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消防守护”专场新闻发布会在中国救援云南搜救犬机动专业支队召开,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
我省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
亡人数、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数
同比分别下降38.54%、1.37%、26.09%
电动自行车火灾和居民住宅场所
火灾形势保持稳定
呈现出“三下降、两稳定”的形势
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
做了哪些工作?
坚持防风险、除隐患
完善消防治理体系
立足我省实际推动构建党建引领的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建立完善消防责任体系、工作体系和考评体系,今年先后部署开展了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和畅通消防“生命通道”等专项行动,截至10月底,共整治火灾隐患14.3万处,督促拆改栅栏、防盗网、广告牌等影响逃生障碍物40.5万处,协同各地各有关部门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棚2137个、停车位9.46万个、充电端口5.33万个。推动将175个州(市)级消防重大工程纳入同级国土空间规划重点项目目录清单,不断改善消防安全环境。针对基层防控薄弱这个难题,提请省政府一抓三年,在全省城市消防站保护范围外的1134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政府专职消防队和消防工作站,专职消防队员达1.48万人。
立足实战
持续推进专业化救援能力建设
一是提升山岳救援能力。连续12年与法国宪兵开展合作,在昭通大山包等地打造了全实景、复合型的山岳救援训练基地,7次举办中法山岳救援技术交流培训,累计培养山岳救援人才1600余名。联合省体育局举办4届“云上”救援技术交流活动,特别是今年5月在香格里拉举办的第四届“云上”活动,首次将赛事升格为国际交流活动,汇聚法国、马来西亚等4国和国内共16支队伍300余人参加,开展了山崖塌方救援、车辆坠江营救等9项实战科目研讨。
二是提升水域救援能力。在昭通建成首座模拟1至5级强度的急流救援模拟训练设施,利用牛栏江、关河等建立野外实训场地,获批挂牌国家级“水域救援训练基地”,累计承办全国、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培训66期,输送水域救援骨干人才4553人。今年8月,举办了斯里兰卡救援技术培训班,20余名外方人员系统接受水域救援技术培训。
三是打造云南“搜救犬”品牌。目前,全国范围共设有两支“国字号”的消防搜救犬专业力量,其中一支就在云南。着眼为全国消防搜救犬队伍服务,投入1.4亿元建设全国搜救犬高原训练示范基地,推行符合国际标准的搜救犬等级认证考评,建立完善了人、搜救犬、装备融合搜救的复合型搜救技术体系。目前,具备开展国际搜救资质的犬只达77头,居全国第一。多年来,云南消防搜救犬队伍在重特大灾害事故救援、重大活动消防安保中屡立战功,先后参加了各类应急救援1728次,搜救遇险群众578人,参加各类重大节事安全保卫上千次。
四是提升“室内烟火特性”专业训练能力。依托昭通训练基地建成了建筑火灾内攻综合训练、室内烟火特性训练、小尺寸建筑火灾模拟训练等专业燃烧训练设施,成功复制轰燃、回燃、滚燃等极端火灾现象,填补了现代火灾扑救技术培训的空白,获批挂牌国家级“建筑火灾室内烟火特性训练基地”,为全国培训人才1964人。
竭诚服务
提升“温暖火焰蓝”的服务能力
我省依托训保、普洱支队两个职业技能鉴定站,简化报名手续,加大培训频次,今年累计组织3.3万余人参加考核鉴定,1.6万余人取得初、中级职业证书。
今年11月9日是第33个全国消防日。我省的主题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消防守护”。全省将开展媒体采访行、打卡“最美消防站”+体验“最酷训练馆”等十大特色活动,主要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教育。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要压实消防安全责任。学校要上一堂消防安全课,企业要开展一次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家庭要绘制一张逃生路线图,社区要开展一次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检查,乡村要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技能培训,组织全省志愿者、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开展消防公益活动。
二是开展“救我需要多少分钟”万场培训。到问题较多、人员密集的社区、村寨,广泛开展模拟火场环境的院坝消防课堂。
