小众冷门”的教育家会以边缘性考点出现,主要考查方式是客观题,以思想观点和人物匹配为主,我们接下来就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整理:

(一)董仲舒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策问三次,董仲舒对策三次,针对汉武帝的提出的间题,董伸舒一一做了回答。这三次对策文字,就是《对贤良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以儒家思想作为统一思想学术的准绳,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以儒术为“正统”的先河。

2.“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二)王充

1.首次明确提出教育应该培养创造性的学术人才。

2.他把人才分为五个层次:“鸿儒”(理想的培养目标)、“文人”、“通人”、“儒生”、“文吏”。

(三)颜之推

1.代表作:《颜氏家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用以训诫其子孙。

2.重视儿童早期教育。颜之推认为儿童时期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期,他强调儿童学习语言要标准化,儿童应该学习通用语言而不是方言。颜之推在中国家训发展史上首次提出语言教育的问题,而且详加阐释,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3.士大夫教育。颜之推继承前人思想,从人性论的角度阐述教育,认为人性分为三品:“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由于绝大多数士族子弟都属于中庸之人,所以他们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获得知识。

(四)朱熹

1.主要教育思想:第一,重视基础教育;第二,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明人伦”;第三,讲究教育方法。

2.“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最重要的读书法)。

3.教学过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五)王守仁(王阳明)

1.创立“阳明学派”。又称阳明学、心学。

2.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致良知”。(1)树立正确、坚定的志向是致良知的前提;(2)强调知行合一;(3)教育的作用:学以去昏蔽;(4)抨击束缚儿童、摧残儿童的教育。

3.名言:(1)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严慈相济原则 (2)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性原则

【试题练习】

1.(单选题)王守仁主张,我辈致知,随人分限所及,这种教育主张体现( )。

A.量力施教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启发性

【答案】A。解析:王守仁提倡儿童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王守仁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不可躐等。他把这种量力施教的思想,概括为随人分限所及。

2.(单选题)东汉有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鸿儒”,并且主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的教育方法,他是 ( )。

A.董仲舒 B.王充 C.韩愈 D.朱熹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发展历程。东汉时期王充把人才分为“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五种层次,将“鸿儒”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主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的教育方法,“学知与闻见”即对于知识如何获得,王充认为,首先是耳目的闻见,而要真正掌握,唯一途径是学习;“思考与求是”即要使理论成立,不仅要有雄辩的推理,更要有事实的根据;“问难与距师”即对于明显的错误要敢于否定、敢于批判,不能完全地附和老师。B项正确。







25教师全学科知识点

17学科知识点,知识凝练

重点突击,趣味学习

点击下图免费0元领取!

(广告)



25教招寒假作业

筛选常考知识点,梳理框架理清脉络

6套梯度练习,2套模块练习

2025全学科寒假作业

点击下图1元领取!

(广告)

来啦!来啦!
教师招聘备考,从此刻开始!

备考推荐【广告】

教招全学科知识点

仅需0元
点击领取

教招学科寒假作业

仅需1元
点击领取

教资转教招知识对对碰

仅需3元
点击领取

教基100个核心知识点

仅需2.9元
点击领取

-扫码加教师招聘微信备考群-

-点击进入人工在线咨询-

加备考群

求点赞

求在看

四川中公教师
中公每日推送四川教师招聘公告,及时更新四川教师招聘(四川教师公招),四川特岗教师,四川教师资格证,成都教师招聘、南充教师招聘、宜宾教师招聘、凉山教师招聘、绵阳教师招聘、达州教师招聘、泸州教师招聘、巴中教师招聘等资讯,提供四川教师考试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