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邯郸
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邯郸市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据专家统计,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共有1584条。人们耳熟能详的胡服骑射、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邯郸学步、围魏救赵、黄粱一梦等都出自邯郸。
董狐直笔
【典源】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赵盾谥号)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释义】
后来人称赞公正的史官时,便常常称其为“董狐”,并将其作为史家秉公直书的典范加以颂扬。
任晋国正卿的赵盾是赵衰的儿子。晋灵公继位后,十分荒淫骄横。赵盾屡次苦苦进谏,晋灵公虽然口头上承认错误,但内心却恶性不改,反而怀恨在心,千方百计想把赵盾除掉。奸臣屠岸贾在晋灵公的授意下,派鉏麑前去刺杀赵盾。鉏麑组深明大义,不忍杀害良臣,便撞树而死。
奸臣屠岸贾见没有置赵盾于死地,便又多次与晋灵公密谋陷害赵盾。赵盾见晋灵公对自己紧追不放,如果继续留在京都绛州,也许会有性命之忧,便逃离了绛州城。
赵盾离开京都后,他本家有个弟弟名叫赵穿,性情刚烈,对晋灵公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气在心上,他看出不除掉晋灵公,国将永无宁日。于是,他带领着二百多人闯入桃园,杀死了晋灵公。
赵盾原打算逃往其他诸侯国,但还没有出国境就得知晋灵公被杀,便急忙返回绛州城,伏在晋灵公的尸首上,痛哭了一场,然后主持操办了晋灵公的葬礼。
负责记载国家大事的太史董狐将这件事载入史册,并在朝廷上出示:“秋七月乙丑,赵盾杀其君......”赵盾大惊,慌忙说道:“太史错了。我不在京都,已出绛城二百里,怎知杀君之事?为何却归罪于我?这不是诬陷我吗?”董狐说:“你身为相国,没有出离国境;返回绛城之后,又不去讨伐杀害晋灵公的凶手,谁能说这件事的主谋不是你呢?”董狐的话让赵盾哑口无言。
后来,孔子听说了这件事,他评论道:董狐是古代的良史,直书事实而不加隐讳,而赵盾也是古代的良大夫,冤枉地背着一个罪名,可惜啊!他要是离开了本国,就没有罪责了。
来源 | 邯郸成语、丛台微视
邯郸巴士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