三是开展消防安全参观体验。组织全省消防队站、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统一对外开放。
四是开展宣传、科普。持续曝光重大隐患、突出问题和严重违法行为。结合景区景点“四名一文一传”,开展多种形式消防宣传活动。利用LED显示屏,播放消防标语、公益广告、宣传短片等,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2023年
“国家消防救援局水域救援训练基地”
“国家消防救援局室内烟火特性训练基地”
两个国字号基地先后落地昭通
为昭通消防救援工作
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几年
昭通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
高起点谋划建设
印发了昭通市“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将建设省级区域自然灾害应急基地作为重点工程,积极推进国家(昭通)水域救援训练中心、云南省区域性(大山包)山岳救援培训基地、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建设。目前,基地已建成的设施中,有国内最完备的水域救援训练设施,这是我国内地第一个达到国际水域救援标准的训练场;同时还同步在昭通大山包建成山岳救援实训基地,在关河、白鹤滩电站水域建成了水域训练的实训场地,累计为全国培训近万人次。为进一步提升专业化培训质效,已启动国家水域救援(昭通)训练基地扩建工作,紧邻已建成基地新征土地100亩,专门建设“城市立体空间救援训练、城市安全及抗洪抢险救援训练”等全新设施,计划在2025年建成全国一流、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应急培训中心和综合性专业训练基地。
高标准组织实训
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创新训练设施、培养骨干师资等方式,确保消防救援培训的质量。
一是聘请具备国际搜救专业资质的教练员团队常驻昭通指导专业化建设,系统开展水域救援、火场脱困、院前急救等培训及资质认证,培养各类骨干教练员。
二是与法国登山与滑雪培训中心开展合作,在大山包选址建立中法山岳救援实训基地,定期邀请法国教官开展培训交流,目前,合作内容从山岳救援向山难、溪降、洞穴和直升机救援拓展,历经7年的持续交流和自主探索,形成了一套契合实战、覆盖全面的山岳救援技术,这些技术在2018年鲁甸200米悬崖救援、2021年哀牢山救援、2022年苍山救援等复合型山难事故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注重自主创新,昭通基地以现代建筑火灾烟火特性理论体系为牵引,建成全尺寸燃烧训练楼和集装箱式烟火特性训练设施,自主研发了多种建筑火灾训练装置,能够模拟真实火场环境下的极端火灾现象,达到了实训实操的效果。
高质量推动发展
昭通消防救援专业化培训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关键在于保持技术的领先。
一是强化人才外引内培,昭通市大力实施“兴昭人才”支持计划,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牵引作用,特批在昭通基地设立专家工作站,市政府与特殊人才团队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目前,9名救援骨干入选“兴昭人才”。
二是强化地方院校合作,昭通基地与昭通学院、市职教中心合作办学,联合创办应急管理类本科专业和3个中职专业,目前,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已于2021年开办森林消防、防灾减灾技术、安全生产与管理等3个中职专业,累计招收学生400余人,目前第一届毕业生已有100余人陆续到消防救援队伍;昭通学院申报应急技术与管理本科专业已正式获教育部批准,列入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同时,还与清华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高校实验室开展专利发明和典型灾害研究。
三是强化核心技术更新,及时总结培训成果,先后公开出版发行国家水域、山岳、建筑火灾等教材,编制申报消防救援地方技术标准3部,持续与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等高端装备厂家合作研发新装备和新技术。截至2024年上半年,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共计11项发明创造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和《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昆明市消防救援支队化工、高层建筑
灭火救援专业能力建设情况如何?
👇👇👇
昆明市化工企业、高层建筑的基本情况
在化工企业方面,全市共有1045家化工企业,主要分布在安宁、西山、晋宁等工业园区,其他县(市、区)也有零星分布,潜在消防安全风险主要存在以下特点:一是易燃易爆物质类多量大;二是生产流程和化学反应复杂;三是设施设备数量多、功耗高、运转时间长;四是供电、供气、供油等管道线路复杂、敷设线路长;五是危化品路途运输存在不可控风险;六是灾害事故发生突然、反应剧烈、危害性强。
在高层建筑方面,昆明市目前已投入使用的各类高层建筑共有9699栋,其中超高层建筑有364栋,最高建筑为恒隆广场350米,高层建筑的潜在消防安全风险主要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居住人口密集;二是火灾荷载高;三是用火用电用气活动频繁;四是消防设施设备容易被遮挡、挪用、损坏;五是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可能存在锁闭、占用等情况;六是防火分隔失效导致火灾发生后形成“烟囱效应”快速蔓延扩大;七是居住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参差不齐。
化工、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能力建设情况
一是组建专业队伍,提升专业能力。昆明市消防救援支队分别组建了140人的省级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攻坚队、84人的重型化工灭火救援编队、52人的轻型化工灭火救援编队。针对化工事故、高层火灾救援处置难度大的特点,坚持将训练场搬到单位场所现场,持续组织指战员开展实地熟悉演练,以及作战预案编订。四年来,共计开展熟悉演练9000余次,修订完善各类作战预案近3000份,培训专业指战员600余人。
二是优化指挥体系,强化作战编成。在指挥体系建设方面,构建了“支队—大队—消防站”三级指挥体系,成立了涵盖“作战、通信、调度、宣传、政工、防火、保障”七位一体的全勤指挥部,建立与行业部门、企业单位之间“上下连通、信息共享、联动协作”的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实现快速反应、科学指挥、精准处置。在作战编成方面,将辖区消防大队、消防站、轻重型作战编队、专家组、企业单位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作战编组,24小时值班值守,按照“区域优先、就近调集”的原则,形成编队建制一次性调动队伍,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三是就近建设队站,实现快速出动。目前,全市共建成25个消防救援大队、50个消防救援站、128支政府专职消防队、23支企业专职消防队。同时,按照昆明市《“十四五”时期消防救援事业发展规划》要求,正在有序推进磨憨特勤消防站、晋宁一级消防站等10个队站建设工作。
四是加强装备建设,提升作战能力。聚焦高层建筑和化工企业灭火救援需要,分阶段、分类别配备了高层供水车、举高类消防车、重型泡沫消防车以及大流量遥控炮、拖车炮、消防机器人、无人侦察机等12类463车86000余件(套)特种救援车辆装备。目前,高层建筑最大供水高度达300米,远程供水最远距离达5公里,举高消防车最大救援高度可达60米。
五是完善战勤保障,打有准备之仗。根据实战需求,不断健全完善以重型工程机械大队为主、4个保障片区为辅、社会单位联动协助的“1+4+N”战勤保障网络。在安宁建成了西南地区首个泡沫储备仓库,储存泡沫种类4类,最大储备量400吨。强化随车第一出动药剂准备,在消防战斗车辆储备车载泡沫144.15吨、干粉6吨。与5家社会单位、企业建立联勤联动保障机制,可一次性调集泡沫328吨、干粉17吨。
为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
在尊重民俗、尊重传统的基础上
打好消防安全组合拳
密织景迈山消防安全防护网
👇👇👇
坚持高位部署
把消防安全摆在突出位置
景迈山核心区有15个传统村落,其多元的文化价值和自身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火灾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为此,普洱市人民政府专门印发《景迈山消防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方案》,明确“市、县、乡、村、组”的消防工作职责和“消防工作组织、消防力量建设、消防基础设施”等5类工作重点。依托管理局,成立景迈山消防安全委员会、消防工作站,与消防部门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检查等制度机制,确保了消防安全有人抓、有人管。
坚持党建引领
不断完善消防工作体系
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建立“基层党组织+党员中心户+网格化管理”的基层治理模式。逐一明确乡党委、村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基层网格员的消防工作职责。依托消防工作站、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下沉到网格,以业务帮扶指导方式跟踪联系,建立起“党建+宣传教育”“党员+宣传培训”“网格+消防巡查”等服务体系,通过全覆盖的教育培训,真正实现了“隐患能自查、小火能扑救、大火能避免”,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幸福指数持续上升。
坚持多元共治
持续汇聚各方合力
联动9个部门组成的专家组,对消防安全现状开展摸底排查,邀请专业机构开展景迈山消防工程设计,就供水管网、智慧消防等8个方面提供技术指引。共投入约7000万元资金推进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建成消防水池9座、消防控制室8处,以及室内外消火栓等消防设施设备,基本实现核心区公共消防设施全覆盖,传统村落抵御火灾的韧劲不断增强。
坚持群防群治
不断推进自我管理
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社规民约建立160个“同心互助”联动组,将相邻的10户家庭编为一个联动小组,1户负责火灾报警、3户负责疏散人员,其他6户组成初起火灾第一灭火力量。在9个传统村落动员村民成立10支农村组织义务防火队,并组织村组干部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实现邻里守望、户户联防。消防部门连续多年开展景迈山“消防守护”,前置力量开展监督检查、宣传培训和便民服务,现在景迈山家家都有了灭火器,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明显提升。
坚持宣传发动
营造重视消防的浓厚氛围
动员核心区村民轮流担任“打更人”,以鸣锣方式提醒防火,发动村委会干部利用“村村通”广播在早、中、晚集中播报消防安全常识,形成消防安全知识“自发学、全覆盖”的浓厚氛围。采取“集中轮训、上门培训、定期拉动”等方式,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实地消防救援演练。定期组织举办消防安全“双语夜校”、播放消防公益电影、逐户敲门开展“地毯式”宣传等方式,有效提升了消防安全宣传的深度和力度。
喜洲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市
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有111个白族古建筑群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镇经营性自建房205家、旅游民宿195家
人流物流大,火灾风险高
大理市喜洲镇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不断提升基层消防守护能力和水平
👇👇👇
在基层末端火灾防控方面
2023年,依托乡镇综合执法队建立了喜洲镇消防工作站,明确3名具有执法资格的事业编人员为消防工作人员,依法承接8项消防执法赋权事项,并按照一级站标准设置办公场所,配备监督装备60余件套,做到办公有独立场所,监督执法有装备。结合喜洲古镇的特点,围绕消防工作站五项职能,科学制定检查计划,在旅游旺季、重大活动、重要事件节点,围绕突出风险隐患针对性开展专项整治。同时,建立“九小场所”、沿街商铺“六清三查”“日巡夜查”制度,每天上午9点到深夜12点都安排队员对商铺进行巡查,重点检查疏散畅通、设施配备、用火用电等情况,及时把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喜洲消防工作站成立以来,共开展巡查、检查360余次,检查商户640家次,督促整改火灾隐患2700余处。
在基层消防力量建设方面
全省部署基层消防力量建设工作以来,将喜洲古镇核心区价值1000余万元,占地2.7亩的政府储备土地用于建设喜洲消防救援站,于2022年9月正式揭牌成立并投入执勤使用。作为大理市首个景区小型消防站,喜洲消防救援站纳入全州接警调度范围,负责喜洲、上关片区的警情,承担景区消防安全“急先锋”职责,有效缓解了环洱海北线基层消防力量不足的问题。自成立以来,共处置火灾206起,抢险救援410起,抢救被困人员45人。
在宣传教育方面
结合喜洲镇建筑耐火等级低、人员结构复杂等实际,创新消防宣传模式,抓住重点场所管理人、重要岗位人员、特殊群体人员、原住民、游客5类重点人群,组建自行车、电动车宣传巡查队,采取集中宣传、流动宣传、进村入户等形式,重点对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用油以及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常识进行宣传。此外,将喜洲工作站打造成网红打卡点,每周五对外开放开展科普教育;针对喜洲镇游客多的特点,将消防文化融入旅游项目建设,增强消防宣传互动性;结合喜洲镇原住民以白族为主的实际,制作白话消防安全提示语,利用乡村应急广播每日播放。今年以来,消防工作站共组织消防培训65次,培训1000余人,发放消防宣传资料2000余份。
在优化营商环境和为群众办实事方面
全面整合辖区优质资源,构建“大喜之洲”苍洱党建综合体,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消防治理。消防救援站作为“大喜之洲”苍洱党建综合体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镇党委“一月一主题”“一月一专场”活动,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做好群众性消防服务工作。基于消防站建立在旅游景区的特点,设立了群众便民服务点,免费提供热水热茶,配备解暑药、止泻药、创可贴等基础性药物,为游客解决实际困难。自成立至今,为游客和群众提供便民服务70余次,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查看发布会直播实录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编辑:杨碧惠